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陽極炭塊制作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振動成型設備。
背景技術:
1、預焙陽極一般指陽極炭塊。陽極炭塊是指以石油焦、瀝青焦為骨料,煤瀝青為黏結劑生產的炭塊,用作預焙鋁電解槽做陽極材料。這種炭塊已經過焙燒,具有穩定的幾何形狀,所以也稱預焙陽極炭塊,習慣上又稱為鋁電解用炭陽極。預焙陽極包括破碎、煅燒和成型等步驟,在碳素材料生產過程中的成型方法有擠壓法、模壓法、振動成型法、等靜壓成型法和搗固法,其中振動成型法是利用高速振動的振動機組,使裝在成型模內的糊料處于強烈的振動狀態,使碳糊獲得相當大的觸變速度和加速度,在顆粒間的接觸邊界產生應力,引起顆粒的相對位移,使糊料內部空隙不斷降低,整體密度逐漸提高,達到成型的目的。
2、但現有的振動成型設備結構過于簡單,且振動成型設備上的重錘在振動成型設備振動時,會因震動而與碳素材料之間產生縫隙,無法始終保證重錘與碳素材料緊密接觸,導致碳素材料密度偏低,致使成型的預焙陽極結構不夠致密。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振動成型設備,解決背景技術中提到的現有的振動成型設備結構過于簡單,且振動成型設備上的重錘在振動成型設備振動時,會因震動而與碳素材料之間產生縫隙,無法始終保證重錘與碳素材料緊密接觸,導致碳素材料密度偏低,致使成型的預焙陽極結構不夠致密問題。
2、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3、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振動成型設備,包括前端設有開口的矩形的安裝柜,所述安裝柜內設置有可上下滑動的振動模具,所述振動模具為頂面、前側和底面均設有開口的凹字形,所述振動模具的左右側板通過彈性組件與所述安裝柜的左右內部連接,所述振動模具的底端插接有承載板,所述承載板的前端設置有豎直的封堵板,所述振動模具的后壁上設置有振動電機,所述振動模具上方設置有重錘,所述重錘的頂端與伸縮氣缸的伸縮端固定連接,所述伸縮氣缸固定連接在所述安裝柜的頂端,所述重錘的下方通過若干第一伸縮桿與平板連接,所述平板底部設置有緩沖氣囊,所述緩沖氣囊上設置有充氣管,所述重錘、所述平板和所述緩沖氣囊均與所述振動模具的內腔形狀一樣、尺寸相同。
4、進一步的,所述振動模具包括兩個滑動連接在所述安裝柜左右內壁的第一振動板,兩個所述第一振動板的后端通過第二振動板連接,所述振動電機設置在所述第二振動板的外壁上。
5、進一步的,兩個所述第一振動板的底端設置有一對相對的第一導滑槽,所述承載板插接在所述第一導滑槽內,所述承載板通過銷軸與所述第一振動板連接,所述第一振動板與所述封堵板通過密封條密封連接,所述密封條設置在所述封堵板的左右兩側。
6、進一步的,所述彈性組件包括t字型的導向塊,所述導向塊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一振動板的外壁上的,所述導向塊設置在所述安裝柜側板上的第二導滑槽內,所述導向塊的上下兩端均設置有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一端抵在所述導向塊上,另一端抵在所述第二導滑槽的端部。
7、進一步的,所述第一伸縮桿包括底端開口的豎筒,所述豎筒的頂端固定在所述重錘的底端,所述豎筒的底端設置有密封環,所述密封環內貫穿設置有豎桿,所述豎桿的頂部設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與所述豎筒通過第二彈簧連接,所述豎桿的底端與所述平板的頂端連接。
8、進一步的,所述承載板的底端通過第二伸縮桿與定向輪連接,所述定向輪與所述安裝柜的底面接觸。
9、進一步的,所述第二伸縮桿與所述第一伸縮桿結構相同。
10、進一步的,所述承載板的外壁上設置有把手。
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
12、本實用新型利用第一伸縮桿以及緩沖氣囊的自身彈性,可以保證振動模具在上、下振動時,緩沖氣囊始終緊貼振動模具內的碳素材料,提升了碳素材料的密度,使成型的預焙陽極結構更加致密。
1.一種振動成型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設有開口的矩形的安裝柜(1),所述安裝柜(1)內設置有可上下滑動的振動模具(2),所述振動模具(2)為頂面、前側和底面均設有開口的凹字形,所述振動模具(2)的左右側板通過彈性組件(3)與所述安裝柜(1)的左右內部連接,所述振動模具(2)的底端插接有承載板(4),所述承載板(4)的前端設置有豎直的封堵板(5),所述振動模具(2)的后壁上設置有振動電機(6),所述振動模具(2)上方設置有重錘(7),所述重錘(7)的頂端與伸縮氣缸(8)的伸縮端固定連接,所述伸縮氣缸(8)固定連接在所述安裝柜(1)的頂端,所述重錘(7)的下方通過若干第一伸縮桿(9)與平板(10)連接,所述平板(10)底部設置有緩沖氣囊(11),所述緩沖氣囊(11)上設置有充氣管(12),所述重錘(7)、所述平板(10)和所述緩沖氣囊(11)均與所述振動模具(2)的內腔形狀一樣、尺寸相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振動成型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動模具(2)包括兩個滑動連接在所述安裝柜(1)左右內壁的第一振動板(201),兩個所述第一振動板(201)的后端通過第二振動板(202)連接,所述振動電機(6)設置在所述第二振動板(202)的外壁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振動成型設備,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第一振動板(201)的底端設置有一對相對的第一導滑槽(201-1),所述承載板(4)插接在所述第一導滑槽(201-1)內,所述承載板(4)通過銷軸(13)與所述第一振動板(201)連接,所述第一振動板(201)與所述封堵板(5)通過密封條(14)密封連接,所述密封條(14)設置在所述封堵板(5)的左右兩側。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振動成型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組件(3)包括t字型的導向塊(301),所述導向塊(301)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一振動板(201)的外壁上的,所述導向塊(301)設置在所述安裝柜(1)側板上的第二導滑槽(302)內,所述導向塊(301)的上下兩端均設置有第一彈簧(303),所述第一彈簧(303)一端抵在所述導向塊(301)上,另一端抵在所述第二導滑槽(302)的端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振動成型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縮桿(9)包括底端開口的豎筒(901),所述豎筒(901)的頂端固定在所述重錘(7)的底端,所述豎筒(901)的底端設置有密封環(902),所述密封環(902)內貫穿設置有豎桿(903),所述豎桿(903)的頂部設置有升降板(904),所述升降板(904)與所述豎筒(901)通過第二彈簧(905)連接,所述豎桿(903)的底端與所述平板(10)的頂端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振動成型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載板(4)的底端通過第二伸縮桿(15)與定向輪(16)連接,所述定向輪(16)與所述安裝柜(1)的底面接觸。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振動成型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縮桿(15)與所述第一伸縮桿(9)結構相同。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振動成型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載板(4)的外壁上設置有把手(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