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外掛式門窗結構。
背景技術:
當前,降低能耗成為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和具體要求之一,為了有效解決傳統建筑業對能源消耗居高不下的問題,我國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對建筑的保溫節能方面提出了 明確的設計指標和驗收要求,鑒于此,相關機構或單位紛紛出臺了相應的建筑保溫節能措施,其中,以大量推廣和應用各類新型保溫材料為最具代表性,這類保溫材料的推廣和應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建筑能耗。但是,作為建筑能源損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現行的門窗的安裝形式仍然沒有突破傳統的立口或塞口的安裝方式上。這種安裝方式有一個很大的弊端,門窗外框是安裝在門窗洞口內的,門窗外框與門窗洞口內的墻體之間必須預留一定寬度的縫隙,以保證門窗能夠安裝到洞口內,當安裝完成后,再采用膨脹砂漿或保溫材料填充縫隙,最后將縫隙表面用防水材料填實抹平。受多種材料的溫度收縮率不同及嵌縫防水材料耐候性影響,縫隙處各種材料極易開裂,導致建筑室內外能量、空氣發生交換,甚至滲漏水,不但影響了建筑保溫性能,也影響了室內空氣最佳含水率,進而降低了室內空氣舒適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外掛式門窗結構。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外掛式門窗結構,包括過梁、金屬窗臺板、木托塊、膨脹螺栓、門窗洞口、鍍鋅角鐵固定件,所述木托塊通過膨脹螺栓固定于門窗洞口底部外側墻面,所述鍍鋅角鐵固定件通過膨脹螺栓固定于門窗洞口上側外部的過梁與兩側的外側墻面,所述鍍鋅角鐵固定件與墻體之間設低導熱的隔熱墊片,所述自攻螺釘將小角鐵固定件固定于木托塊外側上部,所述帶門窗扇的門窗框外側四周粘貼高分子防水的隔汽膜Ⅰ后放置于木托塊頂部,靠洞口一側富余出70~130mm隔汽膜Ⅱ,所述自攻螺釘分別將鍍鋅角鐵固定件、木托塊上的小角鐵固定件與門窗框連接,所述富余的隔汽膜Ⅱ粘貼到門窗洞口墻表面,所述隔汽膜Ⅰ將木托塊表面粘貼密實,所述金屬窗臺板通過自攻螺釘固定于門窗框底部,所述外墻表面圍繞門窗框與門窗扇通過粘結砂漿粘貼石墨苯板保溫層,每層保溫板厚度范圍為40~150mm,所述保溫層表面做聚合物砂漿保護層。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由于門窗外框緊貼門窗洞口墻外沿,且門窗外框與門窗洞口之間粘貼了防水隔汽膜,消除因封堵材料性能差異及處理措施不當導致的門窗洞口墻體與門窗外框之間的預留縫隙開裂的問題,避免建筑物室內外之間的能量、空氣交換和滲漏水等問題的發生,有效提高建筑保溫性能和室內空氣舒適程度,真正體現綠色建筑的低能耗特征。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敘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安裝平面圖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圖1的A-A剖面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圖1的B-B剖面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安裝狀態圖。
其中:1、過梁;2、門窗框;3、門窗扇;4、木托塊;5、鍍鋅角鐵固定件;6、膨脹螺栓Ⅱ;7、膨脹螺栓Ⅰ;8、小角鐵固定件;9、門窗洞口;10、隔熱墊片;11、自攻螺釘;12、隔汽膜Ⅱ;13、隔汽膜Ⅰ;14、粘結砂漿;15、石墨苯板保溫層;16、聚合物砂漿保護層;17、金屬窗臺板。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4所示,一種外掛式門窗結構,包括:過梁1、金屬窗臺板17、木托塊4、膨脹螺栓、門窗洞口9、鍍鋅角鐵固定件5,將木托塊4通過膨脹螺栓Ⅱ6固定于門窗洞口9底部外側墻面,鍍鋅角鐵固定件5通過膨脹螺栓Ⅰ7固定于門窗洞口9上側外部的過梁1與兩側的外側墻面,鍍鋅角鐵固定件5與墻體之間設低導熱的隔熱墊片10,通過自攻螺釘11將小角鐵固定件8固定于木托塊4外側上部,將帶門窗扇3的門窗框2外側四周粘貼高分子防水的隔汽膜Ⅰ13后放置于木托塊4頂部,靠洞口一側富余出70~130mm隔汽膜Ⅱ12,最佳富余寬度為100mm,通過自攻螺釘11分別將鍍鋅角鐵固定件5、木托塊4上的小角鐵固定件8與門窗框2連接,將富余的隔汽膜Ⅱ12粘貼到門窗洞口9墻表面,同時利用隔汽膜Ⅰ13將木托塊4表面粘貼密實,將金屬窗臺板17通過自攻螺釘11固定于門窗框2底部,在外墻表面圍繞門窗框2與門窗扇3通過粘結砂漿14粘貼石墨苯板保溫層15,每層保溫板厚度范圍為40~150mm,底層最佳厚度為120mm,頂層最佳厚度為130mm,在保溫層表面做中間壓有一層耐堿玻纖網格布的δ5mm聚合物砂漿保護層16。
本實用新型由于門窗外框緊貼門窗洞口墻外沿,且門窗外框與門窗洞口之間粘貼了防水隔汽膜,消除因封堵材料性能差異及處理措施不當導致的門窗洞口墻體與門窗外框之間的預留縫隙開裂的問題,避免建筑物室內外之間的能量、空氣交換和滲漏水等問題的發生,有效提高建筑保溫性能和室內空氣舒適程度,真正體現綠色建筑的低能耗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