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種工字鋼連接套件。
背景技術:
1、在鋼結構體建筑施工過程中,在需要臨時與工字鋼進行連接時,現有技術往往是以焊接或者對工字鋼進行穿孔以實現螺桿連接等方式實施。
2、但是,上述連接方法不僅破壞了工字鋼的整體結構,同時連接過程效率低下,也不方便后續拆除。
3、因此,亟需一種靈活方便的連接結構。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問題,公開了一種工字鋼連接套件,通過本實用新型工字鋼連接套件的結構設置,實現了與目標工字鋼的快速高效連接。
2、本實用新型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
3、一種工字鋼連接套件,所述連接套件的套件本體部為矩形環狀框體結構,所述套件本體部相對的兩側面分別設有若干彈性卡接件,所述連接套件套接于目標工字鋼之上,所述連接套件經相對設置的各彈性卡接件完成與工字鋼側面的壓接固定。
4、根據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彈性卡接件與所述工字鋼之間設有壓塊。
5、根據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壓塊的形狀為與工字鋼側方形狀匹配的梯形結構體。
6、根據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彈性卡接件包括:壓板、螺桿、彈簧、頂塊和螺母;所述壓板固定于連接于螺桿的頂端,所述壓板與壓塊剛性連接;所述彈簧套設于螺桿之上,彈簧的一端與壓板頂觸連接,另一端與頂塊頂觸連接,且彈簧處于壓縮狀態;所述頂塊活動套接于所述螺桿之上,并頂觸于套件本體部的內側板體之上;所述螺母設置于套件本體部外側,并完成螺桿的把合。
7、根據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螺母與套件本體部之間設有墊片。
8、根據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壓板與螺桿焊接相連。
9、根據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連接套件的頂側和/或底側設有套管,作為插接節點。
10、根據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套管與套件本體部焊接相連。
11、根據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連接套件的頂側和/或底側設有錨環,作為外部掛接節點。
12、根據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錨環與套件本體部焊接相連。
13、前述本實用新型主方案及其各進一步選擇方案可以自由組合以形成多個方案,均為本實用新型可采用并要求保護的方案。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了解本實用新型方案后根據現有技術和公知常識可明了有多種組合,均為本實用新型所要保護的技術方案,在此不做窮舉。
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通過本實用新型連接套件中的彈性卡接件的結構設置,實現了所述連接套件與目標工字鋼的高效及無破壞性連接。通過本實用新型上套管、錨環設置,使得各種外部連接結構與目標工字鋼的直接連接,轉換為與連接套件的快速連接。并不需要破壞目標工字鋼的結構,還提高了連接效率。
1.一種工字鋼連接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套件(1)的套件本體部(12)為矩形環狀框體結構,所述套件本體部(12)相對的兩側面分別設有若干彈性卡接件(10),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字鋼連接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卡接件(10)與所述工字鋼(2)之間設有壓塊(11)。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工字鋼連接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塊(11)的形狀為與工字鋼(2)側方形狀匹配的梯形結構體。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工字鋼連接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卡接件(10)包括:壓板(101)、螺桿(102)、彈簧(103)、頂塊(104)和螺母(106);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工字鋼連接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106)與套件本體部(12)之間設有墊片(105)。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工字鋼連接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板(101)與螺桿(102)焊接相連。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字鋼連接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套件(1)的頂側和/或底側設有套管(13),作為插接節點。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工字鋼連接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3)與套件本體部(12)焊接相連。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字鋼連接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套件(1)的頂側和/或底側設有錨環(14),作為外部掛接節點。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工字鋼連接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錨環(14)與套件本體部(12)焊接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