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模板。
背景技術:
建筑模板是一種臨時性支護結構,按設計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結構、構件按規(guī)定的位置、幾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確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載。進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證混凝土工程質量與施工安全、加快施工進度和降低工程成本。
現(xiàn)有建筑模板多為臨時性架構,在建筑建造完成后需要進行拆卸,使用不便,此外建造完成后,需要建筑表面上粘貼聚苯板、聚氨酯泡沫板等保溫板,實現(xiàn)外墻的保溫目的,但是該類保溫板不耐老化,穩(wěn)定性差且易燃。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保溫功能,穩(wěn)定性好不易燃燒的建筑模板。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建筑模板,包括保護層、保溫層和基層,所述保護層設置在基層左端,所述保溫層設置在基層與保護層之間,所述保護層靠近保溫層的一端設置有巖棉層,所述保溫層靠近保護層的一端設置有玻璃纖維層,所述巖棉層與玻璃纖維層之間設置有鋼絲網(wǎng),所述保護層包括第一防火層、織物層和第二防火層,所述第一防火層設置在第二防火層左端,所述織物層設置在第一防火層與第二防火層之間,所述第一防火層、織物層、第二防火層從左到右依次粘接固定,所述保溫層包括聚氯乙烯層和發(fā)泡水泥層,所述聚氯乙烯層設置在玻璃纖維層右端,所述發(fā)泡水泥層固定設置在聚氯乙烯層右端。
進一步地,所述基層包括第一基板層和第二基板層,所述第一基板層與第二基板層之間設置有第一加強筋,所述第一加強筋設有一個以上,所述第一加強筋與第一基板層、第二基板層呈垂直設置,增強模板的抗沖擊能力,延長其使用壽命。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強筋上下兩端設置有以第一加強筋為中心呈對稱設置第二加強筋,所述第二加強筋與第一加強筋呈傾斜設置,所述第二加強筋一端與第一加強筋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第二基板固定連接,增強模板的抗沖擊能力,延長其使用壽命。
進一步地,所述鋼絲網(wǎng)的鋼絲上焊接有倒鉤,所述倒鉤嵌入玻璃纖維層與巖棉層中,增強玻璃纖維層、鋼絲網(wǎng)與巖棉層的整體性,提高模板的抗變形能力,延長其使用壽命。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強筋、第二加強筋與第一基板層、第二基板層之間的間隙內填充有聚苯顆粒砂漿,增強模板的保溫效果。
進一步地,所述保護層、巖棉層、鋼絲網(wǎng)、玻璃纖維層、保溫層和基層從左到右依次粘接固定,提高結構的穩(wěn)定性。
進一步地,所述織物層由玻璃纖維網(wǎng)格布組成,提高模板的抗變形能力。
本實用新型技術效果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設置的織物層與鋼絲網(wǎng),提高了模板的抗變形能力,同時設置的織物層能夠避免第一防火層與第二防火層之間出現(xiàn)分離,設置的倒鉤避免玻璃纖維層與巖棉層之間出現(xiàn)分離,延長了建筑模板的使用壽命;設置的第一防火層與第二防火層增強了建筑模板的防火性能;設置的巖棉層、聚氯乙烯層、發(fā)泡水泥層以及填充的聚苯顆粒砂漿,增強了建筑模板的保溫性能;設置的第一加強筋與第二加強筋,增強模板的抗沖擊能力,延長其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申請實用新型一種建筑模板的整體結構圖。
圖2為本申請實用新型一種建筑模板的具體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述,以使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如圖1所示,一種建筑模板,包括保護層1、保溫層2和基層3,所述保護層1設置在基層3左端,所述保溫層2設置在基層3與保護層1之間,方便保護層1對保溫層2進行保護。保護層1的作用是用于保護保溫層2,避免保溫層2受損。保溫層2的作用是增強模板的保溫效果以及為保護層1提供支撐。基層3的作用是為保溫層2提供支撐。所述保護層1靠近保溫層2的一端設置有巖棉層4,所述保溫層2靠近保護層1的一端設置有玻璃纖維層5,所述巖棉層4與玻璃纖維層5之間設置有鋼絲網(wǎng)6,所述鋼絲網(wǎng)6的鋼絲上焊接有倒鉤7,所述倒鉤7嵌入玻璃纖維層4與巖棉層5中,增強玻璃纖維層4、鋼絲網(wǎng)6與巖棉層5的整體性,提高模板的抗變形能力,延長其使用壽命。玻璃纖維層5與巖棉層4的作用是增強模板的隔音效果。鋼絲網(wǎng)6的作用是增強模板的抗沖擊能力。所述保護層1、巖棉層4、鋼絲網(wǎng)6、玻璃纖維層5、保溫層2和基層3從左到右依次粘接固定,提高結構的穩(wěn)定性。
如圖2所示,所述保護層1包括第一防火層8、織物層9和第二防火層 10,所述第一防火層8設置在第二防火層10左端,所述織物層9設置在第一防火層8與第二防火層10之間,方便織物層9將第一防火層8與第二防火層 10連接,避免第一防火層8與第二防火層10分離,提高模板的抗變形能力。所述第一防火層8、織物層9、第二防火層10從左到右依次粘接固定,結構穩(wěn)定。第一防火層8與第二防火層10的作用是增強建筑模板的防火性能,織物層9的作用是提高模板的抗變形能力,延長其使用壽命。所述織物層9由玻璃纖維網(wǎng)格布組成,抗變形能力好。所述第一防火層8與第二防火層10為堿式硫酸鎂水泥層,穩(wěn)定性和耐水性好.所述保溫層2包括聚氯乙烯層11和發(fā)泡水泥層12,所述聚氯乙烯層11設置在玻璃纖維層4右端,所述發(fā)泡水泥層固定設置在聚氯乙烯層11右端,固定方式為粘接固定。聚氯乙烯層11和發(fā)泡水泥層12的作用是增強建筑模板的保溫性能。所述基層3包括第一基板層13和第二基板層14,所述第一基板層13與第二基板層14之間設置有第一加強筋 15,所述第一加強筋15設有四個,所述第一加強筋15與第一基板層13、第二基板層14呈垂直設置,增強模板的抗沖擊能力,延長其使用壽命。所述第一加強筋15一端與第一基板層13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第二基板層14固定連接,連接方式為焊接。第一基板層13與第二基板層14的作用是用于固定第一加強筋15,所述第一加強筋15上下兩端設置有以第一加強筋15為中心呈對稱設置第二加強筋16,所述第二加強筋16與第一加強筋15呈傾斜設置,傾斜角度為45°。所述第二加強筋16一端與第一加強筋15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第二基板14固定連接,固定方式為焊接固定,增強模板的抗沖擊能力,延長其使用壽命。所述第一加強筋15、第二加強筋16與第一基板層13、第二基板層14 之間的間隙內填充有聚苯顆粒砂漿17,增強模板的保溫效果。第一加強筋 15、第二加強筋16的作用是增強模板的抗沖擊能力,延長其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技術效果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設置的織物層與鋼絲網(wǎng),提高了模板的抗變形能力,同時設置的織物層能夠避免第一防火層與第二防火層之間出現(xiàn)分離,設置的倒鉤避免玻璃纖維層與巖棉層之間出現(xiàn)分離,延長了建筑模板的使用壽命;設置的第一防火層與第二防火層增強了建筑模板的防火性能;設置的巖棉層、聚氯乙烯層、發(fā)泡水泥層以及填充的聚苯顆粒砂漿,增強了建筑模板的保溫性能;設置的第一加強筋與第二加強筋,增強模板的抗沖擊能力,延長其使用壽命。
當然,以上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典型實例,除此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它多種具體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