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裝配式建筑墻體以及裝配式混凝土結構。
背景技術:
裝配式鋼筋混凝土結構是我國建筑結構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有利于我國建筑工業化的發展,提高生產效率節約能源,發展綠色環保建筑,并且有利于提高和保證建筑工程質量。與現澆施工工法相比,裝配式RC結構有利于綠色施工,因為裝配式施工更能符合綠色施工的節地、節能、節材、節水和環境保護等要求,降低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包括降低噪音、防止揚塵、減少環境污染、清潔運輸、減少場地干擾、節約水、電、材料等資源和能源,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而且,裝配式結構可以連續地按順序完成工程的多個或全部工序,從而減少進場的工程機械種類和數量,消除工序銜接的停閑時間,實現立體交叉作業,減少施工人員,從而提高工效、降低物料消耗、減少環境污染,為綠色施工提供保障。另外,裝配式結構在較大程度上減少建筑垃圾(約占城市垃圾總量的30%―40%),如廢鋼筋、廢鐵絲、廢竹木材、廢棄混凝土等。
國內外學者對裝配式RC結構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開發了多種裝配式結構形式,如無粘結預應力裝配式框架、混合連接裝配式混凝土框架、預制結構鋼纖維高強混凝土框架、裝配整體式鋼骨混凝土框架等。由于我國對預制混凝土結構抗震性能認識不足,導致預制混凝土結構的研究和工程應用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還有明顯差距,預制混凝土結構在地震區的應用受到限制,因此我國迫切需要展開對預制混凝土結構抗震性能的系統研究。
發明人在研究中發現,傳統的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在制造過程中至少存在如下缺點:
現有的裝配式混凝土的結構單一,混凝土預制件之間的連接處的結構強度差,在受到震動或者其他外力時易出現裂縫,存在安全隱患;尤其是混凝土預制件與后澆筑混凝土之間的連接位置處結構牢固性差,抗震能力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裝配式建筑墻體,以改善現有技術的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單一、抗震性能差導致使用過程中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裝配式混凝土結構,以改善現有技術的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單一、抗震性能差導致使用過程中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裝配式建筑墻體,包括墻主體,所述墻主體包括相對設置的兩個墻面以及位于所述墻面之間的至少一個裝配面,其中:
至少一個所述裝配面上設置有多個鍵槽,每個所述鍵槽的槽深方向沿平行于所述墻面的方向,每個所述鍵槽包括槽底壁以及槽側壁,所述槽底壁與所述槽側壁連接,所述槽側壁包括至少一個斜面,所述斜面與所述槽底壁之間具有夾角,且所述夾角的角度大于90度小于180度。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槽底壁設置為矩形狀,所述槽側壁包括四個側面,四個所述側面依次首尾連接,四個所述側面分別位于所述槽底壁的四條邊處,其中一個所述側面設置為所述斜面。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四個所述側面中的相對的兩個所述側面設置為所述斜面。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四個所述側面均設置為所述斜面。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槽側壁與所述裝配面的連接處設置有倒角。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槽底壁設置為圓形狀,所述槽側壁設置為錐面,所述槽側壁的直徑由所述槽底壁朝向所述鍵槽的槽口方向逐漸增大,所述槽側壁的縮口端與所述槽底壁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鍵槽的槽底設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槽深方向平行于所述鍵槽的槽深方向,所述卡槽的槽口沿平行于其槽深方向的投影面積大于所述卡槽的槽底的沿平行于其槽深方向的投影面積。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裝配面上設置有輔助槽,所述輔助槽的槽深方向與所述鍵槽的槽深方向同向,所述輔助槽的一端連通所述鍵槽。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鍵槽為長條形槽,所述鍵槽的沿其長度方向的兩端分別延伸至所述墻主體的兩個相對的所述墻面。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包括混凝土層以及上述的裝配式建筑墻體,混凝土層與所述裝配式墻體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裝配式建筑墻體,其結構簡單合理,便于制造加工,安裝于制造成本低;同時,該裝配式建筑墻體結構強度高,在進行墻體組裝時,組裝的周期短,施工效率高,且組裝完成后的多面墻體之間的咬合力強,整體結構強度高,牢固性高,在受到震動時不易開裂,使用安全可靠。具體如下:
本實施例提供的裝配式建筑墻體,包括墻主體,墻主體為混凝土澆筑而成的預制件,加工時,通過澆筑成型,便于制造加工,成型性好,強度高,使用安全性高。墻主體包括相對設置的兩個板面以及至少一個裝配面,裝配完成后,其中一個板面為內墻面,另一個板面為外墻面,墻面為平面,便于進行裝飾以及修整。裝配式建筑墻體與后澆筑混凝土、灌漿料或者座漿材料等的結合位置位于裝配式建筑墻體上的裝配面,在裝配面上設置有鍵槽,鍵槽設置有多個,每個鍵槽包括槽底壁以及槽側壁,槽側壁與槽底壁連接,且在槽側壁上設置有至少一個斜面,斜面與槽底壁之間的夾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墻體與后澆筑混凝土進行裝配時,即在裝配式建筑墻體上進行后澆筑混凝土施工工序,后澆筑混凝土與墻主體的裝配面緊密配合,后澆筑混凝土填滿鍵槽,后澆筑混凝土與墻主體之間通過類似卯榫結構連接,大大增強了墻主體與后澆筑混凝土之間的咬合力,進而增加了整體結構的牢固性,受力好,抗震能力強,使用安全可靠。且鍵槽的槽底壁與槽側壁之間具有至少一個斜面,便于后澆筑混凝土進入到鍵槽內,澆筑過程中混凝土的流動更加順暢,澆筑更加均勻。
本實施例提供的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包括上述的裝配式建筑墻體,具有裝配式建筑墻體的所有優點。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裝配式建筑墻體的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裝配式建筑墻體的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裝配式建筑墻體的一變形結構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裝配式建筑墻體的另一結構變形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裝配式建筑墻體的剖視圖。
圖中:
墻主體 100,
墻面 110,
裝配面 120,鍵槽 121,槽底壁 1211,槽側壁 1212,斜面 1213,
輔助槽 122,
卡槽 123。
具體實施方式
裝配式鋼筋混凝土結構是我國建筑結構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有利于我國建筑工業化的發展,提高生產效率節約能源,發展綠色環保建筑,并且有利于提高和保證建筑工程質量。與現澆施工工法相比,裝配式RC結構有利于綠色施工,因為裝配式施工更能符合綠色施工的節地、節能、節材、節水和環境保護等要求,降低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包括降低噪音、防止揚塵、減少環境污染、清潔運輸、減少場地干擾、節約水、電、材料等資源和能源,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而且,裝配式結構可以連續地按順序完成工程的多個或全部工序,從而減少進場的工程機械種類和數量,消除工序銜接的停閑時間,實現立體交叉作業,減少施工人員,從而提高工效、降低物料消耗、減少環境污染,為綠色施工提供保障。另外,裝配式結構在較大程度上減少建筑垃圾(約占城市垃圾總量的30%―40%),如廢鋼筋、廢鐵絲、廢竹木材、廢棄混凝土等。現有的裝配式混凝土的結構單一,混凝土預制件之間的連接處的結構強度差,在受到震動或者其他外力時易出現裂縫,存在安全隱患。尤其是混凝土預制件與后澆筑混凝土之間的連接位置處結構牢固性差,抗震能力差。
鑒于此,本實用新型設計者設計了一種裝配式建筑墻體以及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裝配式建筑墻體的結構簡單合理,與后澆筑混凝土相連接時,后澆筑混凝土填滿墻主體上的鍵槽,增大了后澆筑混凝土與裝配式建筑墻體之間的咬合力,整體的結構更加牢固可靠,抗震能力強。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
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實用新型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或者是該實用新型產品使用時慣常擺放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裝配式建筑墻體實施例
請參閱圖1-圖4,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裝配式建筑墻體,其為一種預制件,能夠直接在施工現場進行安裝,提高了施工的效率。裝配式建筑墻體包括墻主體100。
墻主體100為預制件,其通過混凝土澆筑形成,在進行澆筑時,先搭建好模板,模板的設計要求按照墻主體100的結構形狀完成,模板搭建完成后,在模板內設置承重鋼筋等加固的構件,然后進行混凝土澆筑即可,澆筑完成后,混凝土凝結滿足使用要求后,將墻主體100運輸至現場進行安裝即可,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墻主體100的結構形狀按需設置,滿足不同施工現場的使用需求,可以設置多種型號,使用更加靈活。優選設置為,墻主體100為矩形板狀,墻主體100包括有兩個相對設置的墻面110以及位于兩個墻面110之間的四個墻側面,墻主體100的結構簡單,對稱性好,便于加工制造。同時,四個墻側面中至少一個墻側面設置為裝配面120,在施工后澆筑混凝土、灌漿料或者座漿材料等工序時,在于墻主體100的裝配面120進行配合。裝配面120設置在一個墻側面上,后澆筑混凝土與墻主體100的結合位置有一個,當兩個墻側面上分別設置有裝配面120,墻主體100與后澆筑混凝土的結合位置有兩個,以此類推。顯然,根據墻主體100所在位置不同,裝配面120的數量不同,按需設置即可。
請參閱圖1和圖2,具體的,每個裝配面120上設置有多個鍵槽121,每個鍵槽121的槽深方向沿平行于墻面110的方向,進一步的,每個鍵槽121的槽深方向沿垂直于墻側面的方向,便于加工。多個鍵槽121沿著墻側面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多個鍵槽121均勻排布,便于與后澆筑混凝土結合,且整體的受力好。每個鍵槽121包括槽底壁1211以及槽側壁1212,槽底壁1211與槽側壁1212連接,鍵槽121的槽口位于墻側面上。在后澆筑混凝土與墻主體100結合時,混凝土能夠填滿鍵槽121的空間,后澆筑混凝土與墻主體100的結合位置形成了凹凸結構,增大了咬合力,提高了整體的強度,抗震性能好。
進一步的,鍵槽121的槽側壁1212上設置有至少一個斜面1213,該斜面1213與槽底壁1211之間具有夾角,夾角的角度大于90度小于180度,即夾角為鈍角,例如夾角可以但不限于是100度、120度或者150度等,后澆筑混凝土填滿鍵槽121時流動更加方便,不易出現空鼓的情況,結合質量更好,整體強度更加牢固可靠。優選設置為,鍵槽121為矩形槽,槽底壁1211為矩形狀,槽側壁1212包括四個矩形狀的側面,四個側面依次首尾連接,四個側面位于槽底壁1211的四條邊處,四個側面中的一個側面設置為斜面1213。還可以將其中兩個側面設置為斜面1213。優選的,將兩個相對的側面設置為斜面1213。進一步的,將四個側面都設置為斜面1213,便于混凝土的流動,便于填滿整個鍵槽121。請參閱圖4,實際加工時,鍵槽121設置為長條形槽,鍵槽121的長度方向與墻主體100的厚度方向平行,鍵槽121的兩端沿其長度方向分別延伸至墻主體100的兩個墻面110,形成通槽,后澆筑混凝土與墻主體100的連接面積增大,位于鍵槽121內的混凝土增多,結合更加緊密牢固。
請參閱圖3,該實施例的優選方案中,鍵槽121還可以設置為圓形槽,槽底壁1211設置為圓形狀,槽側壁1212設置為錐面,槽側壁1212的直徑由槽底壁1211朝向鍵槽121的槽口方向逐漸增大,槽側壁1212的縮口端與槽底壁1211連接,槽側壁1212為錐面,具有導流的作用,便于后澆筑混凝土填滿鍵槽121。
進一步的,為了便于后澆筑混凝土的流動,將鍵槽121的槽側壁1212與裝配面120的連接處設置倒角。
裝配式建筑墻體實施例2
請參閱圖5,本實施例也提供了一種裝配式建筑墻體,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一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改進,實施例一已經公開的技術方案同樣適用于本實施例,為了避免敘述重復累贅,實施例一已經描述的技術方案不再詳細說明。
在鍵槽121的槽底設置有卡槽123,同時,在裝配面120上設置有輔助槽122,卡槽123的槽深方向平行于鍵槽121的槽深方向,卡槽123的槽口沿平行于其槽深方向的投影面積大于卡槽123的槽底的沿平行于其槽深方向的投影面積,后澆筑混凝土填滿卡槽123后再填滿鍵槽121,增大了后澆筑混凝土與墻主體100的結合面積,增強了整體結構的牢固性。同時,設置有輔助槽122,輔助槽122的槽深方向與鍵槽121的槽深方向同向,輔助槽122的一端連通鍵槽121,輔助槽122具有導流的作用,便于后澆筑混凝土填滿鍵槽121。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實施例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包括上述實施例一中的裝配式建筑墻體。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實施例二中的裝配式建筑墻體適用于本實施例。裝配式建筑墻體與后澆筑混凝土結構結合形成了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受力好,使用安全可靠。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