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家用廚房電器的控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全自動小空間粉碎食品加工機。
背景技術:
隨著控制技術不斷的發展,給人類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而且越來越智能化的家庭電器進入人們的生活,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而這些智能化的家庭電器,之所以能夠實現智能化是由于之智能化的控制以及智能化的操作。
現有技術中一種食品加工機,可以調整食品制備的總量以方便用戶的控制體驗,其采用水箱進行供水,再利用一個小空間粉碎腔對物料進行粉碎等其他加工從而完成食品的制備,制備好的食品通過接漿杯進行盛放,整個食品的制備過程實現了全自動化的過程。
但是這種食品加工機,在制備食品完成后,需要對粉碎腔進行清洗,由于該種食品加工機采用了小空間粉碎腔,因此,粉碎腔與食品加工機一體,不易于取出進行清洗,一般都是通過食品加工機執行自動的清洗流程,從而完成對粉碎腔的清洗。但是在此過程中,因為粉碎腔不能取放,而且粉碎腔空間較小,所以在食品加工機執行自動清洗過程后,不能對殘余的水漬進行清除,若長時間不能清除殘余水漬,一來會對食品加工機的粉碎腔有損害,粉碎腔為金屬腔體,長時水漬會對金屬腔體進行氧化生銹。二來殘余水漬在下次食品制備時,會隨著食品制備過程進入食品中,從而對食品制備的品質產生影響,嚴重時,長時間殘余的水漬進入食品時會對人體造成相應的傷害。因此,在完成對小空 間粉碎腔的清洗后,需要對殘余水漬進行清除。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衛生安全、智能的全自動小空間粉碎食品加工機。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一種全自動小空間粉碎食品加工機,包括機座、供水組件、粉碎裝置、接漿杯、控制裝置,所述供水組件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安裝在所述機座上,所述粉碎裝置包括小空間粉碎腔,所述小空間粉碎腔的底部設有用于向所述接漿杯排漿的排漿組件,其中,所述小空間粉碎腔上設有加熱裝置,當所述小空間粉碎腔中的液體排放完成后,所述控制裝置控制所述加熱裝置對所述小空間粉碎腔進行烘干加熱。
優選的,所述加熱裝置對所述小空間粉碎腔進行烘干加熱時,所述控制裝置控制所述排漿組件將所述小空間粉碎腔與外界空氣聯通。
優選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空間粉碎食品加工機設有粉碎電機,所述粉碎電機的電機軸上設有粉碎刀片,所述粉碎刀片伸入所述小空間粉碎腔內,所述加熱裝置對所述小空間粉碎腔進行烘干加熱時,所述控制裝置控制所述粉碎電機驅動所述粉碎刀片轉動。
優選的,所述加熱裝置對所述小空間粉碎腔進行烘干加熱時,所述控制裝置控制所述加熱裝置間歇和/或持續工作。
優選的,所述小空間粉碎腔上設有溫度檢測裝置,所述控制裝置根據溫度檢測值與預設的溫度閥值控制所述加熱裝置對所述小空間粉碎腔進行烘干加熱。
優選的,所述溫度檢測值小于預設的溫度閥值時,所述控制裝置控制所述 粉碎電機不進行工作。
優選的,所述溫度檢測裝置包括檢測所述小空間粉碎腔腔體溫度的第一溫度檢測裝置和檢測所述小空間粉碎腔腔內溫度的第二溫度檢測裝置。
優選的,所述小空間粉碎食品加工機設有濕度傳感檢測裝置,所述控制裝置根據濕度檢測值與預設的濕度閥值控制所述加熱裝置對所述小空間粉碎腔進行烘干加熱。
優選的,所所述溫度檢測值為T,所述濕度檢測值為H,所述加熱裝置對小空間粉碎腔進行烘干加熱時間為t,ρ=T×H×t,其中ρ為常數。
優選的,所述加熱裝置進行烘干加熱的功率為P,所述粉碎電機的轉速為S,所述小空間粉碎腔內的溫升為ΔT,進行P/ΔT=K×S×t,其中K為常系數。
在小空間粉碎腔上設有加熱裝置,當小空間粉碎腔中的液體排放完成后,即完成相應的清洗,通過加熱裝置對小空間粉碎腔進行烘干加熱,使得小空間粉碎腔內的殘余水漬蒸發,從而保持粉碎腔的干燥,不但更好的保護了粉碎腔,使得粉碎腔不易產生銹跡,同時避免了細菌的產生,確保了粉碎腔的衛生安全。
為了更好的便于殘余水漬的烘干蒸發,加熱裝置可以采用間歇的對粉碎腔進行加熱烘干,從而形成冷熱交替更利于水分的蒸發,同時可以打開相應的粉碎腔通道,使得粉碎腔內與外部空氣聯通,從而便于水汽的揮發,進一步提升烘干的速度。同時在加熱裝置加熱烘干的過程中或者間歇的時間內,通過控制粉碎電機轉動帶粉碎刀片,通過粉碎刀片的工作,在粉碎腔內形成相應的氣流流動,加速了粉碎腔內氣流流動,使得粉碎腔的烘干速度更加迅速。
在粉碎腔上設置相應的溫度和濕度檢測裝置,通過實時了解粉碎腔內的溫度和濕度進行反饋,從而使得控制裝置控制加熱裝置對粉碎腔的烘干加熱時間 調整,同時跟進粉碎腔內的溫升情況,對加熱裝置的功率以及粉碎電機的轉速進行調整,從而使得對粉碎腔的烘干加熱更加的智能,能夠隨粉碎腔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節能降耗。同時,溫度檢測也可以確保粉碎腔的安全,在溫度過高時,控制裝置可以停止對粉碎腔的加熱。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全自動小空間粉碎食品加工機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全自動小空間粉碎食品加工機實施例1的流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全自動小空間粉碎食品加工機實施例1的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全自動小空間粉碎食品加工機,包括機座、供水組件、粉碎裝置、接漿杯,所述供水組件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安裝在所述機座上,所述粉碎裝置包括小空間粉碎腔,所述小空間粉碎腔的底部設有用于向所述接漿杯排漿的排漿組件,其中,所述小空間粉碎腔上設有加熱裝置,當所述小空間粉碎腔中的液體排放完成后,所述加熱裝置對所述小空間粉碎腔進行烘干加熱。
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食品加工機的粉碎裝置包括粉碎電機1,所述粉碎電機1的電機軸穿過所述小空間粉碎腔5內,所述電機軸上設有粉碎刀片6,所述加熱裝置2設置與所述小空間粉碎腔5的外部側壁,當然,也可以設置在底壁以及底側壁,所述小空間粉碎腔5上設有粉碎腔蓋4,所述粉碎腔蓋上設有濕度檢測裝置3,所述小空間粉碎腔5的靠近加熱裝置上設有檢測所述小 空間粉碎腔腔體溫度的第一溫度檢測裝置9,所述小空間粉碎腔5的側壁上設有檢測所述小空間粉碎腔腔內溫度的第二溫度檢測裝置10,所述食品加工機還包括接漿杯7和廢水杯10,當然接漿杯和廢水杯也可以共用一個杯體,不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要實用新型部分,在此不在贅述。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溫度檢測裝置9檢測腔體溫度為T,所述第二溫度檢測裝置10檢測的腔內溫度Q,所述濕度檢測裝置3檢測的腔體內的濕度為H,所述腔體溫度T設有預設的溫度閥值,所述溫度閥值包括第一溫度閥值T1和第二溫度閥值T2,其中第一溫度閥值T1為烘干的溫度閥值,在此溫度閥值下,有利于殘余的水漬蒸發為水蒸汽,第二溫度閥值T2保護加熱裝置不受損壞以及保護各種器件。所述腔內溫度Q也設有預設的溫度閥值Q1,對應粉碎腔內的承壓能力,避免由于氣壓過高導致泄壓閥以及杯蓋等被頂開,此溫度閥值的設置與腔內泄壓閥選型設置有關。控制裝置根據濕度H,結合大于第一溫度閥值T1時的腔體溫度來判斷粉碎腔的干燥程度。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加熱裝置對小空間粉碎腔進行烘干加熱時間為t,ρ=T×H×t,其中ρ為常數。一定時間條件下,溫度上升而濕度降低,因此在持續一定時間內溫度與濕度滿足一定值是才達到粉碎腔體內干燥的情況,控制裝置根據濕度H,結合大于第一溫度閥值T1時的腔體溫度T來判斷粉碎腔的干燥程度,一般情況下,H<20%RH。
同時,因為加熱裝置對小空間粉碎腔進行了烘干加熱,所以在小空間粉碎腔內部會產生一定的壓力,當壓力到一定程度時會對食品加工機的安全性產生一定影響,所以在電機轉動的過程中,考慮電機轉速與小空間粉碎腔的溫升變化量之間的關系,所述加熱裝置進行烘干加熱的功率為P,所述粉碎電機的轉速為S,所述小空間粉碎腔內的溫升為ΔT,進行P/ΔT=K×S×t,其中K為常系數。
在本實施例中,當T1<T<T2時,需要保持烘干加熱持續時間越長,此時既能滿足防止溫升過快而發生過溫保護,又能滿足殘余水漬的充分蒸發,由此電機工作轉速要求盡量低。而當T<T1時,溫度不夠不利于水分蒸發,因此,無需電機進行工作。
具體的,在本實施例中,食品加工機在小空間粉碎腔執行烘干加熱過程中,所述小空間粉碎腔為非密閉的狀態,其中,控制裝置根據小空間粉碎腔的腔體溫度以及腔內的濕度結合控制判斷,并利用溫度點控制粉碎電機的狀態實現快速烘干的效果,具體流程如下:
如圖2所示,食品加工機制備食品完成后,或者完成自動清洗后,進入烘干加熱流程。此時,控制裝置控制打開相應的腔體排水口以及相應的排氣口,一般排氣設置在粉碎腔蓋上,排水口設置在腔體底部,當然,也可以設置在粉碎腔的其他部位。然后,控制裝置根據第一溫度檢測裝置進行溫度檢測獲知溫度T,一般情況下,第一溫度檢測裝置為溫度傳感器,并判定T與預設溫度值T1的關系,當T<T1,控制裝置驅動加熱裝置以全功率對小空間粉碎腔進行加熱,通過快速升溫的方式加速小空間粉碎腔內的殘余水漬蒸發,減少烘干時間。控制裝置檢測濕度H,當濕度H<H1時,等待N秒后停止加熱,關閉相應的排水口透氣口,完成相應的烘干;當檢測溫度T>T2時,且濕度H<H1時,同樣判斷執行完相應的烘干流程;當溫度T1<T<T2時,以小功率進行加熱,功率可以按照前述的關系進行核算,在加熱的過程中,可以相應的驅動電機進行工作,電機工作可以與加熱裝置同時進行,也可以是分開進行,電機工作可以是開始N1秒停止N1秒,可以最大程度的進行工作節能。然后檢測濕度,濕度H<H1時等待N秒,然后停止相應的電機以及加熱裝置,關閉相應的排水口和排氣口,完成相應的烘干流程;當濕度判斷過程中,若H>H1時,則返回相應的 溫度檢測判斷階段,在此過程中,對于若H>H1時,可持續加熱一定時間以保持腔內溫度穩定,循環判斷一定時間來確認濕度的檢測值準確性。
實施例2:
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食品加工機在小空間粉碎腔執行烘干加熱過程中,所述小空間粉碎腔為密閉的狀態,即在烘干的過程中,粉碎腔內帶有一定的壓力,其中,控制裝置根據小空間粉碎腔的腔體溫度以及腔內的濕度結合控制判斷,并利用溫度點控制粉碎電機以及排水口的狀態實現快速烘干的效果,具體流程如下:
如圖3所示,食品加工機制備食品完成后,或者完成自動清洗后,進入烘干加熱流程。此時,控制裝置控制關閉相應的腔體排水口以及相應的排氣口,一般排氣設置在粉碎腔蓋上,排水口設置在腔體底部,當然,也可以設置在粉碎腔的其他部位。
控制裝置根據第一溫度檢測裝置進行溫度檢測獲知溫度T,一般情況下,第一溫度檢測裝置為溫度傳感器,并判定T與預設溫度值T1的關系,當T<T1,控制裝置驅動加熱裝置以全功率對小空間粉碎腔進行加熱,在加熱過程中,檢測腔內溫度Q,并判定Q與預設溫度值Q1的關系,當Q≥Q1時,打開相應的排氣口和透氣口,然后檢測相應的濕度H,當濕度H<H1時,等待N秒后停止加熱,關閉相應的排水口透氣口,完成相應的烘干;當檢測溫度T>T2時,檢測檢測腔內溫度Q,并判定Q與預設溫度值Q1的關系,若Q≥Q1時,打開相應的排氣口和透氣口,然后檢測相應的濕度H,當濕度H<H1時,等待N秒后停止加熱,關閉相應的排水口透氣口,完成相應的烘干;而當上述兩個過程中,Q<Q1時,則返回檢測溫度T。當溫度T1<T<T2時,以小功率進行加熱,功率可以按照前述的關系進行核算,在加熱的過程中,可以相應的驅動電機進行 工作,電機工作可以與加熱裝置同時進行,也可以是分開進行,電機工作可以是開始N1秒停止N1秒,檢測檢測腔內溫度Q,并判定Q與預設溫度值Q1的關系,若Q≥Q1時,打開相應的排氣口和透氣口,然后檢測相應的濕度H,當濕度H<H1時,等待N秒后停止加熱,關閉相應的排水口透氣口,完成相應的烘干。
當濕度判斷過程中,若H>H1時,則返回相應的溫度檢測判斷階段,在此過程中,對于若H>H1時,可持續加熱一定時間以保持腔內溫度穩定,循環判斷一定時間來確認濕度的檢測值準確性。
在小空間粉碎腔上設有加熱裝置,當小空間粉碎腔中的液體排放完成后,即完成相應的清洗,通過加熱裝置對小空間粉碎腔進行烘干加熱,使得小空間粉碎腔內的殘余水漬蒸發,從而保持粉碎腔的干燥,不但更好的保護了粉碎腔,使得粉碎腔不易產生銹跡,同時避免了細菌的產生,確保了粉碎腔的衛生安全。
為了更好的便于殘余水漬的烘干蒸發,加熱裝置可以采用間歇的對粉碎腔進行加熱烘干,從而形成冷熱交替更利于水分的蒸發,同時可以打開相應的粉碎腔通道,使得粉碎腔內與外部空氣聯通,從而便于水汽的揮發,進一步提升烘干的速度。同時在加熱裝置加熱烘干的過程中或者間歇的時間內,通過控制粉碎電機轉動帶粉碎刀片,通過粉碎刀片的工作,在粉碎腔內形成相應的氣流流動,加速了粉碎腔內氣流流動,使得粉碎腔的烘干速度更加迅速。
在粉碎腔上設置相應的溫度和濕度檢測裝置,通過實時了解粉碎腔內的溫度和濕度進行反饋,從而使得控制裝置控制加熱裝置對粉碎腔的烘干加熱時間調整,同時跟進粉碎腔內的溫升情況,對加熱裝置的功率以及粉碎電機的轉速進行調整,從而使得對粉碎腔的烘干加熱更加的智能,能夠隨粉碎腔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節能降耗。同時,溫度檢測也可以確保粉碎腔的安全,在溫度過 高時,控制裝置可以停止對粉碎腔的加熱。
需要強調的是,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包含但不限于上述具體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被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