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實木復合拼裝門。
背景技術:
實木復合門框采用實木指接材為框架,門芯為各種填充材料,表層粘貼各種材質(zhì)的表皮,這種門會在門框與表層之間再加一層材料,大多數(shù)的復合門采用的是中密度板(MDF),因為中密度板具有易雕刻成型,易打磨平整,變形小等特點,但是密度板使用膠水較多,長期居住對人體會造成一定影響。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實木填充,結構穩(wěn)固的實木復合拼裝門。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實木復合拼裝門,其特征在于:包括門框以及門體,所述的門體包括實木外包面、剛性框以及實木芯,所述的實木芯設置在剛性框內(nèi),所述的實木外表面與剛性框的外壁面貼合固定。
進一步的:所述的實木芯包括多條實木連接條,所述的實木連接條的一側設置有T形連接塊,所述的實木連接條的另一側設置有與T形連接塊配合的T形連接槽,所述的多條實木連接條通過T形連接塊與T形連接槽依次連接,所述的剛性框包括第一連接板、第二連接板、第三連接板以及第四連接板,所述的第三連接板設置有與實木芯一側的T形連接槽配合的T形連接塊,所述的第三連接板的T形連接塊與實木芯一側的T形連接槽配合連接,所述的第四連接板設置有與實木芯一側的T形連接塊配合的T形連接槽,所述的第四連接板的T形連接槽與實木芯一側的T形連接塊配合連接,所述的第一連接板與第二連接板的兩端分別通過螺栓與第三連接板以及第四連接板固定。
進一步的:所述的剛性框的外壁面還設置有金屬網(wǎng)套,所述的實木外包面的背面與金屬網(wǎng)套貼合固定。
進一步的:所述的實木外包面采用EO級板材。
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和效果:結構設計合理,結構設計穩(wěn)固,實木芯填充主體,并通過剛性框固定,增加門體的整體強度以及穩(wěn)固性,同時實木外包面多樣的設計可以使得門的樣式多種多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而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
參見圖1-圖2,本實施例一種實木復合拼裝門,其特征在于:包括門框1以及門體2,所述的門體2包括實木外包面21、剛性框以及實木芯,所述的實木芯設置在剛性框內(nèi),所述的實木外表面與剛性框的外壁面貼合固定,所述的實木芯包括多條實木連接條23,所述的實木連接條23的一側設置有T形連接塊231,所述的實木連接條23的另一側設置有與T形連接塊231配合的T形連接槽232,所述的多條實木連接條23通過T形連接塊231與T形連接槽232依次連接,所述的剛性框包括第一連接板221、第二連接板222、第三連接板223以及第四連接板224,所述的第三連接板223設置有與實木芯一側的T形連接槽232配合的T形連接塊231,所述的第三連接板223的T形連接塊231與實木芯一側的T形連接槽232配合連接,所述的第四連接板224設置有與實木芯一側的T形連接塊231配合的T形連接槽232,所述的第四連接板224的T形連接槽232與實木芯一側的T形連接塊231配合連接,所述的第一連接板221與第二連接板222的兩端分別通過螺栓與第三連接板223以及第四連接板224固定,所述的實木外包面21的背面與金屬網(wǎng)套225貼合固定,所述的實木外包面21采用EO級板材。
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以上內(nèi)容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本實用新型說明書的內(nèi)容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