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連接板,特指一種鋼結構連接板,屬于鋼結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連接板,是使相分離的兩個或是多個結構件,連接為一個整體的結構件。它的樣式結構非常多有矩形板、多邊板、異形板等。
隨著鋼結構在建筑物中的大量使用,鋼結構連接板是鋼結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應用十分廣泛。但由于傳統的加工存在著沖壓工藝方案選擇不合理、沖壓間隙選擇過大,抗拉壓力不相匹配等問題,因此設計一種具有抗拉壓的鋼結構連接板非常必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鋼結構連接板,該連接板結構穩定,易于安裝,沖壓工藝方案選擇合理,抗拉壓力強,使得修建的鋼結構更加穩定。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鋼結構連接板,包括包括連接腹板、上翼板、下翼板、翼板連接孔、沖壓塊、連接栓和栓孔。
連接栓上設有栓孔、栓頭、防滑釘和螺紋;腹板固定連接在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間,翼板連接孔設置在上翼板和下翼板的左右兩側,沖壓塊設置在上翼板和下翼板的內側,且沖壓塊挨著連接栓,連接栓套在栓孔中,栓孔設置在連接腹板上。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本實用新型一種鋼結構連接板所述的連接栓上設有栓孔、栓頭、防滑釘和螺紋。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本實用新型一種鋼結構連接板所述的沖壓塊有四塊,且沖壓塊挨著連接栓。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本實用新型一種鋼結構連接板所述的翼板連接孔均勻的設置在翼板的兩側,且相鄰的連接板之間用螺栓連接。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本實用新型一種鋼結構連接板所述的連接栓和栓孔分別有四個。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本實用新型方案的一種鋼結構連接板,該連接板結構穩定,易于安裝,沖壓工藝方案選擇合理,抗拉壓力強,使得修建的鋼結構更加穩定。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鋼結構連接板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鋼結構連接板的連接栓6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連接腹板1、上翼板2、下翼板3、翼板連接孔4、沖壓塊5、連接栓6、栓孔7。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附圖1和2所示的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鋼結構連接板,包括:連接腹板1、上翼板2、下翼板3、翼板連接孔4、沖壓塊5、連接栓6和栓孔7。
連接栓6上設有栓孔6-1、栓頭6-2、防滑釘6-3和螺紋6-4;腹板1固定連接在上翼板2和下翼板3之間,翼板連接孔4設置在上翼板2和下翼板3的左右兩側,沖壓塊5設置在上翼板2和下翼板3的內側,且沖壓塊5挨著連接栓6,連接栓6套在栓孔7中,栓孔7設置在連接腹板1上。
所述的連接栓6上設有栓孔6-1、栓頭6-2、防滑釘6-3和螺紋6-4。
所述的沖壓塊5有四塊,且沖壓塊5挨著連接栓6。
所述的翼板連接孔4均勻的設置在翼板的兩側,且相鄰的連接板之間用螺栓連接。
所述的連接栓6和栓孔7分別有四個。
將連接板至于鋼結構連接處,把連接栓6放進栓孔7中用小鐵棍旋轉連接栓6上的栓孔6-1,使得連接栓6旋入栓孔7中,直到栓頭6-2旋緊,將四個連接栓6都旋緊后,相鄰連接板之間的翼板連接孔4用螺栓旋緊,該連接板沖壓塊5保證了連接板具有較強的抗拉壓性,其次連接板連接在一起保證了鋼結構的穩定性和抗震性良好。
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應用范例,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構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變換或者等效替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權利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