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教學器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物理教學用教學架。
背景技術:
目前,在教師教學工作中,教師經常需要手持課本進行講解,時間長了就會致使肌肉酸痛,影響教學的正常工作效率,現有的教學架功能較為單一,不能因教師的需要而調節,使教師不能舒適的運用教學架,降低教師教學的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物理教學用教學架,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物理教學用教學架,包括托板、支撐架和支撐板,所述托板的頂部設置有照明燈,所述托板對應照明燈設置有凹槽,所述照明燈通過軟體支架與凹槽連接,所述托板底部通過滾軸設置有連接桿,所述支撐架內部為中空設置,所述連接桿安裝在支撐架內部,所述連接桿與支撐架連接的外部設置有定位螺絲,所述支撐架的底部與支撐板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板兩側通過轉軸設置有腳踏板,所述腳踏板的另一端連接有膠柱,所述膠柱的末端與支撐板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板的底部設置有移動輪。
優選的,所述托板的底邊設置有擋托,所述擋托上通過轉軸設置有擋書夾,所述擋書夾設置有兩組分別位于擋托中心的兩邊。
優選的,所述連接桿的外部直徑略小于支撐板內部的直徑。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和優點:該物理教學用教學架托板上照明燈通過軟體支架設置凹槽,在不需要使用照明燈時,折彎軟體支架將照明燈收進凹槽內,使其不影響托板的正常使用,在需要使用時,通過軟體支架將照明燈 支撐起,為托板照明;通過連接桿安裝入支撐架內,方便根據教師的需求調節托板的高度,使教師在教學時舒適度提高;支撐板上設置腳踏板,在教師坐在椅子上教學時,教師可以將腳放在腳踏板上,使教師放松腿部,緩解教師因長時間站立教學而繃緊的腿部酸痛,該物理教學用教學架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得教師的教學工作變得更加舒適,教師的工作效率更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托板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托板;11、擋托;12、擋書夾;13、照明燈;131、軟體支架;14、凹槽;2、支撐架;21、定位螺絲;3、支撐板;31、腳踏板;32、膠柱;33、移動輪;4、連接桿;41、滾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圖1-2所示一種物理教學用教學架,包括托板1、支撐架2和支撐板3,托板1的底邊設置有擋托11,擋托11上通過轉軸設置有擋書夾12,擋書夾12設置有兩組分別位于擋托11中心的兩邊,便于教師將已經教學的書頁固定,對學生進行講解,托板1的頂部設置有照明燈13,托板1對應照明燈13設置有凹槽14,照明燈13通過軟體支架131與凹槽14連接,托板1上照明燈13通過軟體支架131設置凹槽14,在不需要使用照明燈13時,折彎軟體支架131將照明燈13收進凹槽14內,使其不影響托板1的正常使用,在需要使用時,通過軟體支架131將照明燈13支撐起,為托板1 照明,托板1底部通過滾軸41設置有連接桿4,支撐架2內部為中空設置,連接桿4安裝在支撐架2內部,連接桿2的外部直徑略小于支撐板2內部的直徑,使連接桿4便于安裝進支撐架2內,并便于通過連接桿4與支撐架2之間的連接調節托板1的高度,連接桿4與支撐架2連接的外部設置有定位螺絲21,通過連接桿4安裝入支撐架2內,方便根據教師的需求調節托板1的高度,使教師在教學時舒適度提高,支撐架2的底部與支撐板3固定連接,支撐板3兩側通過轉軸設置有腳踏板31,腳踏板31的另一端連接有膠柱32,膠柱32的末端與支撐板3固定連接,支撐板3上設置腳踏板1,在教師坐在椅子上教學時,教師可以將腳放在腳踏板31上,使教師放松腿部,緩解教師因長時間站立教學而繃緊的腿部酸痛,支撐板3的底部設置有移動輪33,便于移動本裝置至合適的位置。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