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輕質隔墻板鑲嵌式輕鋼結構。
背景技術:
輕質隔墻體是一種新型節能墻材料,它是一種外型象空心樓板一樣的墻材,但是它兩邊有公母隼槽,安裝時只需將板材立起,公、母隼涂上少量嵌縫砂漿后對拼裝起來即可。它是由無害化磷石膏、輕質鋼渣、粉煤灰等多種工業廢渣組成,經變頻蒸汽加壓養護而成。輕質隔墻體具有質量輕、強度高、多重環保、保溫隔熱、隔音、呼吸調濕、防火、快速施工、降低墻體成本等優點;重量只有實心磚墻的八分之一、強度達到C30、熱傳導率只有實心磚墻的三分之一、聲波傳導率只有實心磚墻的四分之一、自動調整室內空氣濕度、節約工業廢渣所侵占的土地、杜絕工業廢渣對空氣及水源的污染、節約墻體成本的百分之十五至二十、提高施工工效三倍至五倍。另外,由于它是利用無害化處理的磷石膏進行濕法生產,不需要對磷石膏進行脫水及烘干處理,所以不需要昂貴的設備投入,故此可以說輕質隔墻體技術的問世將揭開磷石膏綜合利用的新篇章,具有突出的環保意義。改性輕質隔墻體是以輕燒氧化鎂、氯化鎂、硅、鈣等復合膠凝材料為主體,通過添加自主研發的濟南鎂嘉圖GX-V系列菱鎂改性劑,摻入粉煤灰等工業廢渣,加入農作物秸稈等植物纖維制成的高強輕質墻體材料。內層裝有合理布局的隔熱、吸聲的無機發泡型材或其他保溫材料,墻體經流水線澆注、整平、科學養護而成,生產自動化程度高,規格品種多。
現有的輕質隔墻板鑲嵌式輕鋼結構抗震能力差,防火性能差,墻體重量重,結構不夠堅固。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抗震能力強,防火性能好,墻體重量輕,結構堅固的輕質隔墻板鑲嵌式輕鋼結構。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輕質隔墻板鑲嵌式輕鋼結構,包括基座、立柱和墻體,所述基座呈梯形,所述基座上設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內設置有第一減震裝置,所述第一減震裝置與立柱連接,所述立柱下端設置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下端設置有第二減震裝置,所述第二減震裝置與支撐板連接,所述立柱上端設置有彈簧,所述彈簧上端與屋頂連接,所述彈簧下端與立柱連接,所述墻體與立柱連接,所述墻體分為防水層、防火層和隔音層。
作為優選,所述支撐板與立柱一體成型,提高了結構的整體性。
作為優選,所述彈簧為不銹鋼彈簧,使用壽命長。
作為優選,所述防火層中設置有加強筋,使墻體更加堅固。
作為優選,所述隔音層中設置有空腔,降低了墻體的重量,安裝更為方便。
作為優選,所述防火層為膨脹珍珠巖層,提高了墻體的防火性能。
作為優選,所述彈簧設有一個以上,提高了屋頂的抗震能力。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設置的基座為梯形,增強了基座的抓地性能,提高了結構穩定性;設置的第一減震裝置,增強了整體結構的抗震性能;設置的加強筋,提高墻體的牢固性;設置的防火層為膨脹珍珠巖層,提高了防火性能;設置的空腔,降低了墻體重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輕質隔墻板鑲嵌式輕鋼結構的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輕質隔墻板鑲嵌式輕鋼結構中墻體的結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輕質隔墻板鑲嵌式輕鋼結構中第一減震裝置與第二減震裝置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3所示,一種輕質隔墻板鑲嵌式輕鋼結構,包括基座1、立柱2和墻體3,所述基座1呈梯形,所述基座1上設置有凹槽4,所述凹槽4內設置有第一減震裝置5,所述第一減震裝置5與立柱2連接,所述立柱2下端設置有支撐板6,所述支撐板6下端設置有第二減震裝置7,所述第二減震裝置7與支撐板6連接,所述立柱2上端設置有彈簧8,所述彈簧8上端與屋頂9連接,所述彈簧8下端與立柱2連接,所述墻體3與立柱2連接,所述墻體3分為防水層10、防火層11和隔音層12。
所述支撐板6與立柱2一體成型,提高了結構的整體性。
所述彈簧8為不銹鋼彈簧,使用壽命長。
所述防火層11中設置有加強筋13,使墻體3更加堅固。
所述隔音層12中設置有空腔14,降低了墻體3的重量,安裝更為方便。
所述防火層11為膨脹珍珠巖層,提高了墻體3的防火性能。
所述彈簧8設有一個以上,提高了屋頂9的抗震能力。
使用方法:將基座1埋入土中,把立柱2安裝在基座1上,然后開始安裝墻體3與屋頂9,屋頂9安裝完成后用彈簧8將屋頂9與立柱2連接,完成安裝。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設置的基座為梯形,增強了基座的抓地性能,提高了結構穩定性;設置的第一減震裝置,增強了整體結構的抗震性能;設置的加強筋,提高墻體的牢固性;設置的防火層為膨脹珍珠巖層,提高了防火性能;設置的空腔,降低了墻體重量。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