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房屋構造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帶有阻雪裝置的屋頂。
背景技術:
沒有女兒墻或者女兒墻較低的坡屋面,冬天下大雪時雪經常會堆積在坡面的邊緣,積雪較厚甚至是結冰時,積雪會從坡面掉下,越過天溝直接砸向地面,從而對人造成危險。
申請號為201520231747.8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屋頂阻雪裝置,包括鋼勾,鋼勾設有固定在屋面上的平行部和與平行部垂直設置的豎直部,通過豎直部的遮擋,防止較大體積的積雪掉落屋頂;該實用新型的豎直部只是一根鋼條,雖然直徑有6厘米,但是豎直部之間相隔的距離為600厘米,距離過大,不足以阻擋積雪,鋼條結構也顯得有些單薄,阻雪面積較小,效果不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帶有阻雪裝置的屋頂,其優點是能夠阻擋將坡面屋頂的積雪向下滑落,并且屋頂斜面上加快積雪的融化速度。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帶有阻雪裝置的屋頂,包括傾斜屋面、左右墻面和帶有落水管的天溝,所述傾斜屋面上固定連接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頂部連接有擋板,所述擋板朝向所述傾斜屋面的一面設有若干加熱孔,所述加熱孔的孔口處設有環狀的第一電阻片。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支撐板與擋板可以對斜面上的積雪進行阻擋,防止積雪從斜面上滑落;加熱孔內部設有第一電阻片,通電后可以對加熱孔附近積雪進行加熱,加快與擋板接觸的積雪的融化速度,并使融化后的積雪從加熱孔中流出,通過天溝排走。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支撐板上設有若干與所述加熱孔平行的通孔。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通孔可以加快積雪融化后排走的速度。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通孔的孔口處設置有環狀的第二電阻片。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第二電阻片通電可以對通孔附近的積雪進行加熱,加快支撐板附近積雪的融化程度,使得積雪快速融化后從通孔排走。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支撐板上安裝有合頁,所述擋板與支撐板通過所述合頁鉸接。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積雪實在太多并且對支撐板與擋板造成的壓力過大時,可以通過轉動擋板,使得部分積雪向天溝滑落,防止擋板與支撐板被壓壞。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支撐板頂部安裝有轉軸,所述擋板與所述支撐板通過轉軸鉸接。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積雪實在太多并且對支撐板與擋板造成的壓力過大時,可以通過轉動擋板,使得部分積雪向天溝滑落,防止擋板與支撐板被壓壞,并加快積雪的清理速度。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支撐板靠近所述墻面的兩端均固定連接有豎直擋板,所述豎直擋板與所述墻面平行。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豎直擋板可以對積雪進行阻擋,避免大量積雪從支撐板兩端掉落。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豎直擋板上設有落水孔。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落水孔可以供積雪通過,避免豎直擋板所阻擋的積雪太多,壓壞豎直擋板。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落水孔上連接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與落水管相連。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引流管可以將滑落的積雪引入到落水管中,避免直接掉落造成危險,加快積雪的排走。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支撐板朝向所述傾斜屋面的一面設有電阻絲,所述電阻絲設置在所述支撐板的底部。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支撐板的底部由于不易被太陽照射到,因此容易堆積積雪,甚至結冰,對支撐板造成壓力,使支撐板容易折斷,電阻絲可以避免積雪結冰,加快融化,保護支撐板。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支撐板與所述擋板的厚度設置為5厘米到10厘米。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厚度設置為5厘米到10厘米,可以保證支撐板與擋板的強度,使之不容易被積雪擠壓后發生折斷。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支撐板與擋板可以對斜面上的積雪進行阻擋,防止積雪從斜面上滑落;
2、第一電阻片與第二電阻片通電后可以對附近積雪進行加熱,加快積雪的融化速度;
3、可以通過轉動擋板,使得部分積雪向天溝滑落,防止擋板與支撐板被壓壞,并加快積雪的清理速度;
4、電阻絲可以避免支撐板底部結冰,保護支撐板不被積雪壓斷。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1中一種帶有阻雪裝置的屋頂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1中體現加熱孔結構的示意圖;
圖3是實施例1中體現第一電阻片結構的示意圖;
圖4是實施例2中一種帶有阻雪裝置的屋頂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實施例2中體現第二電阻片與通孔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實施例3中一種帶有阻雪裝置的屋頂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實施例4中一種帶有阻雪裝置的屋頂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實施例5中一種帶有阻雪裝置的屋頂的結構示意圖;
圖9是實施例5中體現引流管結構的示意圖;
圖10是實施例6中一種帶有阻雪裝置的屋頂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傾斜屋面;2、支撐板;21、通孔;22、電阻絲;3、擋板;31、加熱孔;32、合頁;33、轉軸;4、第一電阻片;41、第二電阻片;5、豎直擋板;51、落水孔;52、引流管;6、落水管;7、天溝;8、墻面。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一種帶有阻雪裝置的屋頂,如圖1所示,房屋兩邊為墻面8,房屋的屋頂為傾斜屋面1,傾斜屋面1之前有用于排水排雪的天溝7,天溝7上連接有落水管6,用于將積水排到地下;在朝向天溝7的方向,傾斜屋面1的下邊緣處,設置有豎直的支撐板2,支撐板2的長度與斜面的長度一致,支撐板2的厚度為8厘米;支撐板2的頂部固定有擋板3,擋板3的長度與支撐板2的長度一樣;如圖2所示,擋板3上設有一排加熱孔31,加熱孔31的直徑為10厘米,加熱孔31貫穿擋板3;如圖3所示,加熱孔31的孔口處固定有環狀的第一電阻片4,第一電阻片4可以通電進行加熱。
實施例2:一種帶有阻雪裝置的屋頂,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如圖4所示,支撐板2上也設有與加熱孔31平行的通孔21,通孔21的直徑設為5厘米;如圖5所示,通孔21的孔口處固定有環狀的第二電阻片41,第二電阻片41通電后可以進行加熱。
實施例3:一種帶有阻雪裝置的屋頂,與實施例2的不同之處在于,如圖6所示,支撐板2靠近天溝7的一面設置有合頁32,合頁32一端固定在支撐板2上,另一端固定在擋板3上,將支撐板2與擋板3鉸接;擋板3可以通過合頁32向天溝7方向翻轉。
實施例4:一種帶有阻雪裝置的屋頂,與實施例3的不同之處在于,如圖7所示,支撐板2的頂部固定有轉軸33,擋板3安裝在轉軸33上,擋板3通過轉軸33可以向下翻轉。
實施例5:一種帶有阻雪裝置的屋頂,與實施例2的不同之處在于,如圖8所示,在支撐板2靠近墻面8的兩端,設有豎直擋板5,豎直擋板5的高度設置為50厘米到80厘米,豎直擋板5固定安裝在墻面8上,豎直擋板5與墻面8平行,并與支撐板2固定連接;豎直擋板5上設有落水孔51,落水孔51設置在豎直擋板5的底部;如圖9所示,落水孔51(參考圖8)上連接有引流管52,引流管52連接到落水管6上。
實施例6:一種帶有阻雪裝置的屋頂,與實施例2的不同之處在于,如圖10所示,在支撐板2與傾斜屋面1的連接處,支撐板2的底部固定安裝有若干根電阻絲22,電阻絲22可以通電,可以對支撐板2底部的積雪進行加熱,防止支撐板2底部結冰,導致冰塊對支撐板2的壓力過大,將支撐板2折斷。
電阻絲22亦可以換成加熱電纜,通過加熱電纜進行加熱。
工作過程:該工作過程是結合上述所有實施例進行說明,其每個單獨實施例的實施方式均包含在本實施過程當中。下雪的時候,屋頂的積雪會沿著斜面朝向天溝6的方向向下滑落,支撐板2與擋板3豎直設置,可以對積雪起到一定的阻擋作用;支撐板2和擋板3上的第二電阻片41與第一電阻片4均可以在通電后對附近的積雪進行加熱,防止結冰,加快積雪的融化,并從加熱孔31與通孔21上排走,進入到天溝7中,從天溝7上連接的落水管6排走。
豎直擋板5可以對屋頂的側面進行一定的阻擋,通過豎直擋板5上的落水孔51,積雪融化后進入到引流管52中,并通過與引流管52相連接的落水管6排走。
在支撐板2與斜面接觸的地方由于太陽照射較少,積雪容易結冰,容易折斷支撐板2,因此將支撐板2底部的電阻絲4通電后可以將冰塊融化。
當積雪非常大時,若積雪厚度超過擋板3的高度,來不及排雪,則轉動擋板3,使多余的積雪從天溝7排走。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