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木材加工技術領域,涉及棒材加工技術,具體涉及將方形棒材加工成圓形棒材的加工設備,所述圓棒為木棒或竹棒。
背景技術:
圓棒在日常用品中應用較為廣泛,多做為各種工具的柄,例如鍬把、拖把桿、鎬把、搟面杖等,現有圓棒的加工設備一般包括送料機構、銑削機構、出料機構,其中送料機構和出料機構均為一組或多組成對滾輪組成,棒材被夾在成對滾輪之間,在滾輪轉動作用下被傳送。現有圓棒機中,加工前圓棒的徑向定位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設置專門的定位結構或構件,另一種是直接依靠送料機構中的成對滾輪對方形棒材進行定位。采用后一種方式的圓棒機結構相對簡單,主要是通過至少兩對在圓周面上加工有直角V形槽的滾輪得以實現。直角V形槽與棒材的直角棱相配合,約束了棒材平行于滾輪軸的徑向自由度,前后兩對滾輪配合,約束了棒材垂直于滾輪軸的徑向自由度。
然而,由于加工誤差的存在,直角V形槽和方形棒材的直角棱都不可能達到理想的90度。在實際上,滾輪的V形槽側面與方形棒材之間發生的往往并不是面接觸,而是點線接觸,其效果是棒材在平行于滾輪軸的徑向上約束不穩定,導致圓棒加工過程中出現偏心。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圓棒加工設備存在的定位不穩問題,提出一種改進方案,以達實現對棒材的穩定約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述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棒材加工設備,包括機架,機架上由后到前依次設有送料機構、銑削機構、出料機構,以物料傳送的起始端為前,傳送方向為后。
所述送料機構包括至少兩組送料滾輪組,最后端的一組送料滾輪組與其前一組送料滾輪組的距離和其與銑削機構入料口的距離之和小于被加工棒材長度。
至少兩組送料滾輪組中,第一送料滾輪組位于第二送料滾輪組前方,每組送料滾輪組包括成對設置的主動送料滾輪和從動送料滾輪,具體地,第一送料滾輪組包括對稱設置的第一主動送料滾輪和第一從動送料滾輪,第二送料滾輪組包括對稱設置的第二主動送料滾輪和第二從動送料滾輪。
所有送料滾輪圓周面上加工有直角V形槽,直角V形槽底部設有小圓槽。
所述出料機構包括至少兩組出料滾輪組,最前端一組出料滾輪組與其后一組出料滾輪組的距離和其與銑削機構出料口的距離之和小于被加工棒材長度。
至少兩組出料滾輪組中,第一出料滾輪組位于第二出料滾輪組前方,每組出料滾輪組包括成對設置的主動出料滾輪和從動出料滾輪,具體地,第一出料滾輪組包括對稱設置的第一主動出料滾輪和第一從動出料滾輪,第二出料滾輪組包括對稱設置的第二主動出料滾輪和第二從動出料滾輪。
所有出料滾輪圓周面上加工有大圓槽。
所述銑削機構包括主刀架和設置于主刀架上的銑刀組件,所述銑刀組件包括中心套筒軸、旋轉輪盤、主刀座,中心套筒軸與主刀架固定,旋轉輪盤通過軸承裝配在中心套筒軸前端,主刀座固定在旋轉輪盤前側,旋轉輪固定設置一主帶輪。
主刀座前端設喇叭形入料口,主刀座喇叭形入料口的側面對稱設兩個刀槽,刀槽內固定刀片,中心套筒軸的中心孔后端為出料口,中心孔前端與喇叭形入料口后端非接觸對接。
進一步地,第一主動送料滾輪和第二主動送料滾輪共同設置在主動送料軸承座上,主動送料軸承座滑動設置在相對于機架固定的滑軌上。第一從動送料滾輪和第二從動送料滾輪共同設置在從動送料滾輪安裝座板上,從動送料滾輪安裝座板設置在相對于機架固定的滑軌上。
進一步地,送料機構左右兩側各設置一送料機構安裝立板,兩根平行滑軌的左右兩端分別固定在送料機構安裝立板上,主動送料軸承座位于從動送料滾輪安裝座板右側,主動送料軸承座調節絲桿裝配在右側送料機構安裝立板上的螺紋孔內,主動送料軸承座調節絲桿左端與主動送料軸承座通過轉動副連接。
從動送料滾輪安裝座板調節絲桿裝配在左側送料機構安裝立板上的螺紋孔內,從動送料滾輪安裝座板調節絲桿右端與從動送料滾輪安裝座板通過轉動副連接。
第一從動送料滾輪和第二從動送料滾輪分別設置在一個從動送料滾輪安裝座上,所述從動送料滾輪安裝座上固定有滑桿,滑桿通過滑動副設置在從動送料滾輪安裝座板上,滑桿上套裝有推動從動送料滾輪安裝座向主動送料滾輪方向運動的彈簧。
一主動側頂桿通過螺紋副設置在右側送料機構安裝立板上,主動側頂桿左端頂靠在主動送料軸承座上與主動送料滾輪處于相同水平高度的部位。一從動側頂桿通過螺紋副設置在左側送料機構安裝立板上,從動側頂桿右端頂靠在從動送料滾輪安裝座板上與從動送料滾輪處于相同水平高度的部位。
進一步地,所述主動送料軸承座上設有兩個軸筒,每個軸筒中裝配一根主動送料軸,所述主動送料滾輪安裝在主動送料軸上端,主動送料軸下端安裝有皮帶輪,送料電機通過傳動皮帶驅動主動送料軸轉動。
第一主動出料滾輪和第二主動出料滾輪同設在主動出料軸承座上,第一從動出料滾輪和第二從動出料滾輪同設在從動出料軸承座上,主動出料軸承座和從動出料軸承座滑動設置在相對于機架固定的滑軌上。
進一步地,出料機構左右兩側各設置一出料機構安裝立板,兩根平行滑軌的左右兩端分別固定在出料機構安裝立板上,主動出料軸承座位于從動出料軸承座右側,主動出料軸承座調節絲桿裝配在右側出料機構安裝立板上的螺紋孔內,主動出料軸承座調節絲桿左端與主動出料軸承座通過轉動副連接。從動出料軸承座調節絲桿裝配在左側出料機構安裝立板上的螺紋孔內,從動出料軸承座調節絲桿右端與從動出料軸承座通過轉動副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主動出料軸承座上設有兩個軸筒,每個軸筒中裝配一根主動出料軸,所述主動出料滾輪安裝在主動出料軸上端,主動出料軸下端安裝有皮帶輪,出料電機通過傳動皮帶驅動主動出料軸轉動。所述從動出料軸承座上設有兩個軸筒,每個軸筒中裝配一根從動出料軸,所述從動出料滾輪安裝在從動出料軸上端。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是:集成式銑削機構,結構簡單穩定性好,通過旋轉輪盤安裝主刀座,并直在旋轉輪盤上設置皮帶輪,中心套筒軸所受剪切力小,動力損失少。通過在送料滾輪的直角V形槽底部設置小圓槽,以避讓方形棒材的直角棱,有效解決了單純直角V形槽對方形棒材平行于送料輪軸向的徑向約束不穩定的問題。提高了棒材徑向定位精度,克服了棒材加工時偏心問題,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棒材加工設備加工圓棒,方形母料可以預留更少的切削余量,具有節約木材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加工設備的一種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A向剖面結構圖。
圖3為圖2中圈P的局部放大圖。
圖4為圖2中圈Q的局部放大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送料機構的左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出料機構的右視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主刀座的右視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主刀座的左視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主刀座的前視圖。
標記說明:1、機架;
211、主動送料滾輪;212、主動送料軸;213、皮帶輪;22、從動送料滾輪;23、V形槽;231、小圓槽;24、主動送料軸承座;242、主動送料軸承座調節絲桿;25、從動送料滾輪安裝座板;251、從動送料滾輪安裝座板調節絲桿;252、滑桿;253、彈簧;26、送料機構安裝立板;28、主帶輪;
31、主刀架;32、中心套筒軸;33、旋轉輪盤;34、主刀座;
411、主動出料滾輪;412、主動出料軸;413、皮帶輪;421、從動出料滾輪;422、從動出料軸;43、大圓槽;44、主動出料軸承座;442、主動出料軸承座調節絲桿;45、從動出料軸承座;451、從動出料軸承座調節絲桿;46、出料機構安裝立板;
5、滑軌。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所述棒材加工設備的結構做進一步說明。
參照附圖1-9,本實用新型所述棒材加工設備各功能部分從前端到后端呈直線,送料機構、銑削機構、出料機構由后到前依次設置在機架1上。
送料機構左右兩側各設置一送料機構安裝立板26,送料機構安裝立板26與機架1固定,上下兩根平行滑軌5的左右兩端分別固定在兩側送料機構安裝立板26上,兩根平行滑軌5上滑動裝配主動送料軸承座24和從動送料滾輪安裝座板25,主動送料軸承座24位于從動送料滾輪安裝座板25右側,
送料機構安裝立板26上介于上下兩根平行滑軌5之間設有一螺紋孔,左側送料機構安裝立板26上的螺紋孔內裝配一螺紋與螺紋孔匹配的從動送料滾輪安裝座板調節絲桿251。從動送料滾輪安裝座板調節絲桿251右端與從動送料滾輪安裝座板25通過轉動副連接。右側送料機構安裝立板26上的螺紋孔內裝配一螺紋與螺紋孔匹配的主動送料軸承座調節絲桿242。主動送料軸承座調節絲桿242左端與主動送料軸承座24通過轉動副連接。
主動送料軸承座24上設有兩個軸筒,每個軸筒中裝配一根主動送料軸212,兩根主動送料軸212上端分別裝配一主動送料滾輪211,下端安裝一皮帶輪213,主動送料軸212通過傳動皮帶與送料電機輸出軸連接。
與兩個主動送料滾輪211組對的兩個從動送料滾輪22分別設置在兩個從動送料滾輪22安裝座上,從動送料滾輪22安裝座上固定有滑桿252,滑桿252通過滑動副設置在從動送料滾輪安裝座板25上,滑桿252上套裝有推動從動送料滾輪22安裝座向主動送料滾輪211方向運動的彈簧253。
所有送料滾輪圓周面上加工有直角V形槽23,直角V形槽23底部設有小圓槽231。
一主動側頂桿通過螺紋副設置在右側送料機構安裝立板26上,主動側頂桿左端頂靠在主動送料軸承座24上與主動送料滾輪211處于相同水平高度的部位。一從動側頂桿通過螺紋副設置在左側送料機構安裝立板26上,從動側頂桿右端頂靠在從動送料滾輪安裝座板25上與從動送料滾輪22處于相同水平高度的部位。
出料機構左右兩側各設置一出料機構安裝立板46,上下兩根平行滑軌5的左右兩端分別固定在兩側出料機構安裝立板46上,兩根平行滑軌5上滑動裝配主動出料軸承座44和從動出料軸承座45右側,主動出料軸承座44位于從動出料軸承座45右側,
出料機構安裝立板46上介于上下兩根平行滑軌5之間設有一螺紋孔,左側出料機構安裝立板46上的螺紋孔內裝配一螺紋與螺紋孔匹配的從動出料軸承座調節絲桿451。從動出料軸承座調節絲桿451右端與從動出料軸承座45通過轉動副連接。右側出料機構安裝立板46上的螺紋孔內裝配一螺紋與螺紋孔匹配的主動出料軸承座調節絲桿442。主動出料軸承座調節絲桿442左端與主動出料軸承座44通過轉動副連接。
主動出料軸承座44上設有兩個軸筒,每個軸筒中裝配一根主動出料軸412,每根主動出料軸412上端裝配一主動出料滾輪411,下端安裝一皮帶輪413。主動出料軸412通過傳動皮帶與出料電機連接。所述從動出料軸承座45上設有兩個軸筒,每個軸筒中裝配一根從動出料軸422,每根從動出料軸422上端裝配一從動出料滾輪421。所有出料滾輪圓周面上加工有大圓槽43。
所述銑削機構設置送料機構和出料機構之間,銑削機構的主刀架31固定設置在機架1上,前后貫穿主刀架31固定裝配中心套筒軸32,中心套筒軸32前端通過軸承裝配一旋轉輪盤33,旋轉輪盤33外圓固定主帶輪28,旋轉輪盤33通過傳動皮帶與主電機輸出端連接。旋轉輪盤33前側固聯主刀座34。主刀座34前端設喇叭形入料口,主刀座34喇叭形入料口的側面對稱設兩個刀槽,刀槽內固定刀片,中心套筒軸32的中心孔前端與喇叭形入料口后端非接觸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