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建筑幕墻鋼結構,尤其是指一種雙向鉸接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1、雙向受力的鋼龍骨支座需要兩個方向都是鉸接約束,一般的連接方式只能實現單個方向的鉸接約束,另一個方向的約束無法做到鉸接連接,支座連接構造會影響鋼架的整體受力。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合理、安裝方便的雙向鉸接連接結構。
2、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雙向鉸接連接結構,包括抱箍和立柱,所述抱箍可活動地套設于所述立柱,所述抱箍設有第一銷軸和第二銷軸,所述第一銷軸和第二銷軸錯位設置,所述立柱通過所述第一銷軸可沿抱箍的第一方向轉動,所述立柱通過所述第二銷軸可沿抱箍的第二方向轉動。
3、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銷軸的直徑為d1,所述第二銷軸的直徑為d2,所述第一銷軸與第二銷軸的間距為d,其中d>3*d1或d>3*d2。
4、進一步的,所述立柱對應所述第一銷軸設有立柱第一銷軸孔,所述立柱對應所述第二銷軸設有立柱第二銷軸孔,所述立柱第一銷軸孔和所述立柱第二銷軸孔均為腰圓孔。
5、進一步的,所述立柱第一銷軸孔和立柱第二銷軸孔中填充有潤滑黃油。
6、進一步的,所述抱箍和所述立柱間隙配合。
7、進一步的,所述抱箍與所述立柱之間的間距至少為5mm。
8、進一步的,所述抱箍和所述立柱之間填充有潤滑黃油。
9、進一步的,所述抱箍的兩側各設有一個支座。
10、進一步的,所述支座的側面呈“l”字形。
11、進一步的,所述支座設有肋板。
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種雙向鉸接連接結構,該結構包括抱箍和立柱,抱箍可活動地套設于立柱,可吸收立柱由于雙支座作用產生的微小彎曲變形,抱箍設有第一銷軸和第二銷軸,第一銷軸和第二銷軸錯位設置,立柱通過第一銷軸可沿抱箍的第一方向轉動,立柱通過所述第二銷軸可沿抱箍的第二方向轉動,該連接結構的結構合理、安裝方便,安全性及可靠性好,能夠適用于大跨度雙向受力的鋼架連接。
1.一種雙向鉸接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抱箍和立柱,所述抱箍可活動地套設于所述立柱,所述抱箍設有第一銷軸和第二銷軸,所述第一銷軸和第二銷軸錯位設置,所述立柱通過所述第一銷軸可沿抱箍的第一方向轉動,所述立柱通過所述第二銷軸可沿抱箍的第二方向轉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向鉸接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銷軸的直徑為d1,所述第二銷軸的直徑為d2,所述第一銷軸與第二銷軸的間距為d,其中d>3*d1或d>3*d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向鉸接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對應所述第一銷軸設有立柱第一銷軸孔,所述立柱對應所述第二銷軸設有立柱第二銷軸孔,所述立柱第一銷軸孔和所述立柱第二銷軸孔均為腰圓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向鉸接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第一銷軸孔和立柱第二銷軸孔中填充有潤滑黃油。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向鉸接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和所述立柱間隙配合。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雙向鉸接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與所述立柱之間的間距至少為5mm。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雙向鉸接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和所述立柱之間填充有潤滑黃油。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向鉸接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的兩側各設有一個支座。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雙向鉸接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的側面呈“l”字形。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雙向鉸接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設有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