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建筑施工,具體涉及一種梁柱混凝土澆筑面分隔裝置。
背景技術:
1、建筑物,不同結構,交界處存在混凝土的強度等級不同,常見的如梁柱交界處、柱墻交界處等。因此,會采用混凝土澆分隔技術,而混凝土梁柱分隔是在混凝土結構中,將梁和柱這兩個主要承重構件在澆筑過程中進行分隔施工的技術措施。這種分隔的目的是確保梁柱交接處的施工質量,防止不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在交接處產生混合,以及減少因溫度和收縮引起的裂縫。
2、在梁柱分隔施工中,為確保梁柱核心區的質量和安全性,需要采用如鋼絲網或氣囊等分隔材料進行分隔施工,確保梁和柱的混凝土不會相互滲透。同時,對核心區混凝土進行充分振搗,確保混凝土的密實性和強度。但在現有技術中,采用鋼絲網的方式一方面存在安裝勞動強度高,另一方面鋼絲網基本為一次性使用,不可重復利用,資源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梁柱混凝土澆筑面分隔裝置,在進行澆筑時,能夠分隔梁柱澆筑面不同標號混凝土,從而避免梁柱核心區產生高低不同強度混凝土混合,從而造成混凝土結構整體質量不合格的問題,并且能夠回收多次利用,節省經濟成本。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具體為:
3、一種梁柱混凝土澆筑面分隔裝置,包括拼裝式分隔支架、設置在分隔支架上的多塊分隔板、設置在分隔板之間的提拉機構;所述分隔支架包括多塊設置在澆筑模板兩側且相互拼裝連接的安裝板,并在每塊安裝板內側設置有連接槽,并分別在連接槽內連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上均設置有連接孔,且所述提拉機構穿過連接孔。
4、進一步地,所述安裝板兩側分別設置有連接槽和連接鉤。
5、進一步地,所述連接鉤包括多個l型卡接板。
6、進一步地,所述安裝板上端面設置有分隔板鎖緊螺紋孔,并在分隔板兩側設置有連接板,且連接板上設置有鎖緊螺釘。
7、進一步地,所述分隔板包括橫梁、設置在橫梁底部兩端的模板過槽、設置在模板過槽之間的多個梁筋過槽。
8、進一步地,所述分隔板下部兩側插入在兩塊安裝板的連接槽之間,
9、進一步地,所述橫梁伸出在安裝板上方。
10、進一步地,所述提拉機構包括多根提拉桿,且每根提拉桿分別穿過分隔板上的連接孔。
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采用自由組合式的結構,整體結構均可以拆分和組裝,一方面是便于進行收納和搬運,同時另一方面能夠根據現場的具體需要進行組裝,結構更加靈活。
12、其次,本實用新型留有多個分隔板的插槽,可以在靠近梁柱核心區的一側設置更多的分隔板,逐層進行分隔,可以進行分區澆筑的同時,還能夠避免分區澆筑單分隔板受力后被混凝土擠壓變形的問題。
1.一種梁柱混凝土澆筑面分隔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拼裝式分隔支架、設置在分隔支架上的多塊分隔板(4)、設置在分隔板(4)之間的提拉機構;所述分隔支架包括多塊設置在澆筑模板(7)兩側且相互拼裝連接的安裝板(1),并在每塊安裝板(1)內側設置有連接槽(2),并分別在連接槽(2)內連接有分隔板(4),所述分隔板(4)上均設置有連接孔,且所述提拉機構穿過連接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梁柱混凝土澆筑面分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板(1)兩側分別設置有連接槽(2)和連接鉤(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梁柱混凝土澆筑面分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鉤(3)包括多個l型卡接板。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梁柱混凝土澆筑面分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板(1)上端面設置有分隔板(4)鎖緊螺紋孔,并在分隔板(4)兩側設置有連接板(8),且連接板(8)上設置有鎖緊螺釘(9)。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梁柱混凝土澆筑面分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4)包括橫梁、設置在橫梁底部兩端的模板過槽、設置在模板過槽之間的多個梁筋過槽(5)。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梁柱混凝土澆筑面分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4)下部兩側插入在兩塊安裝板(1)的連接槽(2)之間。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梁柱混凝土澆筑面分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梁伸出在安裝板(1)上方。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梁柱混凝土澆筑面分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機構包括多根提拉桿(6),且每根提拉桿(6)分別穿過分隔板(4)上的連接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