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建筑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綠色環保透水磚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城市的廣場、商業街、人行道、社區活動地、停車場等的地面主要用花崗巖、大理石、釉面磚、水泥和柏油等不保水透水的材質鋪設,不保水透水的地面對城市環境的危害非常大。下雨時,不保水透水地面完全阻止了雨水直接儲存在磚體內再將多余的水滲入地下,雨天時,滿地積水使人們的出行變得很不方便;寶貴的水資源最后被陽光照射而蒸發或隨排水管道流走,加重了城市排水設施的負擔水質污染;雨水的大量流失導致地下水位難以回升,使得城市中的地表植物難以正常生長,加重市政綠化負擔;雨水的大量流失進一步加重城市的干旱、缺水及城市熱島效應的發生。
我國目前市場上的一些透水磚主要原料采用陶瓷或普通透水混凝土磚,陶瓷透水磚需要采用大量的高嶺土資源,原料的開采造成對環境的破壞,陶瓷型透水磚生產工藝復雜,而且陶瓷基磚在成型燒結時需要耗費大量的能源,成本高,生產效率低,環保投入大,一次性投資規模大;混凝土透水磚雖然成本低,但現有的混凝土透水磚由于表面的顆粒粗大,雖然靠表面的大孔隙透水,空隙率在20%以上,可以達到透水的效果,但由于磚的空隙大,無添加任何水泥增強劑,無法保證大顆粒之間的粘結力,因此,抗壓和抗折強度較低且表面容易被灰塵堵塞,因此不能持續保持長效的透水性能。由于以上弊端,目前我國人行步道等的鋪設主要還是采用花崗巖、大理石、瀝青等鋪設。造成鋪設成本高無保水透水功能,如果沾上污漬不易清理,影響美觀,雖然釉面磚耐沾污性好,但是不防滑,尤其在雨天或雪天,因路面濕滑而造成行人和行車危險,而現有的透水磚由于工藝上的缺陷而不被市場大量采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透水效果好,綠色環保的透水磚,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綠色環保透水磚,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組分按重量百分比混合制備而成:
樹脂 5-15份
粉煤灰 10-20份
硅灰 10-20份
助劑 2-8份
石英粉 30-60份
水 10-20份。
作為優選方案之一,所述的樹脂是雙酚環氧樹脂。
作為優選方案之一,所述的助劑包括減水劑,保水劑,胺類固化劑。
作為優選方案之一,所述的石英粉包括100目石英粉和200目的石英粉。
其中,制備權利要求1-4任意一項所述的綠色環保透水磚的方法如下:
(1)按照配方稱取一定量的環氧樹脂,胺類固化劑,置于行星膠砂攪拌機中攪拌均勻。
(2)將粉煤灰,硅灰,助劑,石英粉,水加入到混合均勻環氧樹脂中,攪拌10-15min,裝入模具,振動器上振動15-30s成型。
(3)24h后脫模,置于室內干燥養護7d。
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通過科學選材,合理搭配,選用工業廢棄材料粉煤灰和硅灰作為透水磚的主要材料,并附加環氧樹脂作為粘合劑,透水磚能有效結合有機和無機粘合機理的優勢。同時填料添加不同粒徑的石英粉,并在制備成型中,合理控制振實程度,從而能較好地控制透水磚的空隙率。實現高效的透水性。產品綠色,環保,透水效率高,能廣泛應用于城市的廣場、商業街、人行道、社區活動地、停車場等的地面。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構思及產生的技術效果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發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只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于本發明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其他實施例,均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一種綠色環保透水磚,由以下組分按重量百分比混合制備而成:
樹脂 12份
粉煤灰 18份
硅灰 15份
助劑 5份
石英粉 38份
水 12份。
實施例2:一種綠色環保透水磚,由以下組分按重量百分比混合制備而成:
雙酚環氧樹脂 8份
粉煤灰 13份
硅灰 17份
減水劑 1份
保水劑 1份
胺類固化劑 2份
100目石英粉 20份
200目的石英粉 23份
水 15份。
其中,制備上述的綠色環保透水磚的方法如下:
(1)按照配方稱取一定量的環氧樹脂,胺類固化劑,置于行星膠砂攪拌機中攪拌均勻。
(2)將粉煤灰,硅灰,助劑,石英粉,水加入到混合均勻環氧樹脂中,攪拌10-15min,裝入模具,振動器上振動15-30s成型。
(3)24h后脫模,置于室內干燥養護7d。
以上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發明創造并不限于所述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發明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種種的等同變型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