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建筑施工,具體涉及一種地面隔聲墊與砌體墻的陰陽角處的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1、對于有聲學要求的房間,地面的隔聲墊鋪設與砌體墻本身的施工工藝就已經很是復雜,兩者之間的交界處處理亦十分重要。如何在確保隔聲墊的安裝具有隔聲效果的同時,還要保證與墻面的平整度和美觀度,這是一個巨大的難題,尤其是在陰陽角的處理要求更高,難度更大。
2、公開于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發明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1、為克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缺陷,現提供一種地面隔聲墊與砌體墻的陰陽角處的處理方法,以解決對于聲學要求高的房間的地面與墻面交界處的施工易影響隔聲效果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提供一種地面隔聲墊與砌體墻的陰陽角處的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3、將第一層護角紙鋪設于兩面砌體墻的交接處的陰角;
4、于所述第一層護角紙上鋪設第二層護角紙,所述第二層護角紙的相對兩側寬出所述第一層護角紙的相對兩側;
5、于所述第二層護角紙上鋪設第三層護角紙,所述第三層護角紙的相對兩側寬出所述第二層護角紙的相對兩側;
6、于所述砌體墻的墻根處鋪設密封墊,所述密封墊的底部擱置于地面,所述密封墊沿地面的周向方向設置一圈;
7、于所述地面上鋪設隔聲墊,所述隔聲墊的側部壓抵于所述密封墊;
8、于所述隔聲墊上鋪設防水層,所述防水層的外緣上翻并搭接于所述密封墊。
9、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層護角紙、所述第二層護角紙、所述第三層護角紙為金屬護角紙帶。
10、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層護角紙的相對兩側寬出所述第一層護角紙的相對兩側100mm,所述第三層護角紙的相對兩側寬出所述第二層護角紙的相對兩側100mm。
11、進一步的,所述密封墊通過密封膠粘接于所述墻根處。
12、進一步的,所述防水層的上翻高度為100mm。
13、進一步的,所述防水層為防水膜或防水卷材。
14、進一步的,所述隔聲墊包括多個單元塊,所述單元塊具有相對的第一鄰接側和第二鄰接側,所述第一鄰接側形成有承插缺口,所述第二鄰接側形成有插接頭,所述插接頭插設于相鄰的單元塊的承插缺口中。
15、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的地面隔聲墊與砌體墻的陰陽角處的處理方法的工藝操作簡單,通過護角紙、密封膠以及隔聲房間的隔聲墊、防水卷材等材料,通過密封、咬合、材料上翻等方式,來達到整體的密實性,不僅使安裝過程更加簡便快捷,減少安裝時間和成本,同時也使得各種材料之間粘貼的更加緊密,減少因為隔聲效果不達標導致的后期返工。
1.一種地面隔聲墊與砌體墻的陰陽角處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隔聲墊與砌體墻的陰陽角處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層護角紙、所述第二層護角紙、所述第三層護角紙為金屬護角紙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隔聲墊與砌體墻的陰陽角處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層護角紙的相對兩側寬出所述第一層護角紙的相對兩側100mm,所述第三層護角紙的相對兩側寬出所述第二層護角紙的相對兩側100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隔聲墊與砌體墻的陰陽角處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墊通過密封膠粘接于所述墻根處。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隔聲墊與砌體墻的陰陽角處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層的上翻高度為100m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隔聲墊與砌體墻的陰陽角處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層為防水膜或防水卷材。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隔聲墊與砌體墻的陰陽角處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聲墊包括多個單元塊,所述單元塊具有相對的第一鄰接側和第二鄰接側,所述第一鄰接側形成有承插缺口,所述第二鄰接側形成有插接頭,所述插接頭插設于相鄰的單元塊的承插缺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