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械結構,尤其涉及一種可伸縮的搖把機構及升降桌。
背景技術:
人類的進化過程經歷了四肢行走到直立行走,經過研究學者對世界家具的發展史的考察發現:人類直立行走后在日常活動中發現坐下有利于減輕疲勞,從而發明了坐具。這種坐著工作的方式隨之傳承下來,但隨著人們坐著辦公的時間越來越長,人們逐漸意識到久坐反而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且有損身體健康,人們開始嘗試坐站交替式辦公,漸漸的升降桌也就出現了,使用升降桌站式辦公成為一種流行的健康辦公方式。
現有的升降桌一般都包含桌面、升降架及驅動升降架運動的搖把機構,而搖把機構一般包括手柄、把手部及傳動部,傳動部與升降架傳動連接,搖動搖把以使桌面的高度發生變化,從而適應不同的工作方式。但現有升降桌的搖把都是不可伸縮的,不便于收納,占用空間大,影響了升降桌的使用感受。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伸縮的搖把機構及升降桌,以解決不便于收納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可伸縮的搖把機構,包括搖把、固定座及傳動桿,所述搖把包括手柄、把手部及傳動部,其中,所述傳動部穿過固定座并與傳動桿插接,所述傳動桿設有滑槽,所述傳動部在傳動桿內沿滑槽水平方向往復運動,以使搖把伸出或收縮。
進一步的,所述傳動部設有與滑槽配合的插銷,所述搖把完全伸出插銷與滑槽右端抵觸,所述搖把完全收縮插銷與滑槽左端抵觸。
進一步的,所述滑槽為開口槽,所述開口槽設有一個;或者,所述滑槽為開口槽,所述開口槽設有兩個且相對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插銷設于傳動部前端,所述傳動部前端設有插孔,所述插銷插于插孔中并凸出于開口槽。
進一步的,所述手柄與把手部活動連接且呈倒“L”形,所述把手部與傳動部連接且呈“L”形。
進一步的,所述手柄與把手部通過鉸鏈連接固定,所述手柄一端設有第一鉸孔,所述把手部與手柄配合一端設有第二鉸孔,銷釘穿過第一鉸孔和第二鉸孔,以使手柄與把手部鉸接。
進一步的,所述把手部與傳動部一體成型;或者,所述把手部與傳動部通過卡扣連接;或者,所述把手部與傳動部通過螺紋連接;或者,所述把手部與傳動部通過過盈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座設有通孔,所述傳動部穿過通孔插入到傳動桿中。
進一步的,所述手柄的長度為L,50mm≤L≤120mm。
相應的,本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升降桌,包括桌面、支撐于桌面下方的橫梁及升降機構,其中,所述升降桌還包括上述任一技術方案所述的搖把,所述搖把與升降機構傳動連接,搖動搖把以改變桌面的高度。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1、通過在傳動桿上設置滑槽,且傳動部可在傳動桿內沿滑槽水平方向往復運動,這樣使得搖把工作時可伸出,不工作時可收縮,便于收納,解決了占用空間大的問題。
2、通過在搖把末端設置插銷,這樣使得搖把在伸出的時候不會脫離,對搖把起限位作用,防止將搖把拉脫后不便于安裝,甚至可能損壞搖把,從而提升了搖把的使用壽命。
3、通過將滑槽設置成開口槽,便于插銷的安裝;同時,插銷通過插孔安裝于傳動部前端,且插銷凸出于開口槽,這樣使得傳動部在滑槽內往復運動時不會偏離,且運行平穩,不會產生振動或噪音。
4、通過將手柄與把手部設置成鉸鏈連接,使得手柄可折疊,便于收納,進一步減小了占用空間。
5、通過在固定座上設置通孔,傳動部穿過通孔插入到傳動桿中,這樣使得傳動部在傳動桿內做往復運動時不會偏離,且運行平穩,不會產生振動或噪音。
6、通過將手柄的長度L設定在50mm-120mm之間,便于手握,方便操作。當L小于50mm時,手柄長度太短,不便于操作;當L大于120mm時,手柄過長,不便于收納,占用空間。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搖把機構伸出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的放大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搖把機構收縮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搖把機構的剖視圖。
圖中所標各部件名稱如下:
1、搖把;11、手柄;12、把手部;13、傳動部;14、插銷;15、銷釘;2、固定座;21、通孔;3、傳動桿;31、滑槽。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伸縮的搖把機構,包括搖把1、固定座2及傳動桿3,搖把1包括手柄11、把手部12及傳動部13,傳動部13穿過固定座2并與傳動桿3插接,傳動桿3設有滑槽31,傳動部13在傳動桿3內沿滑槽31水平方向往復運動,以使搖把1伸出或收縮。這樣使得搖把工作時可伸出,不工作時可收縮,便于收納,解決了占用空間大的問題。
本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傳動部13前端設有與滑槽31配合的插銷14,傳動部13前端設有插孔,滑槽31為開口槽,這樣便于插銷14的安裝,開口槽設有兩個且相對設置,保證傳動部13往復運動時的平穩性,不會偏離,還不會產生振動或噪音,插銷14插入插孔中并凸出于開口槽,搖把1完全伸出插銷14與滑槽31右端抵觸,搖把1完全收縮插銷14與滑槽31左端抵觸。
如圖4所示,手柄11與把手部12活動連接且呈倒“L”形,把手部12與傳動部13連接且呈“L”形,這樣設置便于搖把1的操作,符合用戶正常的使用習慣,給用戶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手柄11與把手部12通過鉸鏈連接固定,手柄11一端設有第一鉸孔,把手部12與手柄11配合一端設有第二鉸孔,銷釘15穿過第一鉸孔和第二鉸孔,以使手柄11與把手部12鉸接,這樣使得手柄11可折疊,便于收納,進一步減小了占用空間。手柄11的長度為L,50mm≤L≤200mm,本實施例中L為80mm,這樣既便于操作,同時把手不會太長,不會占用太大空間。當L小于50mm時,手柄長度太短,不便于操作;當L大于120mm時,手柄過長,不便于收納,占用空間。
把手部12與傳動部13一體制造成型,當然,也可以通過卡扣連接或螺紋連接或過盈連接,其結構簡單,易實現。還有,固定座2設有通孔21,傳動部13穿過通孔21插入到傳動桿3中,這樣使得傳動部13在傳動桿3內做往復運動時不會偏離,且運行平穩,不會產生振動或噪音。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升降桌,包括桌面、支撐于桌面下方的橫梁及升降機構,升降桌還包括上述的搖把機構,搖把機構與升降機構傳動連接,搖動搖把以改變桌面的高度。這樣使得升降桌的搖把機構可收縮,方便升降桌的收納,不占用空間。
除上述優選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有其他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改變和變形,只要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