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建筑保溫材料,是一種組合式保溫板及其組合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保溫板是建筑領域中常用的板材,主要起到保溫、隔熱等作用。現有的保溫板雖然根據需要可以制作成各種規格尺寸,但是需要多規格的設備或技術支持,投入成本相對較高。為了解決該問題,現有技術如中國專利文獻刊載的授權公告號cn206220280u,授權公告日2017年6月6日,實用新型名稱為“一種組合式保溫板”,其包括若干保溫板單體和連接件,保溫板單體為正六邊形塊體,保溫板單體上不相鄰的三個外側面上分別開有三個半圓形的嵌套連接槽,嵌套連接槽上設有螺紋孔,保溫板單體上其余不相鄰的三個外側面上分別一體成型有與嵌套連接槽相匹配的半圓形的嵌套連接塊,嵌套連接塊上設有與螺紋孔相匹配的沉頭孔;保溫板單體底部設有三條等分的通槽。上述組合式保溫板,能夠實現保溫板單體組合形成大的保溫板,以滿足實際使用的需要,方便后續的維修更換。但是該組合式保溫板需要借助較多的連接件連接,連接件數量過多,操作較為繁瑣,費時費力,故實際組合使用并不方便。為此,有待對現有的組合式保溫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上述不足,本發明設計一種組合式保溫板及其組合使用方法,使其解決現有組合式保溫板組合連接較為不便的技術問題。其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組合式保溫板,其包括基板、板邊連接件、嵌板、嵌條,且四者均為彈性的保溫材質;所述基板呈矩形板狀,其上端面形成矩形槽,且矩形槽對應基板的四個板邊厚度相等;基板板邊的四個邊角部位均設有一對呈直角分布的連接槽孔,各對連接槽孔之間,即四個邊角的頂角位置均形成一個與連接槽孔相適配的連接頭,連接頭與連接槽孔配合時為凹凸扣合;所述基板的矩形槽的四個內側面均設有凹槽,所述板邊連接件呈矩形條狀,板邊連接件的一側面設有貫通板邊連接件兩端的長條形的凹孔,凹孔內對稱的兩側面均設有與所述矩形槽內的凹槽配合的凸部,所述凹孔的寬度等于兩倍的所述矩形槽對應基板板邊的厚度;所述嵌板呈矩形板狀,所述嵌條為所述板邊連接件的一半結構,即嵌條設有板邊連接件一半的凹孔及一側的凸部。上述結構,以基板作為單元件,基板的四個板邊用于組合連接其它基板,其中兩個對稱板邊與其它基板之間采用連接頭與連接槽孔凹凸扣合,另外兩個對稱板邊與其它基板之間采用板邊連接件連接,連接方式較為簡單,各部件本身均為保溫材料,未采用其它需要借助外部工具的連接件,連接較為省時省力,保溫效果好,且保溫板大小可以自由擴展,通用性較強。
上述組合式保溫板中,所述連接槽孔包括直段和圓頭段,直段為開口端,圓頭段的直徑大于直段的寬度,所述連接頭包括與直段配合的直段部位,以及與圓頭段配合的圓頭部位。通過該結構,使相鄰基板連接后不易脫離。
上述組合式保溫板中,所述嵌板的板厚等于所述基板的板厚,嵌板的長度和寬度分別為基板的長度和寬度各減去3.5-4倍的所述矩形槽對應基板板邊的厚度。通過該結構,確保嵌板在最后裝入時,能夠與矩形槽內對應的空間位置可靠匹配。
上述組合式保溫板中,所述基座的四個板邊的外側面均設有槽位,所述嵌板的四個板邊均設有與所述槽位適配的凸筋,所述板邊連接件長度方向的兩個對稱外側面及嵌條的外側面均設有與所述凸筋適配的槽位。通過該結構,使嵌板嵌入矩形槽內對應的空間位置后結構較為穩定,不易脫出。
作為上述結構的一種變換,所述基座的四個板邊的外側面均設有凸筋,所述嵌板的四個板邊均設有與所述凸筋適配的槽位,所述板邊連接件長度方向的兩個對稱外側面及嵌條的外側面均設有與所述槽位適配的凸筋。同樣的,能夠提高嵌板嵌入矩形槽內對應空間位置后的穩定性。
該組合式保溫板的組合使用方法為:所述基板包括四個板邊,對應四個連接方向,其中兩個對稱的板邊用于連接上端面朝向相同的基板,另外兩個對稱的板邊用于連接上端面朝向相反的基板;當連接上端面朝向相同的基板時,通過所述板邊連接件的凹孔將兩塊相鄰基板對齊的板邊扣合,即完成兩塊基板的連接;當連接上端面朝向相反的基板時,通過相鄰兩塊基板中一塊基板的連接槽孔與另一塊基板的連接頭凹凸扣合,即完成兩塊基板的連接;當一塊基板的四個板邊均連接其它基板后,基板的矩形槽內嵌入所述嵌板;當一塊基板僅一個板邊連接其它基板后,基板的其它板邊均連接所述嵌條,嵌條與所述嵌板均嵌入所述基板的矩形槽內,且嵌條的凸部與矩形槽對應內側面的凹槽配合限位。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整體結構均為保溫材質,保溫效果好,且連接過程未采用其它需要借助外部工具的連接件,保溫板大小可以自由擴展,組合連接方式較為簡單,效率高,通用性較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基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嵌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板邊連接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嵌條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基板改進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嵌板改進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板邊連接件改進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嵌條改進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9是本發明組合連接的狀態一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本發明組合連接的狀態二結構示意圖。
圖11是本發明組合連接的狀態三結構示意圖。
圖中序號及名稱為:1、基板,101、矩形槽,102、連接頭,103、連接槽孔,104、凹槽,2、嵌板,201、凸筋,3、板邊連接件,301、凹孔,302、凸部,4、嵌條,5、槽位。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如下描述。
如圖1-4所示,該組合式保溫板包括基板1、板邊連接件3、嵌板2、嵌條4,且四者均為彈性的保溫材質。具體結構為:基板1呈矩形板狀,其上端面形成矩形槽101,且矩形槽101對應基板1的四個板邊厚度相等。基板1板邊的四個邊角部位均設有一對呈直角分布的連接槽孔103,連接槽孔103包括直段和圓頭段,直段為開口端,圓頭段的直徑大于直段的寬度。各對連接槽孔103之間,即四個邊角的頂角位置均形成一個與連接槽孔103相適配的連接頭102,連接頭102設有與上述直段配合的直段部位,以及與圓頭段配合的圓頭部位,連接頭102與連接槽孔103配合時為凹凸扣合。基板1的矩形槽101的四個內側面均設有凹槽104,板邊連接件3呈矩形條狀,板邊連接件3的一側面設有貫通板邊連接件3兩端的長條形的凹孔301,凹孔301內對稱的兩側面均設有與矩形槽101內的凹槽104配合的凸部302,凹孔301的寬度等于兩倍的矩形槽101對應基板1板邊的厚度。嵌板2呈矩形板狀,嵌板2的板厚等于基板1的板厚,嵌板2的長度和寬度分別為基板1的長度和寬度各減去3.8倍的基板1板邊的厚度。嵌條4為板邊連接件3的一半結構,即嵌條4設有板邊連接件3一半的凹孔301及一側的凸部302。
為了提高嵌板2嵌入矩形槽101內對應空間位置的穩定性,如圖5-8所示,基座的四個板邊的外側面均設有槽位5,嵌板2的四個板邊均設有與槽位5適配的凸筋201,板邊連接件3長度方向的兩個對稱外側面及嵌條4的外側面均設有與凸筋201適配的槽位5。上述結構,亦可基座的四個板邊的外側面均設有凸筋201,嵌板2的四個板邊均設有與凸筋201適配的槽位5,板邊連接件3長度方向的兩個對稱外側面及嵌條4的外側面均設有與槽位5適配的凸筋201。同樣能實現上述目的。
如圖9-11所示,該組合式保溫板的組合使用方法為:基板1包括四個板邊,對應四個連接方向,其中兩個對稱的板邊用于連接上端面朝向相同的基板1,另外兩個對稱的板邊用于連接上端面朝向相反的基板1。當連接上端面朝向相同的基板1時,通過板邊連接件3的凹孔301將兩塊相鄰基板1對齊的板邊扣合,板邊連接件3凹孔301內的凸部302與基板1矩形槽101內的凹槽104配合,即完成兩塊基板1的連接。當連接上端面朝向相反的基板1時,通過相鄰兩塊基板1中一塊基板1的連接槽孔103與另一塊基板1的連接頭102凹凸扣合,即完成兩塊基板1的連接。當一塊基板1的四個板邊均連接其它基板1后,基板1的矩形槽101內直接過盈嵌入嵌板2。當一塊基板1僅一個板邊連接其它基板1后,基板1的其它板邊均連接嵌條4,嵌條4與嵌板2均嵌入基板1的矩形槽101內,且嵌條4的凸部302與矩形槽101內側面的凹槽104配合限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