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停車庫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立體停車庫升降橫移車板。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人口的增長及城市建筑\城市交通工具數量的增加,使得城市內的用地變得越來越緊張,因此汽車停車場所,由平面停車庫向立體停車庫演變,現代立體停車庫成為了一種獨特的、具有較強實用性、標志性和方便快捷性的城市建筑。
現有技術中用于立體停車庫上的橫移車板一般為一整塊板材制成,并在板材的底面上加工有滑槽,車板上的滑槽與滑塊配合,使得車板在滑塊上滑動。這種結構的橫移車板雖然結構簡單,但是在使用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1、當車板上的負載過大時,滑槽與滑塊的配合會產生晃動,使得滑塊與滑槽脫離,導致整個裝置無法動作;2、由于是采用整塊板材制成的,使得整個車板的重量增大,造成了材料的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立體停車庫升降橫移車板。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立體停車庫升降橫移車板,包括上板塊、下板塊、左板塊、右板塊,所述上板塊和下板塊平行布置,所述左板塊和右板塊平行布置;并在所述左板塊的下端和下板塊的左側安裝有L型固定板A,在所述右板塊的下端和下板塊的右側安裝有L型固定板B;在所述L型固定板A的外壁上安裝有滑座A,并在所述滑座A上開設有滑座孔A,在所述L型固定板B的外壁上安裝有滑座B,并在所述滑座B上開設有滑座孔B。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滑座A通過螺栓與所述L型固定板A安裝在一起,所述滑座B通過螺栓與所述L型固定板B安裝在一起。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上板塊的兩側具有倒角。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在所述上板塊和下板塊之間安裝有若干根縱向加強筋,在所述左板塊和右板塊之間安裝有若干根橫向加強筋。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橫移車板主體由上板塊、下板塊、左板塊、右板塊構成的,能夠減輕重量,同時在上板塊和下板塊之間安裝有縱向加強筋,在左板塊和右板塊之間安裝有橫向加強筋,能夠使其強度滿足要求,最大程度地節省材料;
2、通過設置有滑座A和滑座B,并分別開設有滑座孔A和滑座孔B,在使用時,滑塊與滑座孔配合,能夠防止滑塊與滑座孔脫離,保證其正常工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所述一種立體停車庫升降橫移車板,包括上板塊1、下板塊2、左板塊3、右板塊4,所述上板塊1和下板塊2平行布置,所述左板塊3和右板塊4平行布置;所述上板塊1的兩側具有倒角12;在所述上板塊1和下板塊2之間安裝有若干根縱向加強筋13,在所述左板塊3和右板塊4之間安裝有若干根橫向加強筋1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橫移車板主體由上板塊1、下板塊2、左板塊3、右板塊4構成的,能夠減輕重量,同時在上板塊1和下板塊2之間安裝有縱向加強筋13,在左板塊3和右板塊4之間安裝有橫向加強筋14,能夠使其強度滿足要求,最大程度地節省材料。
在所述左板塊3的下端和下板塊2的左側安裝有L型固定板A5,在所述右板塊4的下端和下板塊2的右側安裝有L型固定板B6;在所述L型固定板A5的外壁上安裝有滑座A7,并在所述滑座A7上開設有滑座孔A8,在所述L型固定板B6的外壁上安裝有滑座B9,并在所述滑座B9上開設有滑座孔B10。
進一步地,所述滑座A7通過螺栓11與所述L型固定板A5安裝在一起,所述滑座B9通過螺栓11與所述L型固定板B6安裝在一起。通過設置有滑座A7和滑座B9,并分別開設有滑座孔A8和滑座孔B10,在使用時,滑塊與滑座孔配合,能夠防止滑塊與滑座孔脫離,保證其正常工作。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