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建筑施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防墜裝置及具有防墜裝置的升降系統。
背景技術:
90年代以來,我國建筑結構體系有了很大發展,高層建筑、超高層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大量興建,同時在很多地區,建筑安全事故也頻繁發生,并且還造成了群死群傷,而所有建筑安全死亡事故中,腳手架高空墜落是占到了建筑施工事故中的絕大多數,而這些又直接與建筑施工中的腳手架防墜裝置機構相關聯。目前,建筑行業所用的附著升降腳手架設備及升降機的防墜裝置,由于結構復雜增加了保養費用及增加了設備故障率,存在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擺臂制動輪式防墜器,本防墜器在導軌墜落時,可及時卡住升降機,防止其墜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擺臂制動輪式防墜器,包括底座以及設置在所述底座上且可上下滑動的導軌,其特征在于:所述擺臂制動輪式防墜器還包括制動器、擺臂、第一定位軸和第二定位軸,所述制動器設有定位孔,所述定位軸穿設在所述定位孔中,所述制動器通過所述定位軸可轉動地設置在所述底座中,所述擺臂通過第二定位軸可轉動的固定在底座上;
所述制動器具有多個向遠離第一定位軸方向延伸的觸發齒;所述擺臂包括分別位于第二定位軸兩側的觸發部和鎖止部,在所述導軌上下滑動時,所述觸發部根據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與所述觸發齒接觸;在所述導軌墜落時,觸發齒驅動擺臂轉動,并使觸發齒抵接在鎖止部,配合鎖止導軌下墜。
作為優選的,所述制動器為星狀結構。
作為優選的,所述制動器包括管狀制動器主體以及位于制動器主體環形面上的多個觸發齒,所述觸發齒位沿著環形面等角度均勻分布。
作為優選的,所述觸發齒為直齒狀,且觸發齒的齒頂為平滑過渡的弧形面。
作為優選的,所述擺臂為弧形。
作為優選的,所述觸發部與所述觸發齒接觸的部分為平滑過渡的弧形面。
作為優選的,所述觸發齒齒頂轉動軌跡范圍大于擺臂擺動范圍。
作為優選的,所述底座為包括用于容納導軌的滑槽和沿滑槽側面延伸處的兩個夾持板,所述制動器和擺臂位于兩個夾持板之間。
作為優選的,所述觸發部和鎖止部的運動軌跡上均具有限制擺臂擺動極限位置的限位裝置。
作為優選的,所述觸發部運動軌跡上的限位裝置為擋塊,所述鎖止部上方的限位裝置為位置兩個夾持板之間的限位銷軸。
使用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防墜器在導軌下墜時,防墜輪打擊觸發部,使得觸發部上轉,鎖止部下轉,并且防墜輪抵接鎖止在鎖止部的背部,實現鎖止導軌墜落,本申請防墜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承載力大,能適應惡劣復雜環境,免維護,可廣泛應用于建筑附著升降腳手架、升降料臺、升降電梯或其它相對垂直運動機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擺臂制動輪式防墜器的分解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擺臂制動輪式防墜器剖視圖。
圖3為本發明擺臂制動輪式防墜器導軌正常下落時的狀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擺臂制動輪式防墜器防墜狀態下的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擺臂制動輪式防墜器
圖6為本發明擺臂制動輪式防墜器
附圖標記包括:
100-底座200-第一定位軸300-制動器
310-側壁320-齒頂400-第二定位軸
500-擺臂511-鎖止第一壁512-第一連接部
513-鎖止第二壁521-觸發第一壁522-第二連接部
523-觸發第二壁600-限位銷軸710-豎桿
720-橫桿800-擋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描述。
如圖1-圖6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擺臂500制動輪式防墜器,包括底座100以及設置在底座100上且可上下滑動的導軌,擺臂500制動輪式防墜器還包括制動器300、擺臂500、第一定位軸200和第二定位軸400,制動器300設有定位孔,定位軸穿設在定位孔中,制動器300通過定位軸可轉動地設置在底座100中,擺臂500通過第二定位軸400可轉動的固定在底座100上;制動器300具有多個向遠離第一定位軸200方向延伸的觸發齒;擺臂500包括分別位于第二定位軸400兩側的觸發部和鎖止部,在導軌上下滑動時,觸發部根據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與觸發齒接觸;在導軌墜落時,觸發齒驅動擺臂500轉動,并使觸發齒抵接在鎖止部,配合鎖止導軌。
具體的,如圖1所示,本裝置中底座100為中空的立方體結構,制動器300通過第一定位軸200安裝在底座100的內部,且制動器300可圍繞第一定位軸200轉動,擺臂500位于制動器300的斜上方位置,擺臂500通過第二定位軸400固定在底座100內部,擺臂500中部具有定位孔,第二定位軸400插裝到擺臂500的定位孔中。本實施例中的導軌包括兩個豎桿710和位于兩個豎桿710之間的多個橫桿720。在底座100的一個側面具有作為導軌上下移動的通道,圍合成該通道的底座100可限制導軌上下移動的方向,防止導軌擺動。
如圖2所示,擺臂500的觸發部為圖中擺臂500的右側部分,鎖止部為擺臂500的左側部分,觸發部的重量大于鎖止部的重量,使得觸發部具有向下垂的傾斜。在導軌向下動作時,制動器300的齒頂320劃過觸發部,在此期間下一個觸發齒劃過鎖止部且兩者不發生干涉。圖3中a、b、c三圖展示了導軌在正常下降過程中制動器300和擺臂500相互的位置關系。
在導軌向上移動的過程中,制動器300和擺臂500相互的位置關系如圖3中c、b、a過程。
如導軌墜落時,導軌帶動制動器300快速轉動,使得制動器300的觸發齒撞擊擺臂500的觸發部,觸發部隨即快速向上轉動,對應的鎖止部對應快速向下轉動,在擺臂500回位前,下一個觸發齒擠壓在鎖止部的背部,形成如圖4所示的效果。可以理解的,為了防止擺臂500過度擺動,在觸發齒的上方具有限制百度過度擺動的鎖止裝置。
如圖5所示,制動器300包括管狀制動器300主體以及位于制動器300主體環形面上的多個觸發齒,觸發齒位沿著環形面等角度均勻分布。觸發齒為直齒狀,且觸發齒的齒頂320為平滑過渡的弧形面。制動器300為星狀結構,制動器300中部為穿透制動器300兩端面的通孔,第一定位軸200插裝在該通孔中,制動器300中部為管狀,在管狀部分的外圍具有5個觸發齒,且五個觸發齒在同一轉動面內,每一觸發齒包括兩個直線的側壁310(齒壁)和齒頂320為平滑過渡的弧形面,即使得觸發齒較為順滑的越過擺臂500的觸發部。
如圖6所述,擺臂500為弧形。觸發部與觸發齒接觸的部分為平滑過渡的弧形面。具體為,在導軌下降過程中,觸發齒的齒頂320通過通過觸發第一壁521越過第二連接部522滑入觸發第二壁523,在導軌上升過程中,觸發齒的齒頂320反向由觸發第二壁523越過第二連接部522滑入到觸發第一壁521,在此過程中,觸發部的下表面始終與觸發齒的齒頂320接觸,同時在鎖止部不會干涉到制動器300旋轉方向上的下一個觸發齒的移動。下一個觸發齒通過第一連接部512滑入到鎖止第二壁513。觸發部運動軌跡上的限位裝置為擋塊800。
如導軌快速墜落時,觸發齒撞擊觸發第一壁521,鎖止部快速下降,使得在制動器300轉動方向上的下一個觸發齒鎖止在鎖止第一壁511處,形成鎖止狀態。可以理解的,觸發齒齒頂320轉動軌跡范圍大于擺臂500擺動范圍。
觸發部和鎖止部的上方均具有限制擺臂500擺動極限位置的限位裝置。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鎖止部的限位裝置為穿過底座100的限位桿600,其起到的作用是防止鎖止部位置過余靠上,同時對應限制觸發部的位置。在本實施例中,觸發部上方先限位裝置為底座100的頂壁,鎖止部上方的限位裝置為位置兩個夾持板之間的限位桿600。
底座100為包括用于容納導軌的滑槽和沿滑槽側面延伸處的兩個夾持板,制動器300和擺臂500位于兩個夾持板之間。同時底座100圍合成用于導軌滑動的通道,避免其晃動。
以上內容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本發明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可以作出許多變化,只要這些變化未脫離本發明的構思,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