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清潔器具,特別涉及一種欄桿清潔裝置。
背景技術:
在日常生活中,欄桿隨處可見,而長期使用后的欄桿會產生污垢,由于欄桿的結構以及死角較多,對清潔工作會增加難度,通常在對欄桿進行清潔時,清潔人員對其進行360°無死角打掃,清潔人員工作時比較費力,并且工作效率降低,通常使用抹布進行清潔,需要不斷對抹布進行清洗,當污垢較難清洗時,需要在抹布上傾倒一些洗潔用品,時不時倒置洗潔劑工作過程較為繁瑣,并且無法控制用量,會造成浪費的情況,人力成本以及使用成本都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調節靈活,減少人工勞力,減輕清潔人員工作量,固定性較好,清潔效果好的欄桿清潔裝置。
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欄桿清潔裝置,包括本體,本體由第一倒L型夾體以及第二倒L型夾體構成,第一倒L型夾體以及第二倒L型夾體側邊均安裝有拉環,且第一倒L型夾體通過轉軸連接有第二倒L型夾體,轉軸上安裝有第一滾輪,第一倒L型夾體以及第二倒L型夾體下方均安裝有夾手,夾手內側上方安裝有第二滾輪,且夾手上均連接有松緊帶,兩根松緊帶上分別安裝有子扣以及母扣,本體內側表面上設有若干出水孔,且本體內側周邊上安裝有布刷頭,本體內部為空腔結構,且本體內部安裝有斜板,所述本體上方兩側均設有進水口。
進一步的,第一倒L型夾體以及第二倒L型夾體相對稱安裝。
進一步的,夾手為伸縮結構。
進一步的,進水口上安裝有上蓋。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轉軸使整體能夠靈活的進行調節,根據欄桿的直徑調節到合適的大小進行清潔工作,適用于各種大小的欄桿,使用范圍較廣,拉環起到助力作用,使調節更加方便快捷,操作簡單,伸縮結構的夾手以及松緊帶的配合使用,提高整體對欄桿的包裹性,實現無死角無漏縫的清理,提高清理效果,通過子扣母扣的使用使其方便固定,并且穩定性較強,斜板的使用使進入的洗潔用品能夠順暢的從出水孔排出,不會積壓在其中,設計合理,結構簡單,通過進水口能夠根據清理的范圍控制洗潔用品的使用量,減少浪費,第一滾輪以及第二滾輪的使用,使欄桿與本實用新型之間存在空隙,同時使本體能夠在欄桿上順利地運行,對欄桿進行清潔,本實用新型整體提高清潔的效率,減輕清理人員的工作量,結構簡單,無需不斷清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1-本體、2-第一倒L型夾體、3-第二倒L型夾體、4-轉軸、5-第一滾輪、6-拉環、7-夾手、8-松緊帶、9-子扣、10-母扣、11-第二滾輪、12-出水孔、13-布刷頭、14-斜板、15-進水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加深本實用新型的理解,下面我們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定。
如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一種欄桿清潔裝置的實施方式,包括本體1,所述本體1由第一倒L型夾體2以及第二倒L型夾體3構成,所述第一倒L型夾體2以及第二倒L型夾體3側邊均安裝有拉環6,且所述第一倒L型夾體2通過轉軸4連接有所述第二倒L型夾體3,所述轉軸4上安裝有第一滾輪5,所述第一倒L型夾體2以及第二倒L型夾體3下方均安裝有夾手7,所述夾手7內側上方安裝有第二滾輪11,且所述夾手7上均連接有松緊帶8,所述兩根松緊帶8上分別安裝有子扣9以及母扣10)所述本體1內側表面上設有若干出水孔12,且所述本體1內側周邊上安裝有布刷頭13,所述本體1內部為空腔結構,且所述本體1內部安裝有斜板14,所述本體1上方兩側均設有進水口15,所述第一倒L型夾體2以及所述第二倒L型夾體3相對稱安裝,所述夾手7為伸縮結構,所述進水口15上安裝有上蓋。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根據欄桿的直徑通過轉軸4對本體1的叉開程度進行調節后,再調節夾手7,通過子扣9與母扣10將第一倒L型夾體2以及第二倒L型夾體3連接起來,將洗潔用品從進水口15中進入本體1中,經過斜板14的阻擋,使其通過出水孔12排在布刷頭13上,最后進行滑行清理。
本實用新型具有調節靈活,減少人工勞力,減輕清潔人員工作量,固定性較好,清潔效果好的特點,轉軸4使整體能夠靈活的進行調節,適用于各種大小的欄桿,使用范圍較廣,拉環6起到助力作用,使調節更加方便快捷,操作簡單,伸縮結構的夾手7以及松緊帶8的配合使用,提高整體對欄桿的包裹性,實現無死角無漏縫的清理,提高清理效果,通過子扣9母扣10的使用使其方便固定,并且穩定性較強,斜板14的使用使進入的洗潔用品能夠順暢的從出水孔12排出,不會積壓在其中,設計合理,結構簡單,通過進水口15能夠根據清理的范圍控制洗潔用品的使用量,減少浪費,第一滾輪5以及第二滾輪11的使用,使欄桿與本實用新型之間存在空隙,同時使本體1能夠在欄桿上順利地運行,對欄桿進行清潔,本實用新型整體提高清潔的效率,減輕清理人員的工作量,結構簡單,無需不斷清洗。
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僅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和結構特征,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相關人士能夠據以實施,但以上內容并不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所作的任何等效變化或修飾,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