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太陽能光伏系統領域,特別是一種具有防水功能的光伏車棚。
背景技術:
太陽是地球上生物賴以生存的主要能量供給體,為人類源源不斷地提供太陽能,同時也是其它諸多類型能量的制造者,如風能、波浪能、潮汐能和海洋溫差能等。隨著傳統的燃料能源正在一天天減少,對環境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夠改變人類的能源結構,維持長遠的可持續發展。這之中太陽能以其獨有的優勢而成為人們重視的焦點。豐富的太陽輻射能是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無污染、廉價、人類能夠自由利用的能源。中國太陽能資源非常豐富,理論儲量達每年17000億噸標準煤。太陽能資源開發利用的潛力非常廣闊。中國光伏發電產業于20世紀70年代起步,90年代中期進入穩步發展時期。太陽電池及組件產量逐年穩步增加。經過30多年的努力,已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在“光明工程”先導項目和“送電到鄉”工程等國家項目及世界光伏市場的有力拉動下,中國光伏發電產業迅猛發展。
簡單的光伏電池可為手表以及計算機提供能源,較復雜的光伏系統可為房屋提供照明以及交通信號燈和監控系統,并入電網供電。光伏板組件可以制成不同形狀,而組件又可連接,以產生更多電能。天臺及建筑物表面均可使用光伏板組件,甚至被用作窗戶、天窗、車棚或遮蔽裝置的一部分。
中國專利201520398719.5,公開了一種聯動式可調太陽能光伏車棚,包括左右并排設置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上端和頂棚活動相連,所述頂棚上設有太陽能光伏板,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通過中間連接支架相連,所述中間連接支架上設有三角形支架,所述三角形支架和電機相連并可沿中間連接支架左右滑動,所述三角形支架左右兩側均設有導滑槽,所述第一立柱上端的頂棚通過直線滑桿和三角形支架左側導滑槽滑動相連,所述第二立柱上端的頂棚通過三角形滑桿和三角形支架右側導滑槽滑動相連。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帶有導滑槽三角形支架,車棚連同其上的太陽能光伏板通過滑桿和導滑槽實現聯動,可方便地調整太陽能光伏板的水平傾角,提高發電效率。但是該車棚的兩頂棚之間具有空隙,雨水從空隙中流至車棚內,不具有防水功能。
因此,需要一種具有高效防水功能的光伏車棚。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防水功能的光伏車棚。所述光伏車棚質輕耐腐蝕,造型美觀,預安裝程度高,有效地利用資源,同時能夠避免車輛日曬雨淋,排水、防水效果好,延長光伏車棚的使用壽命。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具有防水功能的光伏車棚,包括:
立柱組:呈左右對稱布置,所述立柱組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及第三立柱,第一立柱與第二立柱形成V型,第三立柱豎直設置,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及第三立柱的高度依次遞減;
頂棚:位于立柱組頂部,所述頂棚傾斜設置,頂棚的底部鋪設有軌道,所述軌道側面卡合有陽光板,軌道上安裝有若干塊太陽能光伏組件組成的光伏陣列,任意兩塊相鄰的太陽能光伏組件之間設有中壓塊,光伏陣列的外側設有側壓塊;
檐溝:為槽狀結構,安裝于頂棚的最低側邊緣下方,檐溝的一端開設有排水口;
落水管:呈Z型,落水管頂部具有一進水口,進水口與檐溝的排水口相接,落水管的下部貼合同側的第三立柱外表面并通至地面。
進一步地,所述立柱組為方形管狀或圓形管狀。
進一步地,所述頂棚與水平面的夾角為0-20°。
進一步地,所述軌道為等間距平行排列。
進一步地,所述太陽能光伏組件與中壓塊、側壓塊之間設置有密封膠條。
進一步地,所述光伏車棚的立柱組、檐溝及落水管均采用鋁合金材料。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具有防水功能的光伏車棚,頂棚的軌道側面卡合有陽光板,太陽能光伏組件之間設有中壓塊,光伏陣列的外側設有側壓塊,能夠有效遮擋住車棚底部及電纜等結構,避免車輛日曬雨淋,防水效果好;
(2)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具有防水功能的光伏車棚,頂棚傾斜設置,有利于雨水流下,并匯集于頂棚最低側邊緣下方的檐溝中,雨水進一步通過檐溝排水口進入落水管,沿落水管流至地面,排水效果好,延長光伏車棚的使用壽命;
(3)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具有防水功能的光伏車棚,大部分材料采用鋁合金材質,質輕耐腐蝕,造型美觀,預安裝程度高,方便現場安裝,此外,還能與充電樁配套使用為電動汽車提供能源,有效地利用資源。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具有防水功能的光伏車棚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為立柱組,10為第一立柱,11為第二立柱,12為第三立柱, 2為頂棚,20為陽光板,21為軌道,22為太陽能光伏組件,23為中壓塊,24為側壓塊,3為檐溝,30為排水口,4為落水管,40為進水口。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具有防水功能的光伏車棚,包括:
立柱組1:呈左右對稱布置,所述立柱組1包括第一立柱10、第二立柱11及第三立柱12,第一立柱10與第二立柱11形成V型,第三立柱12豎直設置,所述第一立柱10、第二立柱11及第三立柱12的高度依次遞減;
頂棚2:位于立柱組1頂部,所述頂棚2傾斜設置,頂棚2的底部鋪設有軌道21,所述軌道21側面卡合有陽光板20,軌道21上安裝有若干塊太陽能光伏組件22組成的光伏陣列,任意兩塊相鄰的太陽能光伏組件22之間設有中壓塊23,光伏陣列的外側設有側壓塊24;
檐溝3:為槽狀結構,安裝于頂棚2的最低側邊緣下方,檐溝3的一端開設有排水口30;
落水管4:呈Z型,落水管4頂部具有一進水口40,進水口40與檐溝3的排水口30相接,落水管4的下部貼合同側的第三立柱12外表面并通至地面。
進一步地,所述立柱組1為方形管狀或圓形管狀。
進一步地,所述頂棚2與水平面的夾角為0-20°。
進一步地,所述軌道21為等間距平行排列。
進一步地,所述太陽能光伏組件22與中壓塊23、側壓塊24之間設置有密封膠條。
進一步地,所述光伏車棚的立柱組1、檐溝3及落水管4均采用鋁合金材料。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具有防水功能的光伏車棚,頂棚2的軌道21側面卡合有陽光板20,太陽能光伏組件22之間設有中壓塊23,光伏陣列的外側設有側壓塊24,能夠有效遮擋住車棚底部及電纜等結構,避免車輛日曬雨淋,防水效果好;頂棚2傾斜設置,有利于雨水流下,并匯集于頂棚2最低側邊緣下方的檐溝3中,雨水進一步通過檐溝3排水口30進入落水管4,沿落水管4流至地面,排水效果好,延長光伏車棚的使用壽命;同時,大部分材料采用鋁合金材質,質輕耐腐蝕,造型美觀,預安裝程度高,方便現場安裝,此外,還能與充電樁配套使用為電動汽車提供能源,有效地利用資源。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