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家用電器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電熱水壺。
背景技術:
現有的蒸汽開關型電熱水壺一般分為以下幾種形式:一種是在壺腔內設置蒸汽導管的,一種是將蒸汽通道伸入壺口的,還有一種是在壺腔內壁開孔的。上述三種形式的電熱水壺是人們日常生活中較為常用水壺,但第一種壺內置導管后使壺內結構變復雜,最直觀感覺是清理壺內壁變得不再容易;而第二種將蒸汽通道伸入壺口后使壺口變小,妨礙清理壺內壁;第三種壺在結構形式和外觀上比前兩種都有明顯改進,但也存在如下缺點:清理壺內壁時容易將雜物塞進孔內、水沸騰后有可能灌入孔內進而影響使用安全。
現在人們對于生活品質的要求更高,不管是上述哪種形式的壺都無法擺脫水或壺內水蒸汽與塑料接觸的現狀。現在依然有大量的有害塑料部件應用在壺上的情況,使得人們對塑料哪怕是食品級塑料部件都會產生抵觸情緒。
人們迫切希望出現一種外觀更簡潔、使用更放心的新型水壺。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的電熱水壺和壺蓋。
本實用新型是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對壺的結構進行改進得到的。
通過對背景技術中所述的缺點成因的分析可知:若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應該使水、壺內水蒸汽與塑料脫離接觸。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熱水壺,其特征在于:該電熱水壺的壺體內部無蒸汽通道,壺蓋壁內、外免設蒸汽通道,壺蓋壁上的蒸汽出口與蒸汽通道入口隔空相連。
與現有技術不同,本實用新型在實現了水與塑料脫離接觸的同時又實現了壺內水蒸汽與塑料脫離接觸。
壺蓋壁上的蒸汽出口的形狀可以是矩形、圓形或其它規則或不規則的形狀,可以是單個孔或按一定規則排列的孔的集合。
上述的蒸汽出口是指與蒸汽通道入口隔空相連的孔。除了上述蒸汽出口外,壺蓋壁上還可以設置將壺內水蒸氣排入大氣的傳統的開孔。
上述的蒸汽出口在結構形式上與傳統的將壺內水蒸氣排入大氣的開孔相似,二則均為壺蓋壁上直接開孔將壺內蒸汽排入大氣中。但二者最明顯也是最關鍵的不同在于其用途不同,傳統的開孔僅僅是將壺內水蒸汽排入大氣中以降低壺內的壓力;而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蒸汽出口不僅實現了傳統的開孔的功能,更是實現了將排入大氣中的水蒸氣再次導入蒸汽通道的功能。因此不能因為二者外觀相似就混為一談。
壺蓋壁內、外免設蒸汽通道表明本實用新型不需要在壺蓋內外設置專門的用于將壺內高溫蒸汽引入安裝有蒸汽開關的通道的連接通道。但本實用新型不排斥在壺蓋內外故意設置不必要蒸汽連接通道的做法。換言之,壺蓋內外的蒸汽連接通道不是本實用新型實現其目的的必要條件。
“蒸汽出口與蒸汽通道入口隔空相連”指壺蓋上的與安裝有蒸汽開關的通道入口對應的開孔不是直接接在安裝有蒸汽開關的通道上的。“隔空相連”是指宏觀表現,即用肉眼可以分辨出二者之間是有空間的,它們之間是明顯斷開的而不是微觀層面的配合間隙。比如間距小于0.5mm可視為配合間隙。
形式上的“隔空相連”與其特殊的功能是密不可分的。本實用新型之所以選擇斷開的蒸汽通道來實現高溫蒸汽的正常傳輸并觸發蒸汽開關是其目的決定的。前面已經講過,本實用新型不僅要實現水與塑料脫離接觸,而且還要實現壺內水蒸汽與塑料脫離接觸。而“直接相連”顯然無法實現目的,因此“隔空相連”就成了必然的選擇。
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電熱水壺蓋,其特征在于:壺蓋上設有可以與蒸汽通道入口直接相連或隔空相連的蒸汽引出孔或短管。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電熱水壺有兩種存在形式。其一是壺體與壺蓋是結合在一起的壺,通過旋轉的方式打開和關閉壺蓋。本文上述的壺即為這種形式的電熱水壺。其二是壺體與壺蓋是分離的壺,通過掀開和蓋上的方式打開和關閉壺蓋。
對于上述的壺體與壺蓋是結合在一起的壺而言,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是一體式電熱水壺;而對于壺體與壺蓋分離的壺而言,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是壺體與壺蓋的組合,即以實現本實用新型為目的的部件的生產、銷售均屬于侵權行為。換言之,將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壺體與壺蓋單獨銷售亦是侵權行為。
因此,本實用新型除了涉及電熱水壺外,其還涉及一種具體的零部件產品即壺蓋。這種壺蓋特征的描述與作為整體的電熱水壺的壺蓋描述有所差異。對于電熱水壺整體而言它是“壺蓋壁上的蒸汽出口與蒸汽通道入口隔空相連”并且“壺蓋壁內、外免設蒸汽通道”。而對于具體的壺蓋而言則顯然無法用上述相同的語言描述,因為它不具備電熱水壺作為整體所具有的特征。因此,它只能被描述為“壺蓋上設有可以與蒸汽通道入口相連的蒸汽引出孔或短管”這樣一種技術特征。
關于壺蓋技術特征的描述之所以加上“與蒸汽通道入口直接相連或隔空相連”這一限定詞是為了更好地描述其技術特征,即這種壺蓋上有將高溫蒸汽傳輸給蒸汽通道入口的孔或短管這一技術特征,至于是否間接傳輸蒸汽則不是本壺蓋能夠具備的特征,也不是本申請所述壺蓋這一零部件產品要求保護的對象。
之所以說“是否間接傳輸蒸汽不是本壺蓋能夠具備的特征”,這是由于“隔空”這一現象成因造成的。“隔空”這一技術特征是由兩個物體配合形成的,是二者的相對空間位置決定的。現將本實用新型所述壺蓋這一零部件產品實物固定,那么通過拉伸與之對應的蒸汽通道入口可實現“與蒸汽通道入口直接相連或隔空相連”這兩種存在形式。因此對單獨的壺蓋產品限制相對位置是沒有意義的。
本實用新型的特征非常明確,即“壺蓋壁上的蒸汽出口與蒸汽通道入口隔空相連”。這一技術特征是以往任何電熱水壺所不具備的,這正是本申請權利要求之所在。“壺蓋壁上的蒸汽出口與蒸汽通道入口隔空相連”是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本申請的所有技術方案均圍繞此核心內容展開。
本實用新型不是簡單的設計方案,它是經過300余天,歷經1200多次超低、正常、超高水位實際燒水實驗,以蒸汽開關全部正常觸發并斷電為測試依據的真實產品。本實用新型經過實測證明它是一種可行、安全、可靠的新型電熱水壺。
經過實測,本行業即電熱水壺制造業的普通技術工人僅根據本申請的說明書及其附圖即可生產出本申請所述的新型電熱水壺。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從根本上解決了現有壺存在的水或壺內水蒸氣與塑料接觸的問題,滿足了人們的飲水需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新型電熱水壺結構示意圖
圖2是另一種新型電熱水壺結構示意圖
圖3是新型電熱水壺工作原理圖
圖4是蒸汽通道入口示意圖
圖5是壺蓋蒸汽出口示意圖
圖6是新型電熱水壺俯視圖
圖7是壺蓋結構示意圖
圖8是一種上、下組合壺蓋結構意圖
圖9是另一種上、下組合壺蓋結構意圖
圖中:
1.壺體 2.壺嘴 3.壺蓋 4.把手 5.底座 6.蒸汽開關 7.蒸汽通道入口 8.蒸汽出口 9.定位槽 10.蒸汽引出短管 11.上部壺蓋 12.下部壺蓋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電熱水壺具體實施例1如下:
如圖1所示,一種電熱水壺,包括壺體(1)、壺嘴(2)、壺蓋(3)、把手(4)、底座(5)和蒸汽開關(6);如A向視圖和B向視圖所示,其特征在于:該電熱水壺的壺蓋壁上的蒸汽出口(8)與蒸汽通道入口(7)隔空相連。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電熱水壺具體實施例2如下:
如圖2所示,另一種電熱水壺,包括壺體(1)、壺嘴(2)、壺蓋(3)、把手(4)、底座(5)和蒸汽開關(6);與上述實施例1唯一區別在于該壺的壺嘴(2)與傳統長嘴水壺相似,在正常水位時該壺嘴沒于水下。
新型電熱水壺工作原理如圖3所示,當水壺內的水燒開后壺內的高溫蒸汽會在內部壓力的作用下從壺蓋壁上的蒸汽出口(8)噴出并進入隔空對應的蒸汽通道入口(7)中,并經過把手處的蒸汽通道到達蒸汽開關(6)觸發其斷電動作。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電熱水壺具體實施例3如下:
如圖6所示,一種電熱水壺,包括壺體(1)、壺嘴(2)、壺蓋(3)、把手(4)、底座(5)和蒸汽開關(6);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壺蓋(3)可以方便的取下,就如同傳統的水壺的壺體與壺蓋是相對獨立的一樣。
為保證每次都能準確地將壺蓋壁上的蒸汽出口(8)對準蒸汽通道入口(7),本實施例在壺體(1)端口處開有凹槽,同時在如圖7所示的壺蓋(3)上壓有凸痕。當凸痕和凹槽準確配合時壺蓋壁上的蒸汽出口(8)恰好對準蒸汽通道入口(7),這樣就能保證即使不熟悉本實用新型的人們也可以正確地蓋上壺蓋。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電熱水壺的壺蓋具體實施例1如下:
如圖8所示,一種電熱水壺的壺蓋,其特征在于:該壺蓋上設有可以與蒸汽通道入口直接相連或隔空相連的蒸汽引出孔。同時,壺蓋還可以做成上、下兩部分組合在一起的形式,這樣既方便掀開和蓋上壺蓋又有利于提高壺蓋的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電熱水壺的壺蓋具體實施例2如下:
如圖9所示,一種電熱水壺的壺蓋,與上述壺蓋具體實施例1不同的是:該壺蓋上設有可以與蒸汽通道入口直接相連或隔空相連的蒸汽引出短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