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節能門窗的玻璃密封結構及密封方法,屬于節能門窗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自從2013年1月1日起執行的地方標準《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中率先要求新建建筑門窗的傳熱系數必須≤2.0W/㎡·K 后,中國便正式拉開了門窗節能的熱潮,各地區也在陸續開始完善和出臺針對該地區門窗的節能指標強制性標準。
一般而言,門窗的保溫性能是否優越,主要取決于玻璃及型材的使用,大約為7:3的比例分配。但由于很多門窗單位都會忽視門窗玻璃與型材之間的處理,最終卻會因為這里的忽視而變成門窗性能下降的一個漏點。市場上對玻璃與型材之間的定位較多為采用玻璃墊的形式:在固定位置安裝玻璃墊后將玻璃進行安置,然后在玻璃內外側或打膠或安裝膠條進行密封。這樣的安裝方式,在廠內平放安裝玻璃的時候問題較少,質量能得到保證。但當玻璃在施工現場安裝時,玻璃墊的位置較難控制,玻璃安裝后內外側的膠條或打膠同樣質量上得不到有效保證,進而會影響門窗的節能性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操作方便,能較好地解決玻璃與型材之間密封處理不到位等問題的節能門窗的玻璃密封結構及密封方法。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一種節能門窗的玻璃密封結構,所述的節能門窗主要包括外框、扇、壓線和中空玻璃構成,所述的中空玻璃安裝在外框與壓線或扇與壓線之間,其中中空玻璃與外框與壓線之間或扇與壓線之間的接觸面均采用密封膠條和/或密封膠墊置。
作為優選:所述的中空玻璃與外框的型材縫隙或與扇的型材縫隙位置用注膠密封或在四周打膠密封。
作為優選:所述扇的型材上帶有共擠膠條,所述膠注密封的位置為共擠膠條的一側,即壓線側位置。
一種如上所述的節能門窗的玻璃密封結構的密封方法,所述的密封方法是:
1)在外框或者扇的中空玻璃安裝一側位置,設置有對應的槽口,并在該槽口位置四周安裝有密封膠條或采用密封膠進行密封。
2)安裝中空玻璃;
3)在外框或扇上安裝中空玻璃的室內側位置縫隙處注入密封膠,并采用沿四周打膠的工藝,扇密封膠注入位置為扇共擠膠條內側;
4)在中空玻璃的另一側安裝壓線并實現中空玻璃的固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能進一步提高了整窗的保溫性和密封性,同時框與玻璃、扇與玻璃變成一體化的結構,能夠使得玻璃的剛性與框、扇呈一體化,降低了框、扇成型后的變形幾率,同時在安全性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是一項適應當下節能市場需要的新結構和新技術。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外框與中空玻璃的密封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扇與中空玻璃的密封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介紹: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節能門窗的玻璃密封結構,所述的節能門窗主要包括外框1、扇11、壓線2和中空玻璃3構成,所述的中空玻璃3安裝在外框1與壓線2或扇11與壓線2之間,其中中空玻璃3與外框1與壓線2之間或扇11與壓線2之間的接觸面均采用密封膠條5和/或密封膠墊置6。
圖中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中空玻璃3與外框1的型材縫隙或與扇11的型材縫隙位置用注膠密封4或在四周打膠密封。所述外框1或扇的型材中配置有加強框;
本實用新型所述扇11的型材上帶有共擠膠條,所述膠注密封4的位置為共擠膠條的一側,即壓線側位置。
一種如上所述的節能門窗的玻璃密封結構的密封方法,所述的密封方法是:
1)在外框或者扇的中空玻璃安裝一側位置,設置有對應的槽口,并在該槽口位置四周安裝有密封膠條或采用密封膠進行密封。
2)安裝中空玻璃;
3)在外框或扇上安裝中空玻璃的室內側位置縫隙處注入密封膠,并采用沿四周打膠的工藝,扇密封膠注入位置為扇共擠膠條內側;
4)在中空玻璃的另一側安裝壓線并實現中空玻璃的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