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設備,具體是一種建筑施工用輸料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建筑用的輸料裝置主要用來輸送一些砂漿,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現有的輸料裝置結構復雜,裝置結構過大,維護成本高,主要使用在一些高層建筑和施工面積大的地方,但在一些小型建筑上卻不能正常使用輸料裝置,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建筑施工用輸料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建筑施工用輸料裝置,包括箱體、電機和進料室;所述箱體內部設置有變頻器、電機和進料室;所述電機設置在箱體的內壁上,且與箱體固定連接;所述變頻器設置在電機的左側,且與箱體固定連接,電機和變頻器通過電線相連;所述進料室設置在電機的右側,且與箱體固定連接;所述箱體頂部設置有控制器,且與箱體固定連接;所述進料室頂部設置有進料管,且與進料室固定連接,進料室右側設置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下方設置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右側設置有管道,且與第二出料口活動連接,第二出料口右側的管道內設置有截止閥,且與管道內壁活動連接;所述管道末端設置有掛鉤,且與管道固定連接;所述管道右側設置有軟管,且與管道活動連接;所述各節管道間通過法蘭接頭連接;所述法蘭接頭由法蘭盤、襯墊和螺栓組成;所述法蘭盤設置在管道末端,且與管道固定連接,兩片法蘭盤間設置有襯墊;所述法蘭盤通過螺栓活動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管道采用PVC樹脂螺旋管。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出料口的直徑大于第二出料口的直徑。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體積較小,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襯墊的設置,保持管道間的密封性;變頻器能夠改變電機的轉速,進而改變物料的輸出速度;軟管可以供工人手持將物料放置需要的位置;在建筑過程中可以應用到比較狹小的空間,而且設置有兩個輸料口,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建筑施工用輸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建筑施工用輸料裝置中法蘭接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箱體,2-變頻器,3-控制器,4-電機,5-進料室,6-進料管,7-第一出料口,8-第二出料口,9-截止閥,10-法蘭接頭,11-掛鉤,12-軟管,13-管道,14-襯墊,15-螺栓,16-法蘭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2,一種建筑施工用輸料裝置,包括箱體1、電機4和進料室5;所述箱體1內部設置有變頻器2、電機4和進料室5;所述電機4設置在箱體1的內壁上,且與箱體1固定連接;所述變頻器2設置在電機4的左側,且與箱體1固定連接,電機4和變頻器2通過電線相連,變頻器2能夠改變電機4的轉速,進而改變物料的輸出速度;所述進料室5設置在電機4的右側,且與箱體1固定連接;所述箱體1頂部設置有控制器3,且與箱體1固定連接,控制變頻器2的變頻和電機的開關;所述進料室5頂部設置有進料管6,且與進料室5固定連接,進料室5右側設置有第一出料口7;所述第一出料口7下方設置有第二出料口8;所述第二出料口8右側設置有管道13,且與第二出料口8活動連接,方便不用時能夠將管道13拆下,減少存儲空間,第二出料口8右側的管道13內設置有截止閥9,且與管道13內壁活動連接,防止輸送物料時,電機4突然停止運作對裝置造成損害;所述管道13末端設置有掛鉤11,且與管道13固定連接;所述管道13右側設置有軟管12,且與管道13活動連接,軟管12可以供工人手持將物料放置需要的位置;所述各節管道13間通過法蘭接頭10連接;所述法蘭接頭10由法蘭盤16、襯墊14和螺栓15組成;所述法蘭盤16設置在管道13末端,且與管道13固定連接,兩片法蘭盤16間設置有襯墊14,保持管道13間的密封性;所述法蘭盤16通過螺栓15活動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需要輸送物料時,通過控制器3打開電機4和變頻器1,通過變頻器1改變電機的運轉速度,電機4將物料通過兩個出料口輸送到管道13內,進而將物料輸送到需要的地方。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