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建筑施工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建筑施工用拌料裝置。
背景技術:
混凝土是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現在幾乎所有工程建筑都要使用混凝土,其主要是由水泥、砂、石和水通過攪拌后制成,傳統技術中對于混凝土的攪拌均采用手動操作完成,其操作過程較為繁瑣費力且效率低下,現有技術中也有較多的混凝土攪拌機,但其使用成本較大且需要通過專業人員操作,嚴重影響施工進度,無法滿足現有需要,存在較大的弊端,需要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建筑施工用拌料裝置,其能夠解決上述現在技術中的問題。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發明的一種建筑施工用拌料裝置,包括料筒,所述料筒頂部設有帶第一容腔的漏斗,所述料筒內設有第二容腔,所述第二容腔左側底壁內設有與頂部與所述第二容腔通連設置的第三容腔,所述第三容腔內的右側設有向上延展設置的承載塊,所述承載塊的右側外壁內設有第一滑移槽,所述第一滑移槽內設有上下延展設置的第一螺形桿,所述第二容腔內底部設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左側設有開口槽,所述固定板內部中端處設有驅動腔,所述驅動腔內頂壁上設有第二滑移槽,所述第二滑移槽內設有導移桿,所述導移桿上滑移連接有第一滑移塊,所述驅動腔內設有向上延展設置的轉銷軸,所述轉銷軸穿過所述固定板頂壁并穿入所述第二容腔內,所述第二容腔內的所述轉銷軸尾部固定設有向上延展的外花鍵軸,所述外花鍵軸外側滑移配合連接內花鍵殼套,所述內花鍵殼套外側表面上設有攪動葉,所述驅動腔內的所述轉銷軸上固定設有第一齒狀輪,所述第一齒狀輪右側的所述驅動腔內設有第二齒狀輪,所述第一齒狀輪與所述第二齒狀輪之間的所述驅動腔內設有驅動齒狀輪,所述驅動齒狀輪頂部與外表面設于所述第一滑移塊內的第一驅動機連接,所述第三容腔內頂部設有滑板,所述開口槽與所述驅動腔之間的所述固定板內設有推移腔,所述推移腔內設有推移塊,所述料筒的底部設有支柱,所述支柱的底部設有支承塊,所述支承塊底端面設有齒紋部。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二容腔頂部與所述第一容腔底部通連設置。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外花鍵軸頂部探出所述內花鍵殼套頂部外,且所述外花鍵軸頂端處設有可卸下的蓋盒。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滑板左側頂部設有滑入所述開口槽內的凸緣塊,所述滑板右側處設有套合于所述承載塊外表面且滑移配合的穿槽,所述穿槽右側壁內設有滑入所述第一滑移槽內且滑移配合連接的卡合塊,所述卡合塊與所述第一螺形桿螺形紋配合連接,所述第一螺形桿頂部穿過所述固定板的底壁并穿入所述驅動腔內且與所述第二齒狀輪固定連接。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導移桿上方的所述第一滑移塊內螺形紋配合連接有第二螺形桿,所述第二螺形桿右側與第二驅動機連接。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開口槽左側的所述料筒外壁上穿過設有向左側下方斜靠設置的排料嘴,所述排料嘴挨近所述開口槽一側與所述開口槽通連設置。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凸緣塊與所述開口槽的大小同等。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推移塊左側穿過所述推移腔的左側壁體并穿入所述開口槽內,所述推移塊右側設有推進裝置。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 通過驅動腔內設向上延展設置的轉銷軸,轉銷軸穿過固定板頂壁并穿入第二容腔內,第二容腔內的轉銷軸尾部固定設向上延展的外花鍵軸,外花鍵軸外側滑移配合連接內花鍵殼套,內花鍵殼套外側表面上設攪動葉,從而實現原料的自動攪拌工作,減少操作人員的工作量,省時省力。
2. 通過驅動腔內的轉銷軸上固定設第一齒狀輪,第一齒狀輪右側的驅動腔內設第二齒狀輪,第一齒狀輪與第二齒狀輪之間的驅動腔內設驅動齒狀輪,驅動齒狀輪頂部與外表面設于第一滑移塊內的第一驅動機連接,從而實現自動切換控制,減少操作步驟,提高工作效率。
3. 通過滑板左側頂部設用以設于開口槽內的凸緣塊,滑板右側處設套合于所述承載塊外表面且滑移配合的穿槽,穿槽右側壁內設滑入第一滑移槽內且滑移配合連接的卡盒合塊,卡合塊與第一螺形桿螺形紋配合連接,第一螺形桿頂部穿過固定板的底壁并穿入驅動腔內且與第二齒狀輪固定連接,從而實現凸緣塊與開口槽的關合工作。
4. 通過開口槽與驅動腔之間的固定板內設推移腔,推移腔內設推移塊,推移塊左側穿過推移腔的左側壁體并穿入開口槽內,推移塊右側設推進裝置,從而提高自動排料速度。
5.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自動控制拌料及排料,減少人員勞動力,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制作成本低,滿足現有所需。
附圖說明
為了易于說明,本發明由下述的具體實施例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建筑施工用拌料裝置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圖1中A-A的剖視圖;
圖3為本發明的固定板俯視圖;
圖4為本發明的滑板俯視圖;
圖5為本發明的承載塊俯視圖;
圖6為本發明的驅動齒狀輪與第二齒狀輪嚙合連接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的滑板移動到第三容腔最底側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的推移塊工作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內花鍵殼套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9所示,本發明的一種建筑施工用拌料裝置,包括料筒1,所述料筒1頂部設有帶第一容腔31的漏斗3,所述料筒1內設有第二容腔5,所述第二容腔5左側底壁內設有與頂部所述第二容腔5通連設置的第三容腔6,所述第三容腔6內的右側設有向上延展設置的承載塊7,所述承載塊7的右側外壁內設有第一滑移槽71,所述第一滑移槽71內設有上下延展設置的第一螺形桿72,所述第二容腔5內底部設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左側設有開口槽41,所述固定板4內部中端處設有驅動腔42,所述驅動腔42內頂壁上設有第二滑移槽43,所述第二滑移槽43內設有導移桿434,所述導移桿434上滑移連接有第一滑移塊431,所述驅動腔42內設有向上延展設置的轉銷軸423,所述轉銷軸423穿過所述固定板4頂壁并穿入所述第二容腔5內,所述第二容腔5內的所述轉銷軸423尾部固定設有向上延展的外花鍵軸52,所述外花鍵軸52外側滑移配合連接內花鍵殼套51,所述內花鍵殼套51外側表面上設有攪動葉54,所述驅動腔42內的所述轉銷軸423上固定設有第一齒狀輪422,所述第一齒狀輪422右側的所述驅動腔42內設有第二齒狀輪421,所述第一齒狀輪422與所述第二齒狀輪421之間的所述驅動腔42內設有驅動齒狀輪436,所述驅動齒狀輪436頂部與外表面設于所述第一滑移塊431內的第一驅動機435連接,所述第三容腔6內頂部設有滑板61,所述開口槽41與所述驅動腔42之間的所述固定板4內設有推移腔44,所述推移腔44內設有推移塊442,所述料筒1的底部設有支柱2,所述支柱2的底部設有支承塊20,所述支承塊20底端面設有齒紋部21,通過所述支承塊20加大了對所述料筒1支承時的支承面積,增加了支承時的穩固性,通過設置在所述支承塊20底端面的所述齒紋部21,增加與底面的抓緊力,從而防止由于地面濕滑而導致打滑的現象。
其中,所述第二容腔5頂部與所述第一容腔31底部通連設置,從而方便快速補給原料。
其中,所述外花鍵軸52頂部探出所述內花鍵殼套51頂部外,且所述外花鍵軸52頂端處設有可卸下的蓋盒53,從而方便拆卸和安裝,便于維護或更換。
其中,所述滑板61左側頂部設有滑入所述開口槽41內的凸緣塊63,所述滑板61右側處設有套合于所述承載塊7外表面且滑移配合的穿槽62,所述穿槽62右側壁內設有滑入所述第一滑移槽71內且滑移配合連接的卡合塊611,所述卡合塊611與所述第一螺形桿72螺形紋配合連接,所述第一螺形桿72頂部穿過所述固定板4的底壁并穿入所述驅動腔42內且與所述第二齒狀輪421固定連接,從而實現凸緣塊63與開口槽41的關合工作。
其中,所述導移桿434上方的所述第一滑移塊431內螺形紋配合連接有第二螺形桿432,所述第二螺形桿432右側與第二驅動機433連接,從而實現自動控制。
其中,所述開口槽41左側的所述料筒1外壁上穿過設有向左側下方斜靠設置的排料嘴8,所述排料嘴8挨近所述開口槽41一側與所述開口槽41通連設置。
其中,所述凸緣塊63與所述開口槽41的大小同等。
其中,所述推移塊442左側穿過所述推移腔44的左側壁體并穿入所述開口槽41內,所述推移塊442右側設有推進裝置441,從而提高自動排料速度。
初始狀態時,第一滑移塊431位于第二滑移槽43的最左側位置,此時,驅動齒狀輪436與第一齒狀輪422嚙合連接,而且,驅動齒狀輪436最大程度遠離第二齒狀輪421,同時,滑板61位于第三容腔6的最頂側位置,且凸緣塊63完全穿入開口槽41內,此時,凸緣塊63頂部端面與固定板4頂部端面為同一水平面上,同時,推移塊442右側內壁與推移腔44的右側內壁相抵接,此時,推移塊442左側外壁與開口槽41右側內壁為同一水平面上。
需要自動攪拌使用時,首先將原料混倒入漏斗3內,原料經過第一容腔31后落入固定板4上方的第二容腔5內,此時,控制第一驅動機435帶動驅動齒狀輪436轉動,由驅動齒狀輪436帶動第一齒狀輪422以及轉銷軸423轉動,轉銷軸423轉動的同時帶動外花鍵軸52以及內花鍵殼套51上的攪動葉54轉動,從而實現原料攪拌工作,當完成攪拌工作后控制第一驅動機435停止轉動,此時,控制第二驅動機433帶動第二螺形桿432轉動,由第二螺形桿432帶動第一滑移塊431沿導移桿434右側方向移動,同時,驅動齒狀輪436逐漸遠離第一齒狀輪422并向右側移動,直至如圖6所示第一滑移塊431位于第二滑移槽43的最右側處,同時,驅動齒狀輪436與第二齒狀輪421嚙合連接,此時,控制第二驅動機433停止轉動,然后控制第一驅動機435帶動驅動齒狀輪436轉動,由驅動齒狀輪436帶動第二齒狀輪421以及第一螺形桿72轉動,由第一螺形桿72帶動卡合塊611以及卡合塊611上的滑板61向下移動,此時,滑板61上的凸緣塊63逐漸脫離開口槽41,直至如圖7所示滑板61移動到第三容腔6的最底部位置,同時,凸緣塊63頂部端面與固定板4的底部端面為同一水平面,此時,控制第一驅動機435停止轉動,然后控制第二驅動機433帶動第二螺形桿432反轉,使第二螺形桿432帶動第一滑移塊431沿導移桿434左側方向移動,直至第一滑移塊431移動到第二滑移槽43的最左側位置,同時,驅動齒狀輪436與第一齒狀輪422嚙合連接,此時,控制第二驅動機433停止轉動,再然后控制第一驅動機435帶動驅動齒狀輪436轉動,由驅動齒狀輪436帶動第一齒狀輪422以及轉銷軸423轉動,轉銷軸423轉動的同時帶動外花鍵軸52以及內花鍵殼套51上的攪動葉54轉動,從而實現攪拌同時加速原料落入開口槽41內,然后通過控制推進裝置441對推移塊442進行推拉工作,使得推移塊442在推移腔44內實現左右滑移,同時,推移塊442左側端面在開口槽41內實現推動工作,使落入開口槽41內的原料快速推入排料嘴8內,最后經排料嘴8排出。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 通過驅動腔內設向上延展設置的轉銷軸,轉銷軸穿過固定板頂壁并穿入第二容腔內,第二容腔內的轉銷軸尾部固定設向上延展的外花鍵軸,外花鍵軸外側滑移配合連接內花鍵殼套,內花鍵殼套外側表面上設攪動葉,從而實現原料的自動攪拌工作,減少操作人員的工作量,省時省力。
2. 通過驅動腔內的轉銷軸上固定設第一齒狀輪,第一齒狀輪右側的驅動腔內設第二齒狀輪,第一齒狀輪與第二齒狀輪之間的驅動腔內設驅動齒狀輪,驅動齒狀輪頂部與外表面設于第一滑移塊內的第一驅動機連接,從而實現自動切換控制,減少操作步驟,提高工作效率。
3. 通過滑板左側頂部設用以設于開口槽內的凸緣塊,滑板右側處設套合于所述承載塊外表面且滑移配合的穿槽,穿槽右側壁內設滑入第一滑移槽內且滑移配合連接的卡盒合塊,卡合塊與第一螺形桿螺形紋配合連接,第一螺形桿頂部穿過固定板的底壁并穿入驅動腔內且與第二齒狀輪固定連接,從而實現凸緣塊與開口槽的關合工作。
4. 通過開口槽與驅動腔之間的固定板內設推移腔,推移腔內設推移塊,推移塊左側穿過推移腔的左側壁體并穿入開口槽內,推移塊右側設推進裝置,從而提高自動排料速度。
5.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自動控制拌料及排料,減少人員勞動力,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制作成本低,滿足現有所需。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