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地暖板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組合式安裝地暖板。
背景技術:
目前,居住建筑物內的地暖供暖裝置大多采用的是在水泥地板上鋪設管道,再在管道上封一層水泥或其他鋪地材料,溫水等供暖流體通過管道內部流動而使室內溫度提高。這種地暖裝置在施工及維修方面都比較麻煩,而且還會因水泥而產生熱量損耗,供暖效率不高。還有一種地暖供暖設施是一種地暖板,它一般是由密閉成一個內部空腔結構的上下板組成,在上下板間的空腔中還有上下板聯結體,聯結體能夠使構成空腔的上下板穩固耐壓,但是供暖流體在這種簡單結構的地暖板中流動時,會出現供暖流體在地暖板中的分布不均勻和在彎道處出現停滯等現象,這就造成地暖板的溫度不均衡和供暖效率降低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組合式安裝地暖板,以解決現有的地暖板存在的溫度不均衡和供暖效率降低等缺點。一種組合式安裝地暖板,包括地暖板主體,所述的地暖板主體由多個單個地暖板組成,且單個地暖板外側設置有凸起和凹槽,所述的單個地暖板由耐磨層、蓋板、導熱板、管道、鋼絲網、鋁箔、底板和保溫層組成,且底板上方設置有鋁箔,鋁箔上方設置有鋼絲網,鋼絲網上方設置有保溫層,保溫層上方設置有導熱板,導熱板底端安裝有管道,導熱板頂端設置有蓋板,所述的管道之間通過連接件連接。
所述的蓋板上方設置有耐磨層。
所述的單個地暖板之間通過凸起與凹槽配合安裝,所述的地暖板主體上表面設置有摩擦紋。
所述的管道之間通過連接件連接。
所述的地暖板主體上設置有橢圓形凹槽,且橢圓形凹槽上位于管道連接處,所述的橢圓形凹槽頂端安裝有遮擋板。
所述的單個地暖板上分別設置有四個凸起和四個凹槽。
所述的導熱板底端安裝有卡扣,且卡扣上安裝有管道。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組合式安裝地暖板,施工及維修方便,熱效率高;且管道呈曲線形布置,從而使地暖板的溫度分布均衡,并使供暖流體在包括地暖板彎道處的各部分都能順暢的流通,從而提高暖板的導熱效果,通過設置耐磨層,使該地暖板的耐磨性大大增強,使用壽命增強,且單個地暖板之間通過凹槽與凸起配合安裝,使其穩固性更好,通過設置卡扣,可將管道固定,通過設置保溫層,使其保溫性能更好,且在地暖板表面設置摩擦紋,使其防滑性加強,避免人員滑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管道間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管道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圖中:
1-凸起;2-凹槽;3-地暖板主體;4-單個地暖板;5-遮擋板;6-耐磨層;7-蓋板;8-導熱板;9-卡扣;10-管道;11-鋼絲網;12-鋁箔;13-底板;14-橢圓形凹槽;15-連接件;16-保溫層
實施例:
如附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組合式安裝地暖板,包括地暖板主體3,所述的地暖板主體3由多個單個地暖板4組成,且單個地暖板4外側設置有凸起1和凹槽2,所述的單個地暖板4由耐磨層6、蓋板7、導熱板8、管道10、鋼絲網11、鋁箔12、底板13和保溫層16組成,且底板13上方設置有鋁箔12,鋁箔12上方設置有鋼絲網11,鋼絲網11上方設置有保溫層16,保溫層16上方設置有導熱板8,導熱板8底端安裝有管道10,導熱板8頂端設置有蓋板7,所述的管道10之間通過連接件15連接。
所述的蓋板7上方設置有耐磨層6,所述的單個地暖板4之間通過凸起1與凹槽2配合安裝,所述的地暖板主體3上表面設置有摩擦紋所述的管道10之間通過連接件15連接,所述的地暖板主體3上設置有橢圓形凹槽14,且橢圓形凹槽14上位于管道10連接處,所述的橢圓形凹槽14頂端安裝有遮擋板5,所述的單個地暖板4上分別設置有四個凸起1和四個凹槽2,所述的導熱板8底端安裝有卡扣9,且卡扣9上安裝有管道10。
工作原理:使用該組合式安裝地暖板時,將單個地暖板4之間通過凸起1與凹槽2配合安裝,將管道10之間通過連接件15連接,管道10呈曲線形布置,從而使地暖板的溫度分布均衡,并使供暖流體在包括地暖板彎道處的各部分都能順暢的流通,從而提高暖板的導熱效果,通過設置耐磨層6,使該地暖板的耐磨性大大增強,使用壽命增強。
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