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裝置,特別是一種豆漿機。
背景技術:
現有豆漿機中,安裝在機頭內的線路板上有些導線,例如連接電機的導線、連接上耦合器的導線等等,這些導線都處于自然狀態,沒有固定住,存在壓線風險,而且線路板上的一些元器件發熱量較高,例如散熱片和變壓器,導線的絕緣層接觸后可能被燙壞,線路板上還有焊接元器件形成的焊腳,可能劃傷、刺破導線的絕緣層,存在風險。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達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豆漿機,提高導線的安全性。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豆漿機,包括機頭和杯體,機頭包括機頭上蓋和機頭下蓋,機頭設有線路板組件、電機和上耦合器,線路板組件通過第一導線與上耦合器電連接,線路板組件的頂部設有對第一導線限位的隔離件。
進一步的,所述隔離件與線路板組件之間形成容納第一導線的第一空間;或者,所述隔離件的底部設有容納第一導線的第一卡線槽;或者,所述隔離件的頂部設有容納第一導線的第二卡線槽。
進一步的,所述線路板組件包括線路板支架和主線路板,第一導線與主線路板連接,線路板支架固定于機頭下蓋或機頭上蓋,主線路板和隔離件分別固定于線路板支架。
進一步的,所述線路板支架上設有至少兩個卡扣和至少一個支撐柱,卡扣由上向下卡住隔離件,支撐柱由下向上抵住隔離件。
進一步的,所述隔離件為板狀結構,卡扣設有兩個,兩個卡扣分別位于隔離件上相對的兩側,支撐柱設有一個,支撐柱位于兩個卡扣之間。
進一步的,所述隔離件設有定位孔,支撐柱的頂端設有插入定位孔的凸起。
進一步的,所述隔離件設有至少一個定位孔,支撐柱設有兩個以上,至少一個支撐柱的頂端設有與定位孔一對一配合的凸起。
進一步的,所述隔離件與線路板支架通過可折疊的柔性連接體連接,柔性連接體與隔離件、線路板支架一體注塑成型或者二次注塑成型。
進一步的,所述主線路板通過第二導線與電機電連接,線路板支架的側邊設有外延的隔板,隔板下方形成容納第二導線的第二空間。
進一步的,所述線路板組件包括控制板,控制板位于主線路板上方,隔離件位于控制板與主線路板之間,隔離件將控制板的底面覆蓋。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隔離件可以限制第一導線的走向來避開可能導致第一導線的絕緣層遭破壞的結構或位置,例如避開發熱量高的元器件、避開焊腳及其他尖銳部件,確保第一導線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機頭的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一中機頭下蓋內部的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一中機頭的剖視圖;
圖4為實施例一中機頭上蓋內部的示意圖;
圖5為實施例一中隔離件相對線路板支架翻開的示意圖;
圖6為實施例一中隔離件相對線路板支架蓋合的示意圖;
圖7為圖5中I處的放大圖;
圖7A為圖7中柔性連接體的一種替換結構(一);
圖7B為圖7中柔性連接體的一種替換結構(二);
圖7C為圖7中柔性連接體的一種替換結構(三);
圖7D為圖7中柔性連接體的一種替換結構(四)。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豆漿機,包括機頭和杯體,機頭結構如圖1至圖3所示,包括機頭上蓋11和機頭下蓋12,機頭設有線路板組件、電機2和上耦合器3,線路板組件通過第一導線61與上耦合器3電連接,線路板組件的頂部設有對第一導線61限位的隔離件5。隔離件5可以限制第一導線61的走向來避開可能導致第一導線61的絕緣層遭破壞的結構或位置,例如避開發熱量高的元器件、避開焊腳及其他尖銳部件,確保第一導線61的安全性。
在本實用新型中,涉及“上”、“下”方位的描述可以參考圖1中機頭上蓋11和機頭下蓋12的位置來理解,機頭上蓋11位于機頭下蓋12的上方,反之,機頭下蓋12位于機頭上蓋11的下方,本實用新型中描述的上下方向即是圖1中的上下方向。另外,本實用新型中采用的“第一”、“第二”的前綴僅是為了區別描述,并無順序關系,更無因果關系,即有“第一”,并非一定要有“第二”,反過來也一樣。
具體對第一導線61限位的方式有多種,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來說明。
實施例一:
在本實施例中,線路板組件包括線路板支架4、主線路板6和控制板7。
結合圖2和圖3看,第一導線61連接在主線路板6上,線路板支架4固定于機頭下蓋12,主線路板6和隔離件5分別固定于線路板支架4,隔離件5與主線路板6之間形成容納第一導線61的第一空間S1,由于主線路板6和上耦合器3安裝固定后,上耦合器3的位置相對主線路板6的位置要高一點,第一導線61從第一空間S1中經過是上下傾斜的狀態,并且處于張緊狀態,因此會自動形成架空線,不與主線路板6的元器件接觸。第一空間S1對第一導線61不是強制約束,只是形成一個足夠的空間能夠避免第一導線61的絕緣層遭破壞。
結合圖4,控制板7固定在機頭上蓋11并位于主線路板6上方,隔離件5位于控制板7與主線路板6之間,隔離件5將控制板7的底面覆蓋。控制板7的底面會有多個元器件焊接形成的焊腳71,利用隔離件5將焊腳71覆蓋,也就將第一導線61與焊腳隔開,避免第一導線61接觸焊腳。
而為了方便快捷地安裝隔離件5,見圖5和圖6,線路板支架4上設有兩個卡扣41和一個支撐柱42,卡扣41由上向下卡住隔離件5,支撐柱42由下向上抵住隔離件5。采用最簡單的結構將隔離件5固定,不僅安裝方便,而且生產成本也低。在安裝時,將隔離件5壓在支撐柱42上,讓卡扣41卡住隔離件5即可,非常方便。
而根據機頭內部空間的情況,隔離件5為板狀結構,兩個卡扣41分別位于隔離件5上相對的兩側,支撐柱42位于兩個卡扣41之間。“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個點確定一個平面”,所以要求支撐柱42和兩個卡扣41不在同一直線上是最佳的,當然在實際產品中,由于卡扣41與隔離件5接觸以及支撐柱42與隔離件5接觸都是面與面的接觸,因此即使支撐柱42和兩個卡扣41分布在同一直線上,也可以對隔離件5進行固定。而卡扣41的數量以及支撐柱42的數量可以視情況增加。除了板狀結構,隔離件5也可以采用條狀或塊狀等具體形狀的結構,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擇。
隔離件5設有定位孔51,支撐柱42的頂端設有插入定位孔51的凸起421。在安裝時先讓凸起421與定位孔51配合好,能夠方便隔離件5的預定位,進一步方便隔離件5的安裝,同時凸塊插入定位孔51會形成橫向上的限位,有助于隔離件5的固定。設置凸起421后,支撐柱42的頂端仍然對隔離件5起支撐作用。當然,隨著支撐柱42數量的增加,凸起421與定位孔51也可以相應增加,當然凸起421與定位孔51是一對一配合,但是凸起421與定位孔51的數量可以比支撐柱42少,比如支撐柱42設置兩個,只在其中一個支撐柱42上設置凸起421,相應在隔離件5上設置一個定位孔51。
另外,隔離件5與線路板支架4通過可折疊的柔性連接體8連接,柔性連接體與隔離件5、線路板支架4一體注塑成型或者二次注塑成型。隔離件5與線路板支架4可以是相同材料制成,也可以是不同材料制成,例如線路板支架4采用塑料,而隔離件5采用硅膠等柔性材料,可以讓第一導線61陷入隔離件5,起到固定、防護雙重功效。隔離件5與線路板支架4成為一個零件,可以避免工人安裝時遺漏隔離件5。而通過柔性連接體實現隔離件5相對線路板支架4翻轉折疊,在安裝主線路板6時,隔離件5可以相對線路板支架4翻開,不會影響主線路板6的安裝。同時柔性連接體能夠進一步對隔離件5進行預定位,使得隔離件5蓋在線路板支架4上就能夠準確定位,使卡扣41準確卡住隔離件5。
柔性連接體8可以采用塑料或橡膠,柔性連接體8的下端801與線路板支架4為一體結構、上端802與隔離件5為一體結構,柔性連接體8的兩端之間利用厚度變薄獲得可以承受多次折疊的結構,柔性連接體8兩端之間的結構可以參考圖7,柔性連接體8的下端通過一薄片82連接中間體81,中間體再通過另一薄片連接柔性連接體8的上端,薄片82的厚度為0.1~0.5mm,設置中間體可以在隔離件蓋在線路板支架上的時候支撐薄片,減小薄片的折疊角度,避免應力過于集中,延長薄片的使用壽命。
除了圖7優選結構外,也可以采用圖7A、圖7B、圖7C和圖7D等直接利用薄片82連接的結構來實現柔性連接體8的折疊。
主線路板6通過第二導線與電機2電連接,為此,線路板支架4的側邊設有外延的隔板43,隔板下方形成容納第二導線的第二空間。第二導線被限位,確保第二導線的安全性。
實施例二:
除了形成第一空間S1,也可以在隔離件5的底部設有容納第一導線61的第一卡線槽,通過第一卡線槽對第一導線61進行強制約束,安全性更好,只是會增加安裝時間。
可以理解的,在隔離件5的頂部設有容納第一導線61的第二卡線槽,通過第二卡線槽對第一導線61進行強制約束,也可以對第一導線61進行良好的保護,控制好隔離件5與控制板7底面的焊腳之間的距離即可避開焊腳。
在現有的豆漿機中,也有不設置控制板7的機型,因此在上述實施例中省略控制板7即可。上述實施例中,機頭下蓋可以是單層的金屬下蓋,線路板支架直接與金屬下蓋固定連接;也可以在金屬下蓋的頂部設置過渡支架,線路板支架固定在過渡支架上;還可以是外層下蓋和內層下蓋構成的雙層下蓋結構,線路板支架固定在內層下蓋上。此外,線路板支架也可以固定在機頭上蓋上。
除上述優選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有其他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改變和變形,只要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