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泥生產設備,特別涉及一種水泥攪拌機。
背景技術:
水泥攪拌機又稱混凝土攪拌機,是用來把水泥、砂石、骨料等和水混合并拌制成混凝土混合料的機械,主要由上料機構、下料機構和攪拌機本體構成,其中攪拌機本體包括拌筒、供水系統、原動機、傳動機構、機架和支承裝置等組成。
上料裝置通常為類似漏斗形斗狀,上料裝置將水泥、砂石等粉料混合之后,再翻轉上料裝置到上料位,使水泥、砂石等混合粉料沿上料裝置的內壁經過拌筒的上料口進入攪拌機本體內,上料斗通常設有一個完全敞開的進料口方便將水泥、砂石等粉料送入上料裝置,當上料斗翻轉時,不可避免的會由于翻轉或者震動的影響,將上料裝置中的水泥和砂石震出,會造成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水泥攪拌機,能夠較好的解決現有水泥攪拌機在上料斗翻轉時,水泥、砂石等混合料從上料斗中震出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水泥攪拌機,包括支架、固接在支架上的攪拌機本體以及鉸接在支架上的上料斗,上料斗上開有進料口和出料口,攪拌機本體包括伸出攪拌機本體的上料口,支架上固接有封蓋,上料斗翻轉至上料位時,封蓋與進料口的邊緣抵接,封蓋包括擋沿,上料斗與進料口和出料口均相鄰的側壁始終與擋沿抵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利用封蓋和擋沿遮擋上料口,當上料斗翻轉時,逐漸遮蔽整個進料口,避免使粉料從上料斗濺出尤其是上料斗較低一端。有效的減少了浪費,同時使水泥攪拌機及周邊環境在使用過程中更為清潔。
較佳的,封蓋包括與擋沿滑移固定連接的滑沿,當上料斗翻轉時,滑沿與上料斗抵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避免在上料斗沒有完全翻轉到進料口與封蓋完全抵接,從而避免了粉料從封蓋與上料斗靠近出料口一端的縫隙濺出。進一步減少了浪費,同時使水泥攪拌機及周邊環境在使用過程中更為清潔。
較佳的,封蓋的下表面固接有緩沖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設置緩沖墊可以使封蓋與上料斗的接觸更為輕柔,避免封蓋與上料斗硬接觸,對封蓋和上料斗產生磨損;同時避免撞擊對傳動系統造成不良影響。
較佳的,進料口靠近出料口的邊緣倒圓角。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可以有效避免出料口邊緣割傷緩沖墊,同時可以避免上料斗與封蓋發生干涉。
較佳的,封蓋包括固接在支架上的基板和鉸接在基板遠離支架的一端的延伸板。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用于遮擋進料口的結構為折疊式結構,在保證遮擋要求的同時,可以有效減小封蓋的初始遮擋面積,使對上料斗進行填料更為方便。
較佳的,延伸板靠近鉸接位置的一端固接有定位塊,定位塊設置在延伸板與基板平行時遠離上料斗的表面上,延伸板不使用時定位塊與基板抵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延伸板可以與封蓋維持一定夾角設置,方便延伸板的改變的姿態,便于對進料口進行封閉。
較佳的,還包括隨上料斗運動而運動的觸發機構,上料斗翻轉時觸發機構撥動定位塊,使延伸板繞鉸接軸轉動與基板平行。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利用觸發裝置實現在翻轉上料斗過程中,自動翻轉延伸板,使操作更為簡便。
較佳的,上料斗遠離出料口的一端設有推桿,推桿遠離上料斗一端滑移固定連接有副桿,推桿與副桿沿豎直方向相對滑動。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利用推桿的上、下運動帶動上料斗的翻轉,簡便易行。
較佳的,推桿與上料斗鉸接,支架上設有水平設置的滑軌,出料口的中心與上料口的中心的連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與滑軌平行,副桿與滑軌滑動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上料斗翻轉時上料斗與推桿的連接位置有豎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移動,需要推桿與副桿在水平方向上與支架有相對運動,保證推桿的上、下運動能夠順利帶動上料斗的翻轉。
較佳的,上料斗與推桿滑動連接,上料斗與進料口和出料口均相鄰的側壁上開有滑槽,推桿在滑槽內滑動,副桿與支架固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上料斗翻轉時上料斗與推桿的連接位置有豎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移動,實現推桿與上料斗連接位置的變化保證推桿的上、下運動能夠順利帶動上料斗的翻轉。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有效的減少了浪費,同時使水泥攪拌機及周邊環境在使用過程中更為清潔;減少磨損;可以減小傳動系統負擔;使對上料斗進行填料更為方便;使操作更為簡便;上料斗的翻轉簡便易行。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1中水泥攪拌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1中上料斗與封蓋的剖視圖;
圖3是實施例1中上料斗與封蓋密封時的剖視圖;
圖4是實施例1中水泥攪拌機上料斗上料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實施例2中上料斗與封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實施例2中觸發裝置觸碰定位塊的示意圖;
圖7是實施例2中上料斗與封蓋密封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實施例3中上料斗與封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9是實施例3中觸發裝置觸碰定位塊的示意圖;
圖10是實施例3中上料斗與封蓋密封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支架;11、滑軌;2、攪拌機本體;21、上料口;3、上料斗;31、進料口;32、出料口;33、滑槽;4、封蓋;41、基板;42、延伸板;43、擋沿;431、沿槽;44、滑沿;441、滑柱;45、彈簧;5、緩沖墊;6、定位塊;7、觸發裝置;8、推桿;9、副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底面”和“頂面”、“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實施例1:一種水泥攪拌機,如圖1所示,包括支架1,支架1分為兩個部分。支架1的一部分為四根豎直放置在地面上的矩形桿托起的矩形框架,框架內固接有攪拌機本體2。支架1的另一部分為水平固接在所述連通第一部分的另一矩形框架上的??蚣苌祥_有矩形槽狀滑軌11,滑軌11設有兩根固接在矩形框架頂部相鄰的兩個頂點處。
攪拌機本體2包括拌筒、供水系統、原動機、傳動機構、機架和支承裝置等組成。攪拌機本體2的具體結構及其功能可參考現有技術,這里不再贅述。其中拌筒為兩端稍微向軸線方向靠近的圓柱形,攪拌機本體2的軸線垂直于立架且設置在兩根立架之間。拌筒的兩端分別設有上料口21和下料口。上料口21設置在靠近立架一端且伸出拌筒,上料口21為一端大、一端小的方形管狀。上料口21遠離拌筒一端端口的面積大于靠近拌筒一端端口的面積。上料口21靠近地面的端面傾斜且靠近拌筒一端較低。
上料口21的側壁遠離拌筒的一端鉸接有上料斗3,鉸接軸軸線設置在水平面內且與攪拌機本體2軸線垂直。上料斗3整體為一端敞開的矩形盒狀。敞開一端為進料口31。上料斗3靠近上料口21一端的端面向上料口21方向凸出形成梯臺狀且靠近上料口21的位置敞開形成出矩形料口。梯臺靠近進料口31一側與上料斗3的底部平齊,梯臺另外三個端面向上料口21方向收攏,使出料口32伸入上料口21。上料斗3與進料口31和出料口32均相鄰的側壁為連接壁,上料口21與連接壁鉸接。結合圖2所示,進料口31靠近出料口32的邊緣倒圓角。
上料斗3遠離出料口32的一端且遠離進料口31的一端鉸接有推桿8,推桿8為橫截面為矩形的長桿,推桿8豎直設置,推桿8與開有立槽的副桿9滑動連接,推桿8靠近地面的一端插接在立槽內。立槽與推桿8相適配,推桿8底端與立槽底端之間設有液壓推桿(液壓推桿圖中未畫出),液壓推桿的輸出端固接在推桿8上,液壓推桿驅動推桿8上、下運動。副桿9的底端在滑軌11上滑動。
支架1的頂端固接有封蓋4,封蓋4通過兩根豎直固接在支架1上的矩形桿固接在支架1上。封蓋4主體為傾斜設置的矩形板,封蓋4遠離攪拌機本體2的一端較高,封蓋4的傾斜角度與上料斗3翻轉,將粉料傾倒至拌筒時,上料斗3的傾斜角度一致。封蓋4設置高度保證封蓋4可以將翻轉后的上料斗3的進料口31完全封住。矩形板的形狀、大小與進料口31相適配。
封蓋4與連接壁平行的兩個側壁上均固接有與連接壁抵接的擋沿43,擋沿43為三角形,擋沿43與所述封蓋4矩形板的上表面平齊且伸出封蓋4矩形板的下表面。兩個擋沿43相對的表面分別開有兩條矩形沿槽431,沿槽431與封蓋4矩形板部分平行。沿槽431內滑動連接有矩形的板狀滑沿44,滑沿44靠近連接壁的兩個端面上分別固接有兩個圓柱形滑柱441,滑柱441在沿槽431內滑動?;?41與沿槽431靠近攪拌機本體2一端的端面之間設有彈簧45,彈簧45的兩端分別固接在滑柱441和沿槽431的端面上。
封蓋4的下表面的滑沿44遠離攪拌機本體2的端面上固接有橡膠制成的緩沖墊5。
結合圖3和圖4所示,使用水泥攪拌機時,將混合好的粉料從倒入上料斗3中,啟動液壓推桿帶動推桿8向上移動,使上料斗3向上翻轉,同時進料口31向封蓋4方向運動,且與滑沿44抵接,推動滑沿44滑動直到進料口31與封蓋4完全抵接。粉料向出料口32方向運動,從進料口31靠近出料口32的一端滑向進料口31遠離出料口32的一端。粉料完全進入攪拌機本體2后,將上料斗3翻轉回原來位置。啟動攪拌機,對水泥進行攪拌。
實施例2: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如圖5所示,封蓋4包括固接支架1上的矩形基板41和鉸接在基板41遠離攪拌機本體2的一端的延伸板42。基板41可以遮住靠近攪拌機本體2部分的進料口31,通過兩根豎直固接在支架1上的矩形桿固接在支架1上。延伸板42為矩形板狀,延伸板42與基板41平齊時,封板可以完全遮擋進料口31。
延伸板42靠近鉸接位置的一端固接有定位塊6,定位塊6設置在延伸板42與基板41平行時遠離上料斗3的表面上。定位塊6截面為梯形的長條狀,定位塊6伸出延伸板42。
結合圖6和圖7所示,推桿8的頂端設置有觸發裝置7,觸發裝置7為與推桿8傾斜設置的長條狀。當封蓋4封閉進料口31時,觸發裝置7指向基板41與延伸板42鉸接的位置。推桿8向上運動使觸發裝置7時,觸發裝置7與定位塊6和基板41接觸的面發生干涉,從而撥動定位塊6,使定位塊6帶動延伸板42翻轉,當延伸板42翻轉一定角度后,延伸板4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落,與基板41抵接。
使用水泥攪拌機時,將延伸板42掀起使定位塊6與基板41抵接,將混合好的粉料從倒入上料斗3中,啟動液壓推桿帶動推桿8向上移動,使上料斗3向上翻轉,同時進料口31向封蓋4方向運動,且與滑沿44抵接,推動滑沿44滑動直到進料口31與封蓋4完全抵接。觸發裝置7干涉定位塊6,延伸板42翻轉落下與基板41平齊。粉料向出料口32方向運動,從進料口31靠近出料口32的一端滑向進料口31遠離出料口32的一端。粉料完全進入攪拌機本體2后,將上料斗3翻轉回原來位置。啟動攪拌機,對水泥進行攪拌。
實施例3:與實施例2不同之處在于,如圖8所示,連接壁上開有矩形滑槽33,推桿8的頂端在滑槽33內滑動,副桿9的底端固接在支架1上。
觸發裝置7固接在上料斗3的連接壁上,觸發裝置7為伸出進料口31的矩形塊。觸發過程與實施例2相似,結合圖9和圖10所示。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