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室內裝飾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建筑用室內飾面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室內裝飾中的飾面主要指天花板或墻面,其中由于石膏板的厚度容易控制、裝飾效果強,是飾面采用的常見材料之一。目前市場上出售的石膏板通常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裝飾石膏板,另一類是普通石膏板。
石膏板在運輸、安裝和使用的過程中均有可能出現裂縫,其出現裂縫的主要原因包括本身質量、安裝或運輸不當等等。但是最常見的還是在安裝完成后使用過程中出現的裂縫。這可能是由建筑物沉降或者使用環境溫度濕度變化等原因導致的,石膏板安裝在天花板或墻體上時,天花板或墻體的面積遠大于單個石膏板的面積,在安裝過程中,如果石膏板之間的預留空間較小,則有可能由于其自身的變形導致出現裂縫。如果石膏板之間的預留空間較大,常見的處理方式是在此處增加不銹鋼條,同樣在使用過程中,不銹鋼條兩側還是會由于石膏板的收縮變形產生的應力作用而出現裂縫。一旦出現裂縫,需要施工人員費時費力進行修補,如果將石膏板用作基層,維修的過程非常困難,甚至要先對整體結構作出破壞再做進一步的修復。然而這種困難很大的修補方式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現有技術中的安裝方式會造成重復出現裂縫,如果石膏板安裝在天花板上,則還有可能出現墜落傷人的風險。
因此,綜上所述,現有技術中的飾面連接結構存在容易出現裂縫且維修難度大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建筑用室內飾面連接結構,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石膏板飾面安裝施工難度大、容易出現裂縫、維修費時費力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建筑用室內飾面連接結構,包括:
龍骨結構,所述龍骨結構一端連接建筑物表面,另一端連接基層;
基層,所述基層包括至少兩個基層板狀結構,所述基層板狀結構之間形成有第一縫隙,所述第一縫隙沿所述基層板狀結構的長度方向延伸;
飾面板材結構,所述飾面板材結構設置在所述基層遠離龍骨結構的一側并與所述基層貼合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龍骨結構包括主龍骨和副龍骨,其中,所述主龍骨一端連接建筑物表面,另一端連接副龍骨;所述副龍骨包括至少一組對稱設置的支撐部,所述支撐部的設置方向垂直于所述飾面板材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主龍骨為C型結構,所述主龍骨的開口方向朝向建筑物表面;所述副龍骨的支撐部平行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龍骨結構與所述第一縫隙間隔設置。
優選的,所述龍骨結構和基層之間通過自攻螺絲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飾面板材結構包括木質飾面板,所述木質飾面板粘合設置在所述石膏板上。
進一步的,所述木質飾面板和石膏板之間形成有粘合層,所述粘合層為中性玻璃膠。
優選的,所述石膏板為9mm紙面石膏板。
優選的,所述基層板狀結構為厚度為9mm的木質飾面板。
本實用新型通過龍骨結構、基層和第一縫隙對連接結構在長時間使用過程中由于環境變化或建筑物沉降產生的變形的外力進行緩沖和分解,避免飾面內部或表面出現裂縫,延長了維修周期,降低了維修難度,具有結構實用且強度好的優點。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建筑用室內飾面連接結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建筑用室內飾面連接結構,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石膏板飾面安裝施工難度大、容易出現裂縫、維修費時費力的問題。與現有技術完全不同,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飾面連接結構包括龍骨結構和飾面板材結構,且在龍骨結構和飾面板材結構之間增設了基層。其中龍骨結構用于連接建筑物內墻表面,比如天花板、墻體或者隔墻,飾面板材結構可以是裝飾石膏板、也可以是普通石膏板和木質飾面板的結合,上述木質飾面板可以選用但不限于實木板材、膠合板、裝飾面板、細木工板、密度板中的其中一種或多種。在本實用新型中,一種優選的木質飾面板是由本身就由底層、基材層、裝飾層和耐磨層組成的實木復合板,這種材料具有較好的防潮性能,且其本身的耐磨抗變形性能都較強。還可以根據室內裝飾的需要選用不同的顏色和表面紋理,使用靈活方便。基層主要用戶緩沖材料本身在使用過程中由于環境變化而出現的形變,因此,基層包括至少兩個基層板狀結構,基層板狀結構的數量和尺寸根據實際使用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建筑用室內飾面連接結構的室內面積來決定。基層板狀結構之間形成有沿基層板狀結構的長度方向延伸的第一縫隙,保證在使用過程中,即時飾面板材結構發生一定程度的形變,也可以通過基層進行緩沖,避免出現裂縫,基層設置在龍骨結構和飾面板材結構之間,其一側連接龍骨結構,另一側與飾面板材結構貼合設置。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參見圖1所示為將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建筑用室內飾面連接結構應用于室內天花板1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室內飾面連接結構包括龍骨結構2,龍骨結構2由吊筋21、主龍骨22和副龍骨25組成。其中主龍骨22呈C字形結構,主龍骨22的開口方向23朝向室內墻體。主龍骨22中設置有加強結構24,以提高龍骨結構2的整體結構強度。副龍骨25包括至少一組支撐部26,支撐部26相互對稱平行設置,其設置方向為豎向垂直設置。
在本實施例中,室內飾面連接結構還包括基層3,具體來說,基層3至少由兩個基層板狀結構31組成,兩個基層板狀結構31之間形成有第一縫隙32。龍骨結構2與其中一個基層板狀結構31通過自攻螺絲27連接。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龍骨結構2的數量和尺寸,以及基層板狀結構31的數量和尺寸均可以根據實際使用的需求進行調整,僅需保證相鄰基層板狀結構31之間形成有第一縫隙32且第一縫隙32和龍骨結構2間隔設置即可。
在基層3的另一側貼合設置有飾面板材結構4。飾面板材結構4用于對室內進行裝飾,必須保證其在安裝使用過程中表面及內部均不出現裂縫,第一縫隙32可以對其在長時間使用過程中由于建筑物沉降或者環境溫度、濕度變化產生的應力進行緩沖,進一步有效地避免了出現裂縫的情況。為進一步實現抗裂、抗變形的技術效果,飾面板材結構4由石膏板41和木質飾面板43組成,由上向下看,木質飾面板43設置在石膏板41外側,二者之間涂覆均勻的粘合層42,粘合層42可以選用中性玻璃膠,從而進一步緩沖飾面板材結構的材料變形。
本實施例所公開的建筑用室內飾面連接結構中,優選的材料包括,石膏板41優選為9mm紙面石膏板,基層板狀結構31優選為9mm木夾板,木質飾面板43優選為實木復合板。施工過程中,首先安裝主龍骨22,然后在第一縫隙32的一側或兩側設置副龍骨25,保持支撐部26垂直于基層板狀結構31,隨后安裝基層3和飾面板材結構4,最后上光清洗完成整個連接結構的安裝。
在本實施例中,通過龍骨結構、基層和粘合層對連接結構在長時間使用過程中由于環境變化或建筑物沉降產生的變形的外力進行多次緩沖和分解,避免對飾面板材結構產生應力破壞,杜絕其內部或表面出現裂縫,延長了維修周期,降低了維修難度,具有結構實用且強度好的優點。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