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混凝土攪拌器。
背景技術:
混凝土,簡稱為“砼”:是指由膠凝材料將集料膠結成整體的工程復合材料的統稱,通常講的混凝土一詞是指用水泥作膠凝材料,砂、石作集料;與水(可含外加劑和摻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經攪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稱普通混凝土,它廣泛應用于土木工程、道路、橋梁以及隧道建設。
一般情況下,我國混凝土大致分為:無機膠凝材料混凝土和有機膠凝材料混凝土,由于混凝土具有和易性、耐久性以及穩定性都優勢,自開發以來,一直受到人們的青睞,但是,近年來隨著,外來務工人員的增多,全國各地的樓層可謂是逐漸增高,這就導致了混凝土的需求量比較大,相對于傳統意義上的人工攪拌混凝土已經難以滿足當下需求,但是,目前同時具有混凝土攪拌均勻、操作簡單、可以攪拌不同標號的混凝土、適用范圍廣泛的混凝土攪拌器尚不多見,因此,發明一種混凝土攪拌器,很有實際意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混凝土攪拌器,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混凝土攪拌器,包括攪拌桶,所述攪拌桶通過托臂與搖手活動連接,所述搖手通過齒輪與支撐架活動連接,所述攪拌桶的內部設有攪拌桿,所述攪拌桿上設有攪拌葉,所述攪拌葉上方設有攪拌刀,所述攪拌桿通過攪拌桶的底部與驅動電機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架的一側設有開關。
優選的,所述攪拌刀通過螺母與攪拌干活動連接,且攪拌刀設置為3組。
優選的,所述攪拌葉為伸縮式攪拌葉,且攪拌葉上設有伸縮旋鈕,攪拌葉至少設置為2組。
優選的,所述攪拌桶設置為弧形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和優點:該混凝土攪拌器,攪拌刀通過螺母與攪拌桿活動連接,可以針對不同標號的混凝土進行增減攪拌刀,在攪拌桿的底部設有伸縮式攪拌葉,可以防止因混凝土過多而導致攪拌不均勻,從而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攪拌質量,攪拌桶設置為弧形結構,可以使混凝土的攪拌量增大,當混凝土攪拌結束后,可以通過搖手把攪拌桶進行側翻,從而可以把混凝土順利倒出,使用方便,該實用新型設計合理、混凝土攪拌均勻、操作簡單、可以攪拌不同標號的混凝土、適用范圍廣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攪拌桶、2托臂、3搖手、4攪拌葉、5驅動電機、6支撐架、7開關、8攪拌刀、9攪拌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圖1所示的一種混凝土攪拌器,包括攪拌桶1,所述攪拌桶1通過托臂2與搖手3活動連接,所述搖手3通過齒輪與支撐架6活動連接,所述攪拌桶1的內部設有攪拌桿9,所述攪拌桿9上設有攪拌葉4,所述攪拌葉4上方設有攪拌刀8,所述攪拌桿9通過攪拌桶1的底部與驅動電機5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架6的一側設有開關7,所述攪拌刀8通過螺母與攪拌桿9活動連接,且攪拌刀8設置為3組,所述攪拌葉4為伸縮式攪拌葉4,且攪拌葉4上設有伸縮旋鈕,攪拌葉4至少設置為2組,所述攪拌桶1設置為弧形結構。
工作原理:工作時,攪拌刀8通過螺母與攪拌桿9活動連接,可以針對不同標號的混凝土進行增減攪拌刀8,在攪拌桿9的底部設有伸縮式攪拌葉4,可以防止因混凝土過多而導致攪拌不均勻,從而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攪拌質量,攪拌桶1設置為弧形結構,可以使混凝土的攪拌量增大,當混凝土攪拌結束后,可以通過搖手3把攪拌桶1進行側翻,從而可以把混凝土順利倒出,使用方便,該實用新型設計合理、混凝土攪拌均勻、操作簡單、可以攪拌不同標號的混凝土、適用范圍廣泛。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