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固定板,具體涉及一種固定疊合梁上節點柱筋的拼裝式固定板。
背景技術:
為落實“節能、降耗、減排、環保”的基本國策,實現資源、能源的可持續發展推動我國建筑產業的現代化進程,我國建筑業正處于深刻的轉型升級過程中。國內眾多的建筑企業都在積極適應新常態,學習新知識,爭取在我國裝配式建筑領域作出應有的貢獻。然而,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進一步推廣應用也面臨著瓶頸,主要表現在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主要構件是在工廠預制并運輸到施工現場安裝,與傳統現澆式結構相比,對施工工藝的精細要求更高,但目前的施工人員專業素質整體不高,缺乏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技術經驗積累和總結,對裝配式結構的工藝流程和操作要點缺乏全面、細致的理解和掌握,造成施工效率低下,施工誤差偏大,甚至出現施工錯誤。預制裝配式結構中,如框架結構,其柱采用預制柱,梁板采用疊合梁板,其連接還是有一定的現澆部分,但在澆筑節點處時,混凝土的澆筑可能會對預制柱伸出樓板的部分產生損傷,導致柱縱筋彎曲或移位。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拼裝式固定板解決預制裝配式結構中梁柱板節點交接處柱鋼筋的成品保護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拼裝式固定板,包括預制柱、預制梁和現澆層,所述預制柱上兩側連接所述預制梁,所述預制梁與所述預制柱之間澆筑所述現澆層,所述預制柱伸出柱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由四塊互相拼裝而成的拼裝板件組成,每個所述拼裝板件上設有多個固定套筒,其中所述固定板的轉角處的所述固定套筒與柱角筋重合。
進一步,所述拼裝板件上的至少一個所述固定套筒上方設有能鎖住柱筋的鎖緊件。
進一步,所述一種拼裝式固定板還包括鎖緊桿,所述鎖緊件包括依次固定連接的第一段、弧形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端部鉸鏈在所述拼裝板件上,所述拼裝板件上設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二段能穿過所述穿孔被所述鎖緊桿鎖住的同時通過所述弧形段卡件柱筋。
進一步,所述第二段上設有第二穿孔,所述鎖緊桿能卡進所述第二穿孔把所述第二段鎖緊,所述鎖緊桿長度大于所述第二穿孔孔徑。
相比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四塊所述拼裝板互相拼裝而成所述固定板,在所述拼裝板件上設有多個固定套筒,伸出所述預制柱的柱筋從所述固定套筒中伸出,通過多個所述固定套筒來固定柱筋防止澆筑節點處時柱筋縱向彎曲或移位,所述固定板的轉角處的所述固定套筒與柱角筋重合確保所述固定板與所述預制柱的柱筋對應,使用時,把所述固定板拼裝后套在柱筋上,防止伸出現澆樓板部分的鋼筋被附著,防止鋼筋與上面一層的預制柱的套筒灌漿連接收到影響,所述固定板在套上后可以用其他常規施工手段再把所述固定板固定,比如說綁扎,還可以在不斷的通過拼裝所述固定板使所述固定板拆卸和安裝更加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優點、目標和特征將部分通過下面的說明體現,部分還將通過對本實用新型的研究和實踐而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拼裝式固定板俯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拼裝式固定板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拼裝式固定板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鎖緊件鎖緊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固定板拼裝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闡述:
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拼裝式固定板,包括預制柱1、預制梁2和現澆層3,所述預制柱1上兩側連接所述預制梁2,所述預制梁2與所述預制柱1之間澆筑所述現澆層3,所述預制柱1伸出柱筋4,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由四塊互相拼裝而成的拼裝板件組成,每個所述拼裝板件上設有多個固定套筒51,其中所述固定板5的轉角處的所述固定套筒51與柱角筋重合。
本實用新型通過四塊所述拼裝板互相拼裝而成所述固定板,在所述拼裝板件上設有多個固定套筒,伸出所述預制柱的柱筋從所述固定套筒中伸出,通過多個所述固定套筒來固定柱筋防止澆筑節點處時柱筋縱向彎曲或移位,所述固定板的轉角處的所述固定套筒與柱角筋重合確保所述固定板與所述預制柱的柱筋對應,使用時,把所述固定板拼裝后套在柱筋上,防止伸出現澆樓板部分的鋼筋被附著,防止鋼筋與上面一層的預制柱的套筒灌漿連接收到影響,所述固定板在套上后可以用其他常規施工手段再把所述固定板固定,比如說綁扎,還可以在不斷的通過拼裝所述固定板使所述固定板拆卸和安裝更加方便。
作為具體實施例,所述拼裝板件上的至少一個所述固定套筒51上方設有能鎖住柱筋的鎖緊件52,當所述固定板5放好后,通過所述鎖緊件52來鎖住柱筋,防止所述固定板5縱向移動,所述鎖緊件52可以為夾持件,通過夾持防止所述固定板滑動。
作為具體實施例,所述一種拼裝式固定板還包括鎖緊桿6,所述鎖緊件52包括依次固定連接的第一段521、弧形段522和第二段523,所述第一段521端部鉸鏈在所述拼裝板件上,所述拼裝板件上設有第一穿孔53,所述第二段523能穿過所述穿孔53被所述鎖緊桿6鎖住的同時通過所述弧形段522卡件柱筋,使用時擺動所述第二段523使其穿過所述第一穿孔53并通過所述弧形段522貼緊在柱筋上,然后通過所述鎖緊桿6穿過所述第二段523的端部把所述第二段523限位。
作為具體實施例,所述第二段523上設有第二穿孔,當所述第二段523伸出所述第二穿孔后,所述鎖緊桿6卡進所述第二穿孔把所述第二段523鎖緊,所述鎖緊桿6長度大于所述第二穿孔孔徑防止所述鎖緊桿6從所述第二穿孔穿出,所述第二穿孔的位置根據柱筋被拉緊后所述第二端523伸出所述第一穿孔53的位置設定,即柱筋被拉緊后,所述第二穿孔能巧合冒出所述第二穿孔。
作為具體實施例,所述固定板5包括四個L形桿件,即第一L形桿件7、第二L形桿件8、第三L形桿件9和第四L形桿件10,四個L形桿件組裝后能拼成所述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可以是矩形也可以是正方形,每兩個互相連接的L形桿件之間可以通過連接板連接,所述L形桿件不但水平(即水平狀態)截面呈L形,其豎直截面也呈L形,水平方向上的L形為了兩兩所述L形桿件互相連接,豎直截面上的L形其中一面設置所述固定套筒51,另外一面開有多個螺紋孔,所述連接板也開始多個螺紋孔與所述L形桿件上的螺紋孔相對應,然后再通過螺定穿過所述連接板上的螺紋孔和所述L形桿件上的螺紋孔再通過螺母鎖緊。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