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制磚設備,尤其是一種磚面加工設備。
背景技術:
磚塊也稱為磚頭,是一種砌筑用的塊材,通常為直角六面體結構,目前市面上的砌塊多數為混凝土砌塊,表面較為平整。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各類建筑的要求越來越高,具體到磚塊上,對磚塊表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傳統砌塊的表面已經難以滿足市場的需求。因此,磚塊生產企業通常會對磚塊的表面(即磚面)進行處理,如對磚面機型條壓處理以增加磚面的立體感等等,目前用于進行條壓等處理的設備通常為液壓機,成本相對較高,且在加工過程中會在工作臺面上留下混凝土廢屑,需要進行定期清理,生產效率相對較低。
有鑒于此,
本技術:
人對用于進行磚面加工的設備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產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成本相對較低且生產效率相對較高的磚面加工設備。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磚面加工設備,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置有相對于水平面傾斜布置的承壓臺以及分別位于所述承壓臺寬度方向兩側的導向柱,所述導向柱與所述承壓臺相互垂直布置,還包括滑動連接在各所述導向柱上的振動座,所述振動座上安裝有對稱布置的振動組件,且所述振動座朝向所述承壓臺的一側可拆卸連接有加工工具,所述振動組件包括振動電機和與所述振動電機傳動連接的偏心振動輪,所述偏心振動輪的軸線與所述承壓臺的寬度方向相互平行。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加工工具為壓弧錘,所述壓弧錘的下表面具有多個弧形凸起或尖部。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加工工具為壓條錘,所述壓條錘的下表面具有多個凸條。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導向柱的兩端分別設置有第一外螺紋段和第二外螺紋段,第一外螺紋段上螺旋連接有第一調節螺母,所述第二外螺紋段上螺旋連接有第二調節螺母,所述導向柱上還套設有第一彈簧和第二彈簧,所述第一彈簧的一端抵頂在所述振動座上,另一端抵頂在所述第一調節螺母上,所述第二彈簧的一端抵頂在所述振動座上,另一端抵頂在所述第二調節螺母上,所述振動座位于所述第一彈簧和所述第二彈簧之間。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機架上還設置有輸送裝置,所述輸送裝置包括主動輪、從動輪、位于所述主動輪和所述從動輪之間的支撐輪、繞設在所述主動輪和所述從動輪之間的傳送帶以及與所述主動輪傳動連接的輸送電機,所述支撐輪有多個,所述承壓臺位于其中兩個相鄰的所述支撐輪之間,且所述傳送帶抵頂在所述承壓臺上。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承壓臺上轉動連接有引導輪,所述引導輪的軸線與所述導向柱相互平行布置,且所述引導輪位于所述傳送帶寬度方向水平位置相對較低的一側。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過偏振電機帶動偏心振動輪轉動,利用偏心振動輪的離心力帶動振動座,進而帶動加工工具往復敲擊放置在承壓臺上的混凝土磚塊,實現對磚面的加工,成本相對較低,同時承壓臺相對于水平面傾斜布置,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混凝土廢屑可在重力和振動作用下自然掉落,無需定期清理,生產效率相對較高。
2、通過設置輸送裝置可實現連續生產,自動化程度和生產效率都相對較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磚面加工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磚面加工設備的剖切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示對應如下:
10-機架;20-振動座;
30-承壓臺;40-導向柱;
41-第一調節螺母;42-第二調節螺母;
43-第一彈簧;44-第二彈簧;
50-振動組件;60-加工工具;
70-輸送裝置;71-主動輪;
72-從動輪;73-支撐輪;
74-傳送帶;80-引導輪;
90-混凝土磚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磚面加工設備,包括機架10和振動座20,機架10上設置有相對于水平面傾斜布置的承壓臺30以及分別位于承壓臺30寬度方向兩側的導向柱40,導向柱40最好有四根,分別位于與承壓臺30的四個邊角對應的位置處,各導向柱40分別與承壓臺30相互垂直布置,振動座20滑動連接在各導向柱40上。
優選的,在本實施例中,每根導向柱40的兩端分別設置有第一外螺紋段和第二外螺紋段,第一外螺紋段上螺旋連接有第一調節螺母41,第二外螺紋段上螺旋連接有第二調節螺母42,每根導向柱40上還都套設有第一彈簧43和第二彈簧44,第一彈簧43的一端抵頂在振動座20上,另一端抵頂在對應的第一調節螺母41上,第二彈簧44的一端也抵頂在振動座20上,另一端抵頂在對應的第二調節螺母42上,同時振動座20位于第一彈簧41和第二彈簧42之間。
振動座20上安裝有對稱布置的振動組件50,且振動座20朝向承壓臺30的一側可拆卸連接有加工工具60,也即是說,振動組件50有兩組。振動組件50包括振動電機和與振動電機傳動連接的偏心振動輪,偏心振動輪的軸線與承壓臺30的寬度方向相互平行,通過偏振電機帶動偏心振動輪轉動,利用偏心振動輪的離心力帶動振動座20,進而帶動加工工具往復敲擊放置在承壓臺30上的混凝土磚塊90,實現對磚面的加工。加工工具60可以根據所需要加工的磚面類型進行選擇,例如,若要加工具有噴丸效果的磚面,則加工工具60應為壓弧錘,且該壓弧錘的下表面具有多個弧形凸起,弧形凸起最好為半球形,通過弧形凸起不斷撞擊磚塊表面形成噴丸效果;又如若需要加工表面具有敲鑿效果的磚面,則加工工具60應為壓弧錘,且該壓弧錘的下表面具有多個尖部,通過尖部撞擊在磚塊表面形成敲鑿效果;再如若需要加工表面具有凸紋的磚面,則加工工具60應為壓條錘,壓條錘的下表面具有多個凸條,通過凸條不斷撞擊在磚塊表面形成凹槽,兩個凹槽之間自然形成凸紋。
優選的,在本實施例中,機架10上還設置有輸送裝置70,輸送裝置70包括主動輪71、從動輪72、位于主動輪71和從動輪72之間的支撐輪73、繞設在主動輪71和從動輪72之間的傳送帶74以及與主動輪71傳動連接的輸送電機(圖中未示出),其中支撐輪73有多個,都位于傳送帶74所圍成的內圈中,承壓臺30位于其中兩個相鄰的支撐輪73之間,且傳送帶74抵頂在承壓臺30上,這樣可以實現連續生產。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承壓臺30上轉動連接有引導輪80,引導輪80的軸線與導向柱40相互平行布置,且引導輪80位于傳送帶74寬度方向水平位置相對較低的一側,這樣可以避免傳送帶74上的混凝土磚塊90在重力作用下從傳送帶74上滑輪,同時又不會影響混凝土磚塊90的輸送。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了詳細的說明,但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并不僅限于上述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現有技術可以對本發明做出各種變形,如將上述實施例中的彈簧變更為彈性橡膠等彈性部件等等,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