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真空玻璃及真空玻璃窗戶,屬于窗戶制造
技術領域:
。
背景技術:
:真空玻璃是一種應用廣泛的節能玻璃產品,可大量應用在建筑、汽車、裝飾裝修、家具等各種領域,是一種非常優良的隔熱材料。現有的真空玻璃是將兩片平板玻璃四周進行密封,然后將兩片玻璃之間的間隙抽成真空并密封用于排氣的排氣孔后形成。兩片玻璃之間的間隙一般為0.1-0.2mm,并且上述兩片真空玻璃至少有一片是低輻射玻璃。通過上述方式,就可以將通過真空玻璃的傳導、對流和輻射方式散失的熱降到最低。但是,現有的這種真空玻璃四周邊沿的密封位置容易形成熱傳導的冷橋造成熱量的大量流失,降低了真空玻璃的隔熱效果。技術實現要素: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真空玻璃及真空玻璃窗戶,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真空玻璃的隔熱效果差的技術問題。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第一方面,提供一種真空玻璃,包括:本體和隔熱件;所述本體包括:第一玻璃層、第二玻璃層和閉合的環狀密封層;所述環狀密封層設置在所述第一玻璃層的內表面和第二玻璃層的內表面之間,且位于所述第一玻璃層和第二玻璃層的外邊沿或靠近所述外邊沿;所述第一玻璃層、第二玻璃層和環狀密封層之間形成有真空腔;所述隔熱件覆設在所述本體的外邊沿的外側并形成閉合的環形。上述真空玻璃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隔熱件往所述第一玻璃層的外表面延伸形成有第一翻邊。上述真空玻璃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隔熱件往所述第二玻璃層的外表面延伸形成有第二翻邊。上述真空玻璃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隔熱件通過第一粘結層粘接在所述本體的外邊沿。上述真空玻璃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隔熱件為發泡橡膠、發泡聚氨酯、發泡塑料或者海綿。上述真空玻璃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玻璃層設置有排氣管;所述排氣管包括:開口端和閉口端;所述開口端的進氣口與所述真空腔連通,所述閉口端伸出所述第一玻璃層并且所述閉口端的排氣口與所述第一玻璃層外表面的空間連通。上述真空玻璃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排氣管和隔熱件之間設置有保護層,所述保護層的硬度不小于45A。上述真空玻璃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開口端與所述第一玻璃層接觸的部分的膨脹系數小于100×10-7/℃。上述真空玻璃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玻璃層和/或第二玻璃層的內表面設置有吸氣劑槽。所述吸氣劑槽中內置吸氣劑。上述真空玻璃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真空腔內設置有支撐件。上述真空玻璃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支撐件包括:第一支撐件和第二支撐件;所述第一支撐件的長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支撐件的長度;其中,所述第一支撐件的長度指所述第一支撐件所在位置的第一玻璃內表面到第二玻璃內表面的長度,所述第二支撐件的長度指所述第二支撐件所在位置的第一玻璃內表面到第二玻璃內表面的長度。第二方面,提供一種真空玻璃窗戶,包括:窗框和如上所述的真空玻璃,所述窗框具有安裝槽,所述真空玻璃的隔熱件固定在所述安裝槽內。上述真空玻璃窗戶的進一步改進,還包括壓緊件,所述壓緊件設置在所述真空玻璃的第一玻璃層外表面與所述安裝槽的側壁之間,用于卡緊所述窗框和真空玻璃。上述真空玻璃窗戶的進一步改進,在同一截面內,所述真空玻璃的第一翻邊往所述真空玻璃的真空腔延伸的長度大于所述安裝槽的側壁往所述真空腔延伸的長度,且所述第一翻邊往所述真空腔延伸的長度大于所述壓緊件往所述真空腔的長度,且所述第一翻邊延伸至所述第一玻璃層外表面上與所述真空腔對應的區域。上述真空玻璃窗戶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隔熱件與安裝槽之間設置有第二粘結層。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真空玻璃及真空玻璃窗戶,通過在真空玻璃本體的外邊沿覆設呈閉合環形的隔熱件,從而在環狀密封層外形成外側暖邊,避免了真空玻璃本體外邊沿形成熱傳導的冷橋,能長期保證真空腔中的真空度,進而減小熱量的流失,提高了真空玻璃的隔熱效果。附圖說明圖1為真空玻璃窗戶的剖視圖,其中,包括實施例1和實施例2所提供的真空玻璃;圖2為實施例3提供的真空玻璃的結構示意圖,其中,省略了隔熱件;圖3為實施例4提供的真空玻璃的結構示意圖,其中,省略了隔熱件;圖4為實施例5提供的真空玻璃的結構示意圖,其中,省略了隔熱件。圖中:10、真空玻璃;101、第一玻璃層;103、第二玻璃層;105、環狀密封層;107、真空腔;109、隔熱件;1091、第一翻邊;1092、第二翻邊;110、第一粘結層;113、排氣管;115、吸氣劑槽;117、第一支撐件;119、第二支撐件;30、窗框;301、安裝槽;303、第二粘結層;50、壓緊件;70、橡膠條。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縱向”、“橫向”、“長度”、“高度”、“厚度”、“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軸向”、“徑向”、“周向”、“外邊沿”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實用新型中,使用的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實施例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真空玻璃10,這種真空玻璃10具有良好的保溫效果,可以應用在需要節能的建筑物、構筑物或者是裝飾物上,比如建筑物的門窗、幕墻或者保溫箱、冰柜等。圖1是真空玻璃窗戶的剖視圖,其中,包括本實施例提供的真空玻璃。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真空玻璃10包括:本體和隔熱件109。其中,本體包括:第一玻璃層101、第二玻璃層103和閉合的環狀密封層105,其中,環狀密封層105設置在第一玻璃層101和第二玻璃層103之間,并且該環狀密封層105還靠近上述第一玻璃層101和第二玻璃層103的外邊沿,從而在第一玻璃層101、第二玻璃層103和環狀密封層105之間形成真空腔107。并且,為了提高真空玻璃10的保溫性能,在本體的外邊沿覆設有一圈隔熱件109,也即,環繞本體外邊沿的外側固定隔熱件109,從而形成一個閉合的環形隔熱層以將環狀密封層105與外部環境隔離開。例如,以圖1所示的真空玻璃窗戶的剖面圖為例,第一玻璃層101作為一個表面,第二玻璃層103作為另一個表面,環狀密封層105則設置在這兩個表面之間且位于外邊沿處或者靠近外邊沿處,也即,圖1中所示出的,環狀密封層105所示的位于第一玻璃層101的內表面和第二玻璃層103的下部。其中,位于外邊沿處是指第一玻璃層101或者第二玻璃層103的側面與環狀密封層105之間沒有間隙,而靠近外邊沿是指環狀密封層105和第一玻璃層101或者第二玻璃層103的側面之間具有一預設距離的間隙。真空腔107位于圖1中環狀密封層105的上部。雖然圖1僅是真空玻璃窗戶的剖面圖而且還省略了部分結構,但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可以明確知道圖1中真空玻璃窗戶的完整剖面結構,而且還能夠明確了解,由于剖面位置的變化,第一玻璃層101、第二玻璃層103、環狀密封層105以及真空腔107的相對位置會發生變化,因而,圖1并不能視為對本申請中第一玻璃層101、第二玻璃層103、環狀密封層105和真空腔107相對位置的具體限定。隔熱件109則包裹在第一玻璃層101、第二玻璃層103的外邊沿的外側,也即,包裹在真空玻璃10本體的側面,從圖1來看也即是位于第一玻璃層101和第二玻璃層103的下方。具體的,第一玻璃層101和第二玻璃層103可以選擇形狀相同或者不同的任意玻璃板,例如可以是矩形玻璃板、圓形玻璃板或者其他規則或者不規則形狀的玻璃板。同時,第一玻璃層101和第二玻璃層103的材質可以是相同或者不同的,例如可以選擇非鋼化玻璃、鋼化玻璃、半鋼化玻璃、低輻射玻璃、化學強化玻璃、熱反射玻璃、夾絲玻璃、壓花玻璃、熱熔玻璃、鍍膜玻璃、彩釉玻璃、磨砂玻璃、刻花玻璃、化學腐蝕玻璃、太陽能玻璃、防火玻璃、鈉鈣玻璃、硼硅玻璃、鋁硅酸鹽玻璃、石英玻璃、微晶玻璃、瓷質玻璃、有機玻璃中的一種或者兩種。而且,第一玻璃層101和第二玻璃層103的厚度也可以相同或者不同,例如可以像圖1所示的那樣將第一玻璃層101的厚度設置為小于第二玻璃層103的厚度。并且,第一玻璃層101的外表面可以具有條紋或者凹槽。當然,第二玻璃層103的外表面也可以具有條紋或者凹槽。環狀密封層105的材質可以是現有技術中用來進行真空密封的任意材料,并且可以通過現有技術中的任意常規手段使該材料在第一玻璃層101和第二玻璃層103之間形成上述環狀密封層105,例如在第一玻璃層101和第二玻璃層103之間通過噴射密封膠的形式來形成上述環狀密封層105。優選地,通過加熱的方式使包括基材在內的封接混合料熔融在第一玻璃層101和第二玻璃層103之間從而形成環狀密封層105。其中,上述基材可以包括玻璃、金屬、陶瓷、塑料、樹脂、膠中的一種或者多種。更優選地,上述封接混合料還包括:定位粒子、膨脹粒子和粘滯粒子,其中膨脹粒子的膨脹系數為(-200~70)×10-7/℃,且粘滯粒子與第一玻璃層101的浸潤角小于90°。優選地,定位粒子占封接混合料體積百分比的0.01%~30%,膨脹粒子占封接混合料體積百分比的0.01%~70%,粘滯粒子占封接混合料體積百分比的0.01%~50%,三種粒子總體積百分比不大于75%。上述封接混合料中的定位粒子可以起到對第一玻璃層101和第二玻璃層103的支撐作用,避免第一玻璃層101和第二玻璃層103之間密封部位的間距過小,從而減小第一玻璃層101和第二玻璃層103的結構應力。膨脹粒子則可以調節封接混合料的膨脹系數,使密封層和第一玻璃層101以及第二玻璃層103之間的膨脹系數保持一致,從而避免密封后密封層和第一玻璃層101、第二玻璃層103之間的殘留應力過大出現的開裂現象。粘滯粒子則可以使基材在熔化后集聚在粘滯粒子周圍,避免其流到密封部位以外的地方,從而保證了密封的可靠性,提高密封效果。另外,上述環狀密封層105的真空漏率在本實施例中也不作具體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在常規參數中進行任意選擇。優選地,環狀密封層105的真空漏率不大于10-6Pa·m3/s。而由環狀密封層105和第一玻璃層101、第二玻璃層103所形成的真空腔107可以通過抽氣之類的常規手段來調節其真空度,例如,將真空腔107的真空度調整到10-4-10Pa。在本實施例中,隔熱件109安裝到真空玻璃10本體上的方式也可以選擇任意現有的方式,比如卡接或者螺接等。優選地,通過在真空玻璃10本體的外邊沿和隔熱件109之間設置第一粘結層110的方式將二者粘接固定在一起,以降低隔熱件109的安裝難度,并減少隔熱件109安裝固定對真空玻璃10本體的損害。而且,通過設置第一粘結層110的方式還可以進一步減少隔熱件109與真空玻璃10本體的外邊沿之間的間隙,從而提高隔熱件109對真空玻璃10本體外邊沿的密封效果,提高真空玻璃10的隔熱效果。更優選地,使用丁基膠、聚硫膠、UV膠、萬能膠、聚氨酯膠等現有技術中的任意膠作為第一粘結層110,以將隔熱件109粘接在真空玻璃10本體的外邊沿(也即本體的側面)。最優選地,第一粘結層110的水蒸氣滲透率不大于20g/m2·d,且導熱系數不大于0.4W/(m·K),以使第一粘結層110具有更加優良的隔熱、阻隔空氣和水分子的效果,從而提高隔熱件109的隔熱能力,進而提高提高真空玻的隔熱能力和節能效果。同時,在本實施例中,隔熱件109的材質、形狀也不作具體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設置。優選地,隔熱件109選用發泡橡膠、發泡聚氨酯或者海綿等制作。使用上述材料制作隔熱件109,不僅具有良好的隔熱效果,而且還可以非常方便的通過粘接的方式固定在真空玻璃10本體的外邊沿(也即本體的側面),并繞該本體的外邊沿形成一個閉合的環形。另外,可以選用導熱系數不大于0.4W/(m·K)的材料來制作隔熱件109以提高隔熱件109的隔熱效果,例如,選用導熱系數不大于0.4W/(m·K)的橡膠、聚氨酯或者海綿。以下簡要介紹一下本實施例的真空玻璃10的制造方法:在第一玻璃層101上靠近外邊沿的周邊放置封接混合料,然后將第二玻璃層103蓋合在第一玻璃層101上,其中,第二玻璃層103應該覆蓋整個封接混合料;熔融封接混合料使其形成閉合的環狀密封層105以將第一玻璃層101和第二玻璃層103真空密封連接在一起;將環狀密封層105和第一玻璃層101、第二玻璃層103之間形成的空腔抽真空;在第一玻璃層101和第二玻璃層103的外邊沿固定隔熱件109,并使該隔熱件109繞第一玻璃層101和第二玻璃層103的外邊沿形成閉合的環形,從而將整個第一玻璃層101、第二玻璃層103以及環狀密封層105包裹在環形的隔熱件109內部。本實施例的真空玻璃10,通過在真空玻璃10本體的外邊沿覆設呈閉合環形的隔熱件109,從而在環狀密封層105的外側形成外側暖邊,避免了真空玻璃10本體外邊沿形成熱傳導的冷橋,能長期保證真空腔107中的真空度,進而減小熱量的流失,提高了真空玻璃10的隔熱效果。同時,由于真空玻璃10本體的外邊沿(也即本體的側面)被整個包裹在隔熱件109內部,從而使得環狀密封層105也就被全部包裹在隔熱件109的內部,進而使得環狀密封層105不易受到空氣中的水分子的侵蝕,避免了環狀密封層105的老化失效,提高了真空密封效果,這樣也就進一步提高了真空玻璃10的使用壽命。實施例2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真空玻璃10。繼續參考圖1,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1提供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隔熱件109往第一玻璃層101的外表面延伸形成有第一翻邊1091,從而將第一玻璃層101的外表面部分包覆在隔熱件109的第一翻邊1091內,以減少第一玻璃層101外邊沿的散熱,提高真空玻璃10的隔熱效果。優選地,第一翻邊1091延伸至第一玻璃層101外表面上與真空腔107對應的區域,以使得第一玻璃層101與真空腔107對應區域之外的所有區域均包覆在隔熱件109內,從而降低第一玻璃層101真空腔107以外區域的散熱,更好的提高了真空玻璃10的隔熱效果。進一步,隔熱件109往第二玻璃層103的外表面延伸形成有第二翻邊1092,從而將第二玻璃層103的外表面部分包覆在隔熱件109的第二翻邊1092內,以減少第二玻璃層103外邊沿的散熱,提高真空玻璃10的隔熱效果。優選地,第二翻邊1092延伸至第二玻璃層103外表面上與真空腔107對應的區域,以使得第二玻璃層103與真空腔107對應區域之外的所有區域均包覆在隔熱件109內,從而降低第二玻璃層103真空腔107以外區域的散熱,更好的提高了真空玻璃10的隔熱效果。本實施例的真空玻璃10,通過使隔熱件109往第一玻璃層101外表面延伸形成第一翻邊1091,可以減少第一玻璃層101的散熱,從而獲得優良的隔熱節能效果。尤其是隔熱件109同時往第一玻璃層101和第二玻璃層103的外表面均形成有翻邊時,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真空玻璃10外邊沿的散熱,獲得非常優異的隔熱節能效果。實施例3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真空玻璃10。圖2是本實施例提供的真空玻璃10的結構示意圖,其中,省略了隔熱件109。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1、實施例2的基礎上,在第一玻璃層101設置排氣管113。其中,該排氣管113的開口端與真空腔107連通,該排氣管113的閉口端與第一玻璃層101外表面的空間連通。當然,當真空玻璃10抽真空完畢后,也應該將排氣管113的封口端使用封口片或者塞頭等封口結構。在本實施例中,排氣管113的材質、長度、形狀和結構可以根據實際需要由本領域技術人員靈活設置。例如,排氣管113與第一玻璃層101接觸部分可以使用膨脹系數小于100×10-7℃的材料制作,例如具有上述膨脹系數的玻璃、金屬或者陶瓷,從而可以減少排氣管113對第一玻璃層101的損壞,提高真空玻璃10的壽命。進一步,排氣管113的閉口端還穿過隔熱件109,以使排氣管113的閉口端位于真空玻璃10本體的外邊沿,從而提高真空玻璃10的整體結構強度并使真空玻璃10具有更漂亮的外觀。更進一步,在排氣管113和隔熱件109之間設置保護層,并且該保護層的硬度不小于45A(指邵氏硬度),以避免在搬運和安裝時誤傷排氣管113;尤其是當排氣管113位于本體的外邊沿時,可以對真空玻璃10起到非常好的保護作用。本實施例的真空玻璃10,通過設置排氣管113,可以更加方便的對真空腔107抽真空,尤其是當排氣管113的閉口端穿過隔熱件109時,可以在真空玻璃10外就可實現真空腔107的抽真空,使得整個真空玻璃10的安裝維護都非常的方便省事和高效率。實施例4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真空玻璃10。圖3是本實施例提供的真空玻璃10的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1、實施例2、實施例3的基礎上,在第一玻璃層101的內表面設置有吸氣劑槽115,在吸氣劑槽115中填充有吸氣劑。本實施例的吸氣劑槽115的形狀和深度可以根據技術人員測量的數據進行具體設置,例如可以是環形、圓形或者橢圓形以及多邊形。優選地,吸氣劑槽115與真空玻璃10本體的外邊沿的最近距離不小于第一玻璃層101厚度的兩倍,或者不小于第二玻璃層103厚度的兩倍。更優選地,當真空玻璃10為多邊形時,吸氣劑槽115與真空玻璃10角部的最近距離不小于第一玻璃層101厚度的六倍,或者不小于第二玻璃層103厚度的六倍,從而降低玻璃在制作真空時的破碎率(具體請見下表)。最優選地,當真空玻璃10為矩形時,吸氣劑槽115與真空玻璃10角部的最近距離小于35mm時,該吸氣劑槽115位于真空玻璃10本體的對角線以外的區域。序號吸氣劑槽距離邊部的距離玻璃制作真空時的破損率1第一玻璃層厚度的一倍50%2第一玻璃層厚度的二倍10%3第一玻璃層厚度的三倍1%4第一玻璃層厚度的四倍0.1%5第一玻璃層厚度的五倍0.01%在本實施例中,吸氣劑可以是蒸散型吸氣劑或者非蒸散型吸氣劑。需要說明的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確,如果使用蒸散型吸氣劑,在真空玻璃10的排氣管113封口后,需要通過高頻振蕩以激活蒸散型吸氣劑的吸氣成分從而吸收真空玻璃10在使用過程中進入真空腔107的少部分空氣。如果使用非蒸散型吸氣劑,則需要提前激活非蒸散型吸氣劑的吸氣成分從而在使用過程中進入真空腔107的少部分空氣。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吸氣劑槽115可以是封閉式槽或者開放式槽。當使用封閉式槽作為吸氣劑槽115時,可以通過激光或者其他現有技術手段在吸氣劑槽115上開一個與真空腔107連通的孔,從而使吸氣劑可以將真空腔107中少量的空氣吸收,以保證真空玻璃10具有較長的壽命。實施例5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真空玻璃10。圖4是本實施例提供的真空玻璃10的結構示意圖。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1、實施例2、實施例3、實施例4的基礎上,在真空腔107內設置支撐件,用以支撐第一玻璃層101和第二玻璃層103,避免第一玻璃層101和第二玻璃層103間隙過小,從而減小二者的應力,避免真空玻璃10碎裂。進一步,繼續參考圖4,上述支撐件包括:第一支撐件117和第二支撐件119,并且,第一支撐件117的長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支撐件119的長度。其中,第一支撐件117的長度指第一支撐件117所在位置的第一玻璃內表面到第二玻璃內表面的長度(也即圖4中所示的第一支撐件117在垂直方向的距離),第二支撐件119的長度指第二支撐件119所在位置的第一玻璃內表面到第二玻璃內表面的長度(也即圖4中所示的第二支撐件119在垂直方向的距離)。在本實施例中,支撐件的形狀可以是現有技術中的任意形狀,例如可以是高度為0.1~5mm、直徑為0.1~5mm的柱狀結構,或球狀結構,或半球結構,或環狀結構。當然,也可以是直徑為0.1~5mm的金屬絲彎成的直徑為1~10mm的C形開口環狀結構、或直徑為0.1~5mm的金屬絲段或網狀結構,還可以是第一玻璃層101和第二玻璃層103壓花或腐蝕形成的直徑為0.1~5mm的線狀結構或柱狀結構。其中,第一玻璃層101和第二玻璃層103壓花或腐蝕形成的線狀結構,優選為交叉排列的型線,從而形成接觸支撐,以省去在制作真空玻璃10時擺放支撐件的操作步驟,進而節省制造成本。另外,支撐件的軸向截面(也即圖4中的縱向方向的截面)可以是任意形狀,例如可以是直柱形、T形、工形、X形、十字形、王字形、土字形、干字形、圓形、橢圓形、半圓形或者環形。當然,支撐件的徑向截面(也即圖4中的橫向方向的截面)也可以是任意形狀,例如可以是直柱形、T形、工形、X形、十字形、王字形、土字形、干字形、圓形、橢圓形、半圓形或者環形。在本實施例中,支撐件的材質也可以是任意的,例如可以是金屬、玻璃、陶瓷、碳材料、石墨烯、或塑料、橡膠、樹脂等非金屬材料中的一種或者多種組合。進一步,為了使支撐件更好的支撐第一玻璃層101和第二玻璃層103,避免第一玻璃層101和第二玻璃層103的移動,還可以將支撐件的兩端與第一玻璃層101和第二玻璃層103固定連接在一起。例如,可以使用無機高溫膠將支撐件的兩端與第一玻璃層101和第二玻璃層103膠接在一起。其中,無機高溫膠例如可以是熔封溫度小于或等于700℃的玻璃、陶瓷、金屬,或者是摩氏硬度小于4的軟金屬,無機粘結劑,無機鹽中的一種或者多種混合物。以下簡要介紹本實施例的真空玻璃10的制備方法:在第一玻璃層101上放置支撐件,并在支撐件的外周放置封接混合料;在第一玻璃層101上蓋合第二玻璃層103,其中,第二玻璃層103至少應該覆蓋所有的封接混合料;熔融封接混合料使其形成真空密封第一玻璃層101和第二玻璃層103的閉合的環狀密封層105;將環狀密封層105和第一玻璃層101和第二玻璃層103之間形成的腔體抽真空從而形成真空腔107;在第一玻璃層101和第二玻璃層103的外邊沿固定隔熱層,比如,可以通過膠粘的方式在第一玻璃層101和第二玻璃層103的外邊沿粘接海綿。本實施例的真空玻璃10,通過在第一玻璃層101和第二玻璃層103之間設置支撐件,可以避免第一玻璃層101和第二玻璃層103間隙過小造成的應力集中現象,減少真空玻璃10的破碎率。尤其是在第一玻璃層101和第二玻璃層103之間設置具有不同長度的支撐件,可以減少由于第一玻璃層101和第二玻璃層103不平整所造成的真空玻璃10破損現象。實施例6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真空玻璃窗戶,用于建筑、汽車、裝飾裝修、家具等各種領域,例如房頂、幕墻、住宅門和冰柜門等,可以提供良好的保溫效果,實現節能減排。繼續參考圖1,本實施例提供的真空玻璃窗戶,包括:窗框30和上述任一實施例的真空玻璃10。其中,窗框30設置有安裝槽301,真空玻璃10的隔熱件109固定在該安裝槽301內。本實施例的真空玻璃10的結構、功能及效果與上述實施例相同,具體可參看上述實施例,在此不再贅述。在本實施例中,隔熱件109可以通過任意常規技術手段固定在窗框30的安裝槽301內,例如可以是粘接、螺接、卡接等。優選地,本實施例的真空玻璃窗戶通過卡接的方式固定真空玻璃10和窗框30。具體的,在第一玻璃層101外表面與安裝槽301的側壁之間設置壓緊件50,用于卡緊窗框30和真空玻璃10。上述壓緊件50可以是能夠壓緊窗框30和真空玻璃10的任意材質、形狀及結構的零件,例如現有技術中普遍使用的壓條。進一步,再第二玻璃層103外表面與安裝槽301的側壁之間也可以設置上述壓緊件50,從而為真空玻璃10提供更佳的卡緊作用。并且,在本實施例中,窗框30除了具有安裝槽301之外,其材質、形狀、大小及結構均不作其他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擇現有技術中合適的窗框30或者制作與其實際需求相適應的窗框30,例如可以選用現有技術中的鋁合金窗框30、木窗框30或者直接在建筑物的主體上開設安裝槽301從而將建筑物主體作為窗框30使用。本實施例的真空玻璃窗戶,通過在窗框30中固定隔熱件109,使得真空玻璃10本體與窗框30之間形成主要由隔熱件109組成的隔熱密封層,避免了真空玻璃10本體的外邊沿與窗框30安裝槽301之間形成熱傳導的冷橋,進而避免了窗框30內水汽的凝結減少了熱量的損失,并且即使有少量水蒸氣的存在也不會對包裹在隔熱件109內的環狀密封層105產生過大的影響,從而可以提高真空玻璃窗戶的整體壽命。進一步,如圖1所示,在同一截面內,真空玻璃10的第一翻邊1091往真空腔107延伸的長度大于安裝槽301的側壁往真空腔107延伸的長度,且第一翻邊1091往真空腔107延伸的長度大于壓緊件50往所述真空腔107的長度,且第一翻邊1091延伸至第一玻璃層101外表面上與真空腔107對應的區域。通過將隔熱件109做如上設置,可以使得隔熱件109覆蓋環狀隔熱層并且減少隔熱件109與安裝槽301的側壁和壓緊件50之間的間隙,從而使得真空玻璃窗戶的隔熱效果更好。優選地,繼續參照圖1,在壓緊件50和第一玻璃層101的外表面之間還設置有橡膠條70,用于隔絕熱量傳遞,從而可以產生保溫的效果。進一步,隔熱件109與安裝槽301之間設置有第二粘結層303以增加隔熱件109和安裝槽301之間的密封性,減少空氣流動,從而達到更好的隔熱節能效果。并且將隔熱件109和安裝槽301通過第二粘結層303粘接在一起也可以真空玻璃窗戶的結構強度,從而提高使用壽命。具體的,第二粘結層303可以為填充在隔熱件109和安裝槽301之間的發泡膠或者氣溶膠等。另外,對于上述實施例,雖然僅描述了包括兩層玻璃層的真空玻璃10及安裝有上述真空玻璃10的真空玻璃窗戶,但本領域人員應該能夠預見到上述兩層真空玻璃10結構可以擴展到三層以及三層以上的真空玻璃10,而且還可以根據上述擴展對上述兩層真空玻璃10或者真空玻璃窗戶的某些結構進行一些適應性調整,比如在第一玻璃層101和第二玻璃層103中間設置的中間層也可以設置吸氣劑槽115、排氣孔、孔蓋板、排氣管113,在中間層的真空腔107內也可以設置支撐件等。但是,上述擴展和結構的適應性調整并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因而,這些擴展和結構改變依然屬于本申請的保護范圍。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方式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進行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已經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但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中,在不相互矛盾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不同實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實施例或示例的特征進行結合和組合,上述結合或者組合均在本申請的保護范圍以內。而且,本領域技術人員還應該理解:其可以對前述實施方式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技術方案的范圍。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