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遮雨裝置。
背景技術:
瓦片是重要的屋頂防水材料,一般用泥土燒成,也有用水泥等材料制成的,形狀有拱形的、平的或半個圓筒形的等,用于遮蓋房子的頂部,防止雨水同時起到移動的隔熱作用。但是,隨著全球逐漸變暖,室內溫度較高,特別是夏季,而現有的瓦片隔熱效果幾乎沒有變化,相對于目前的太陽溫度其隔熱效果較差。
因此,需要一種隔熱效果更好的瓦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目前瓦片隔熱效果差的問題,提供一種隔熱效果更好的遮雨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遮雨裝置,包括遮擋件和用于支撐所述遮擋件的支撐件,所述遮擋件的下端面設置有第一凹部,使所述遮擋件和所述支撐件配合后,在所述遮擋件與所述支撐件之間形成空腔。
作為優選,所述支撐件的上端面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凹部對應的第二凹部,所述遮擋件設置在所述支撐件的第二凹部內,使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組合形成空腔,如此,在遮擋件尺寸相同的情況下,支撐件具有與第一凹部配合形成空腔的第二凹部,能夠使遮擋件下表面和支撐件上表面的距離增加,相當于增加了傳熱距離,同時也增加了空腔的體積,使得遮雨裝置的容納氣體的量更多,從而隔熱效果更好。
作為優選,所述支撐件形成所述第二凹部的兩側邊為支撐件支邊,所述遮擋件形成所述第一凹部的兩側為遮擋件支邊,所述遮擋件支邊的下端設置在所述支撐件支邊的內側,所述支撐件的支邊上端超出所述遮擋件支邊的下端,使所述支撐件支邊的內表面與所述遮擋件支邊的外表面之間形成排水槽
作為優選,所述遮擋件和/或所述支撐件由塑料制成,目前的瓦片均為泥土或水泥等不能重復利用的材料制成整體形狀,不能回收利用,及其浪費資源,且廢棄后的瓦片也難以處理。采用塑料制成的遮擋件和支撐件,能夠使得廢棄后的遮雨裝置能夠容易處理并且,廢棄后的遮雨裝置的材料能夠重復利用,節約資源。
作為優選,其中一個所述支撐件橫向的一側設置有扣件,另一側設置有扣槽,所述扣槽的形狀與所述扣件的形狀相配合,使相鄰兩個遮雨裝置能夠通過所述扣槽與扣件的配合逐個拼接。
作為優選,所述遮擋件的縱向的上端設置有第一臺階,下端設置有與所述第一臺階配合的第二臺階,相鄰的兩個遮擋件通過第一臺階與第二臺階的配合形成搭接,以便遮擋雨水。
作為優選,所述支撐件設置有用于散熱的通氣孔,能夠避免因空腔內的氣體溫度過高而膨脹,使得支撐件與遮擋件的連接處出現裂縫,從而使得遮雨裝置的可靠性更好。
作為優選,所述支撐件的下端面設置有防滑機構,一般支撐件傾斜設置,設置防滑機構能夠使得支撐件能夠牢靠的與房頂接觸而難以下滑。
作為優選,所述遮擋件設置有至少兩個凸起的縱向脊背,雨水順著脊背之間的凹槽流動從而減少遮擋件上的雨水流向排水槽的流量,起到分流的作用,并且,該凸起的脊背能夠增強遮擋件的強度。。
作為優選,所述遮擋件與所述支撐件設置有密封件,用于防止雨水進入所述遮擋件與所述支撐件形成的密封腔中。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申請的有益效果是:
1、隔熱效果更好:遮雨裝置是具有空腔的雙層結構,由于氣體傳熱效率低,因此,相比于瓦片氣體的隔熱效果更好,由此,具有空腔的遮雨裝置的遮陽隔熱效果更好;
2、隔音效果更好:遮雨裝置是具有空腔的雙層結構,由于聲波在氣體中的傳播速率遠遠低于在固體中的傳播速率,因此,相比于瓦片,氣體的隔音效果更好,由此,具有空腔的遮雨裝置的遮陽隔熱效果更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申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A-A剖面圖;
圖中標記:1-遮擋件,11-第一凹部,2-支撐件,2-第二凹部,3-空腔,4-脊背,5-扣槽,6-扣件,7-第一臺階,8-第二臺階,9-通氣孔,10-防滑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2所示,一種遮雨裝置,包括遮擋件1和用于支撐遮擋件1的支撐件2,遮擋件1用于遮陽遮雨,遮擋件1的下端面設置有第一凹部11,使遮擋件1和支撐件2配合后,遮擋件1與支撐件2的上端面形成空腔3,如此,遮雨裝置是具有空腔3的雙層結構,由于氣體傳熱效率低,因此,相比于瓦片氣體的隔熱效果更好,由此,具有空腔3的遮雨裝置的遮陽隔熱效果更好,并且,采用雙層結構能夠進一步增強遮陽隔熱的效果;此外,由于遮擋件1與支撐件2之間設置有空腔3,如此,能夠提高遮雨裝置的隔音效果。
支撐件2的上端面設置有與第一凹部11對應的第二凹部21,遮擋件1插接在支撐件2的第二凹槽內,使第一凹部11和第二凹部21組合形成空腔3,如此,在遮擋件1尺寸相同的情況下,支撐件2具有與第一凹部11配合形成空腔3的第二凹部21,能夠使遮擋件1下表面和支撐件2上表面的距離增加,相當于增加了傳熱距離,同時也增加了空腔3的體積,使得遮雨裝置的容納氣體的量更多,從而隔熱效果更好。
遮雨裝置相對水平面傾斜設置,高度較高的一端為上端,高度較低的一端為下端,第一凹部11和第二凹部21為貫通遮雨裝置上端和下端的凹部,如此,空腔3是通風的。
支撐件2形成第二凹部21的兩側邊為支撐件2支邊,遮擋件1形成第一凹部11的兩側為遮擋件1支邊,遮擋件1支邊的下端設置在所述支撐件2支邊的內側,所述支撐件2的支邊上端超出所述遮擋件支邊1的下端,使所述支撐件2支邊的內表面與所述遮擋件1支邊的外表面之間形成排水槽,飄落至遮擋件1的雨水會流至排水槽,通過排水槽排出。
遮擋件1和/或支撐件2由塑料制成,特別的,由PVC材料制成,目前的瓦片均為泥土或水泥等不能重復利用的材料制成整體形狀,不能回收利用,及其浪費資源,且廢棄后的瓦片也難以處理。采用塑料制成的遮擋件1和支撐件2,能夠使得廢棄后的遮雨裝置能夠容易處理并且,廢棄后的遮雨裝置的材料能夠重復利用,節約資源。
其中一個所述支撐件1橫向的一側設置有L型扣件6,另一側設置有L型扣槽5,所述扣槽5的形狀與所述扣件6的形狀相配合,使相鄰兩個遮雨裝置能夠通過所述扣槽5與扣件6的配合逐個拼接,使用時扣件6滑動設置在扣槽5中,遮雨裝置相對水平面傾斜設置,遮雨裝置的橫向即指與水平面平行的方向,相應的,遮雨裝置的縱向即是與橫向垂直的方向。
遮擋件1的上端設置有第一臺階7,下端設置有與第一臺階7配合的第二臺階8,相鄰的兩個遮擋件1通過第一臺階7與第二臺階8的配合形成搭接,以便遮擋雨水,在使用時,遮擋件1相對水平面傾斜設置,高度較高的一端為上端,高度較低的一端為下端。
支撐件2設置有用于散熱的通氣孔9,能夠避免因空腔3內的氣體溫度過高而膨脹,使得支撐件2與遮擋件1的連接處出現裂縫,并且,支撐件2的下端面設置有防滑機構10,該機構可是設置在底層的下端面多個凹槽。
遮擋件1設置有至少兩個向上凸起的縱向脊背4,雨水順著脊背4之間的凹槽流動從而減少遮擋件1上的雨水流向排水槽的流量,起到分流的作用,并且,該凸起的脊背4能夠增強遮擋件1的強度。
第一凹部11和/第二凹部21的為梯形狀通槽,如此,結構簡單,便于加工制造,成本低廉,遮擋件1與支撐件2設置有密封件,用于防止雨水進入遮擋件1與支撐件2形成的密封腔中,密封件可以是承插式的密封機構,也可以是密封膠;或者,遮擋件1與支撐件2為一體式結構,如此,整體強度更好,無需在遮擋件1與支撐件2之間設置密封件就能夠實現更好的密封。
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