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煮食物的小家電,一種多功能電飯煲。
背景技術:
現有電飯煲使用最多的就是煮飯功能,但是在生活過程中也有食物要油炸、熱奶、烘烤等等,現有的電飯煲無此功能。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實用性強,可以煮飯、油炸、熱奶、烘烤食物的多功能電飯煲。
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方案為:
一種多功能電飯煲,電飯煲設有底座(1),底座(1)上固定有中層殼體(2)及外層殼體(3),中層殼體(2)的底部布置有發熱盤(21),發熱盤(21)通過支腳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中層殼體(2)的頂邊固定有隔熱環(22),中間放置有鍋內膽(23),鍋內膽(23)底部坐落在發熱盤(21)上;所述外層殼體(3)頂部固定連接有中環殼體(4),中環殼體(4)的前端設有液晶顯示窗口(41)及環繞在液晶顯示窗口(41)周邊的控制按鍵孔(42);所述中環殼體(4)的前端殼內設有電源固定架(43),電源固定架(43)上固定有控制器(44);所述中環殼體(4)的前端殼內設有帶液晶顯示器的功能控制板(45)及用于固定功能控制板(45)的LCD固定架(46),功能控制板(45)的液晶顯示器布置在液晶顯示窗口(41)上,功能控制板(45)的功能操作按鍵布置在控制按鍵孔(42)上;所述中環殼體(4)的前端外表面固定有功能控制貼(47);所述中環殼體(4)的頂部設有冷凝水 收集槽(48),后部設有冷凝水收集盒(49)及延伸有鍋蓋鉸接頭(40),鍋蓋鉸接頭(40)上鉸鏈有鍋蓋(5);所述中環殼體(4)的前端頂邊固定有鍋蓋彈性鎖扣(401)。
進一步:所述的功能控制貼(47)上印制有功能操作文字,根據所需的功能選擇對應文字操作對應的功能操作按鍵,啟動所需的功能。
進一步:所述的中環殼體(4)上連接活動提手(402)。
進一步:所述的功能控制貼(47)頂邊設有防水條(471),防水條(471)固定在中環殼體(4)表面的頂邊,防止水漏入殼體內。
進一步:所述的鍋蓋(5)包括上殼(51)及下殼(52),下殼(52)的反面設有加熱絲(521)、加熱鋁蓋板(522),加熱絲(521)貼附在加熱鋁蓋板(522)上;所述下殼(52)的內底邊固定有一環架(524),環架(524)分別固定連接有可拆式鋁頂蓋(525)及鍋口密封硅膠圈(526);所述下殼(52)內固定有傳感器壓板(527)、傳感器鋁蓋(528)、傳感器防水硅膠套(529),傳感器壓板(527)上安裝有溫度傳感器;所述的上殼(51)及下殼(52)中部共同設有蒸汽流出組件(53)。
進一步:蒸汽流出組件(53)包括破泡器上蓋裝飾件(531),破泡器上蓋裝飾件(531)下方連接有破泡器上蓋(532),破泡器上蓋(532)下方連接有破泡器下蓋(533),破泡器下蓋(533)上設有破泡器回流硅膠件(534);破泡器下蓋(533)的下方設有用于調節蒸汽流出的蒸汽口密封硅膠調節件(535),蒸汽口密封硅膠調節件(535)固定在下殼(52)上;破泡器上蓋(532)、破泡器下蓋(533)固定在上殼(51)。
進一步:所述的發熱盤(21)中間設有溫控器;鍋內膽(23)的上方外側連 接有鍋膽把手。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多功能電飯煲有益效果為:本產品在鍋蓋內設有加熱保溫絲、鍋體內底部設有發熱盤,加熱的食物在中間,實現上下加熱,使食物熟透更加均勻,食物保溫可以單獨使用加熱保溫絲,其加熱保溫絲功率低,節省電源;油炸食物時,上下同時加熱,使飄浮食物表面也能受熱,使食物整體熟透;暖奶時,可以單獨使用加熱保溫絲,使奶慢慢升溫,保證奶本身原有未道及口感;烘烤食物時,上下同時加熱,使飄浮食物表面也能受熱,使食物整體熟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產品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產品的立體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產品的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產品鍋蓋的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產品鍋體的爆炸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產品鍋蓋的爆炸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6所示:一種多功能電飯煲,電飯煲設有底座1,底座1上固定有中層殼體2及外層殼體3,中層殼體2的底部布置有發熱盤21,發熱盤21通過支腳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中層殼體2的頂邊固定有隔熱環22,中間放置有鍋內膽23,鍋內膽23底部坐落在發熱盤21上;所述外層殼體3頂部固定連接有中環殼體4,中環殼體4的前端設有液晶顯示窗口41及環繞在液晶顯示窗口41周邊的控制按鍵孔42;所述中環殼體4的前端殼內設有電 源固定架43,電源固定架43上固定有控制器44;所述中環殼體4的前端殼內設有帶液晶顯示器的功能控制板45及用于固定功能控制板45的LCD固定架46,功能控制板45的液晶顯示器布置在液晶顯示窗口41上,功能控制板45的功能操作按鍵布置在控制按鍵孔42上;所述中環殼體4的前端外表面固定有功能控制貼47;所述中環殼體4的頂部設有冷凝水收集槽48,后部設有冷凝水收集盒49及延伸有鍋蓋鉸接頭40,鍋蓋鉸接頭40上鉸鏈有鍋蓋5;所述中環殼體(4)的前端頂邊固定有鍋蓋彈性鎖扣401,在鍋蓋5合攏后,鍋蓋彈性鎖扣401將鍋蓋5鎖緊;冷凝水收集槽48與冷凝水收集盒49相通,煮食物產生的冷凝水直接流到冷凝水收集盒49上。
所述的功能控制貼47上印制有功能操作文字,根據所需的功能選擇對應文字操作對應的功能操作按鍵,啟動所需的功能。
所述的中環殼體4上連接活動提手402。
所述的功能控制貼47頂邊設有防水條471,防水條471固定在中環殼體4表面的頂邊,防止水漏入殼體內。
所述的鍋蓋5包括上殼51及下殼52,下殼52的反面設有加熱絲521、加熱鋁蓋板522,加熱絲521貼附在加熱鋁蓋板522上,加熱鋁蓋板522連接在下殼52的頂壁,加熱保溫絲521發熱后通過加熱鋁蓋板522將熱量均勻散發;加熱保溫絲521也可將鍋蓋5內積水烘干;所述下殼52的內底邊固定有一環架524,環架524分別固定連接有可拆式鋁頂蓋525及鍋口密封硅膠圈526;所述下殼52內固定有傳感器壓板527、傳感器鋁蓋528、傳感器防水硅膠套529,傳感器壓板527上安裝有溫度傳感器;所述的上殼51及下殼52中部共同設有蒸汽流出組件53。
蒸汽流出組件53包括破泡器上蓋裝飾件531,破泡器上蓋裝飾件531下方連接有破泡器上蓋532,破泡器上蓋532下方連接有破泡器下蓋533,破泡器下蓋533上設有破泡器回流硅膠件534;破泡器下蓋533的下方設有用于調節蒸汽流出的蒸汽口密封硅膠調節件535,蒸汽口密封硅膠調節件535固定在下殼52上;破泡器上蓋532、破泡器下蓋533固定在上殼51。
所述的發熱盤21中間設有溫控器,防止溫度過高及干燒;鍋內膽23的上方外側連接有鍋膽把手。
所述的控制器44分別與溫控器、發熱盤21、溫度傳感器、加熱保溫絲523、功能控制板45電連接。
所述的底座1上設有散熱孔。
所述的鍋蓋鉸接頭40外側設有接頭蓋400。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凡是屬于本實用新型原理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進行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