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隔熱透水磚,屬于建筑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建筑用的人造小型塊材,分燒結磚(主要指粘土磚)和非燒結磚(灰砂磚、粉煤灰磚等),俗稱磚頭。粘土磚以粘土(包括頁巖、煤矸石等粉料)為主要原料,經泥料處理、成型、干燥和焙燒而成。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陸續創制了方形和長形磚,秦漢時期制磚的技術和生產規模、質量和花式品種都有顯著發展,世稱“秦磚漢瓦”,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傳統的磚塊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例如傳統的陰雨天房間容易潮濕的問題,所以需要一種隔熱透水磚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隔熱透水磚,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本實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穩定性好,可靠性高。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隔熱透水磚,包括凹槽、固定磚、吸熱磚、凸槽、通風孔、導流管、喇叭口、防水層以及加強絲,所述固定磚為立方體結構,所述固定磚的上端開設有凹槽,所述凹槽為長方體結構,所述固定磚的下端安裝有凸槽,所述凸槽為立方體結構,所述凸槽位于固定磚下端面的中間位置,所述固定磚的前側端面上裝配有防水層,所述防水層的前側端面上安裝有吸熱磚,所述吸熱磚的內部固定有導流口且導流口貫穿吸熱磚的上下兩側端面進行布置,所述導流口設置有多個且多個導流口之間等距進行布置,所述導流口 的上下兩側與喇叭口固定在一起,所述喇叭口為上端面大、下端面小的圓臺形結構,所述通風孔開設在吸熱磚前側端面上,所述通風孔設置有多個且多個通風孔之間等距進行布置,所述加強絲位于固定磚的內部。
進一步地,所述加強絲在固定磚的內部呈S形進行排列且加強絲設置有多根。
進一步地,所述凹槽的厚度與凸槽的厚度相同。
進一步地,所述通風孔為前側端面小、后側端面大的圓臺形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磚與吸水磚的厚度相同。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隔熱透水磚,通過添加凹槽與凸槽來實現兩塊固定磚之間的嚙合,該設計有效的提高了本實用新型整體的穩定性,解決了傳統磚塊之間嚙合強度不夠的問題,另外防水層的設計則實現對雨水的隔離,該設計解決了傳統下雨天雨水通過墻體滲漏到室內的問題,另外導流口與喇叭口的設計則實現對雨水的導流該設計便于將一部分水分留在吸熱磚的內部,該設計便于在晴天通過水分的蒸發帶走多余的熱量,而通風孔的設計則實現內部空氣之間的交換,該設計有效的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的隔熱效率,本實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穩定性好,可靠性高。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隔熱透水磚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隔熱透水磚中加強絲的分布示意圖;
圖中:1-凹槽、2-固定磚、3-吸熱磚、4-凸槽、5-通風孔、6-喇叭口、7-導流口、8-防水層、9-加強絲。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隔熱透水磚,包括凹槽1、固定磚2、吸熱磚3、凸槽4、通風孔5、導流管、喇叭口6、防水層8以及加強絲9,固定磚2為立方體結構,固定磚2的上端開設有凹槽1,凹槽1為長方體結構,固定磚2的下端安裝有凸槽4,凸槽4為立方體結構,凸槽4位于固定磚2下端面的中間位置,通過添加凹槽1與凸槽4來實現兩塊固定磚2之間的嚙合,該設計有效的提高了本實用新型整體的穩定性,解決了傳統磚塊之間嚙合強度不夠的問題,固定磚2的前側端面上裝配有防水層8,防水層8的設計則實現對雨水的隔離,該設計解決了傳統下雨天雨水通過墻體滲漏到室內的問題,防水層8的前側端面上安裝有吸熱磚3,吸熱磚3的內部固定有導流口7且導流口7貫穿吸熱磚3的上下兩側端面進行布置,導流口7與喇叭口6的設計則實現對雨水的導流,該設計便于將一部分水分留在吸熱磚3的內部,該設計便于在晴天通過水分的蒸發帶走多余的熱量,導流口7設置有多個且多個導流口7之間等距進行布置,導流口7的上下兩側與喇叭口6固定在一起,喇叭口6為上端面大、下端面小的圓臺形結構,通風孔5開設在吸熱磚3前側端面上,通風孔5的設計則實現內部空氣之間的交換,該設計有效的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的隔熱效率,通風孔5設置有多個且多個通風孔5之間等距進行布置,加強絲9位于固定磚2的內部。
加強絲9在固定磚2的內部呈S形進行排列且加強絲9設置有多根,凹槽1的厚度于凸槽4的厚度相同,通風孔5為前側端面小、后側端面大的圓臺形結構,固定磚2與吸水磚的厚度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在進行使用時,首先工作人員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檢查,檢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話就無法進行使用了,此時需要通知 維修人員進行維修,如果不存在問題的話就可以進行使用,使用時,首先將兩塊本實用新型嚙合在一起,通過凹槽1與凸槽4嚙合在一起,進而實現對本實用新型的固定,固定完成后在下雨天時,雨水通過喇叭口6進入到導流管的內部,在這過程中,一部分的雨水被吸熱磚3所吸收,剩余的雨水通過導流管流出,一旦到晴天時,吸熱磚3內部的雨水吸收熱量,吸收熱量后的雨水被蒸發,在這過程中通過雨水的蒸發帶走多余的熱量,進而達到降溫的目的,另外通風孔5的設計則便于吸熱磚3的內部與外界的空氣進行交換,該設計有效的提高了本實用新型整體的降溫效果。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