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書柜用板體技術領域,涉及到一種密集架或書架柜體加強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書柜的側板是由兩個槽鋼和一個立板組成的,立板的兩端分別與一個槽鋼固定連接,書柜的橫梁也與槽鋼固定連接,如圖1所示,由于槽鋼的存在,使得側板整體的厚度較厚,而且由于立板只在兩端設置有向內彎折的結構,所以立板的強度較低,從而使得側板整體的強度較低,容易損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設計了一種密集架或書架柜體加強結構,減小了側板結構整體的厚度,提高了柜體結構整體的強度,結構簡單,拆裝方便快捷,省時省力。
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具體技術方案是:
一種密集架或書架柜體加強結構,包括兩個對稱設置的側梁加強結構和背板加強結構,所述的側梁加強結構包括兩個對稱設置的側梁和位于兩個側梁之間的側板體,側梁包括外側板和L形的內側板,內側板包括豎板和橫板,豎板與外側板固定連接,橫板上設置有螺栓孔,橫板靠近側板體的一端向外彎折形成支撐板,支撐板與橫板垂直設置,側板體的兩端分別與對應端的外側板連接形成側板結構,所述的背板加強結構包括兩個交叉形成X形結構的加強筋,加強筋的兩端都固定在側梁上。
所述的外側板遠離側板體的一端向內側彎折形成楔形連接板,內側板的豎板與楔形連接板固定連接,楔形連接板與外側板之間的第一夾角、楔形連接板與豎板之間的第二夾角都是大于90°且小于180°。
所述的楔形連接板與外側板之間的第一夾角為135°。
所述的外側板靠近側板體的一端向內側彎折形成第一定位板,第一定位板與外側板垂直設置,側板體的端部向內側彎折形成第二定位板,第一定位板與該端的第二定位板緊密接觸形成定位結構。
所述的第一定位板的內側端向第二定位板方向彎折形成限位板,限位板與第一定位板垂直設置,第二定位板與限位板緊密接觸形成限位結構。
所述的支撐板沿內外方向的長度為10mm,橫板與外側板之間的距離減小為50mm。
所述的外側板與內側板為一體式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由鋼板彎折而成的側梁來代替槽鋼,在保證柜體結構整體強度的前提下,可以將側板結構的厚度由現有的105mm減小為50mm,在減小側板結構整體厚度的同時,還設置了X形的背板加強結構,省去了采購槽鋼的需求,節約了生產成本,結構簡單,拆裝方便快捷,省時省力。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側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側梁加強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背板加強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代表側板體,2代表外側板,3代表豎板,4代表橫板,5代表支撐板,6代表楔形連接板,7代表第一定位板,8代表第二定位板,9代表限位板,10代表加強筋,α代表第一夾角,β代表第二夾角。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例,如圖2、圖3所示,一種密集架或書架柜體加強結構,包括兩個對稱設置的側梁加強結構和背板加強結構,所述的側梁加強結構包括兩個對稱設置的側梁和位于兩個側梁之間的側板體1,側梁包括外側板2和L形的內側板,內側板包括豎板3和橫板4,豎板3與外側板2固定連接,橫板4上設置有螺栓孔,橫板4靠近側板體1的一端向外彎折形成支撐板5,支撐板5與橫板4垂直設置,側板體1的兩端分別與對應端的外側板2連接形成側板結構,為了進一步加強柜體整體的強度,在柜體的背部還設置了背板加強結構,背板加強結構包括兩個交叉形成X形結構的加強筋10,加強筋10的兩端都固定在側梁上,橫板4與外側板2之間的距離即側板結構整體的厚度由現有的105mm減小為本實用新型中的50mm,外側板2與內側板為一體式結構,是由鋼板彎折而成的,在減小側板結構整體厚度、保證側板結構整體強度的同時,還省去了采購槽鋼的需求,節約了生產成本,結構簡單,拆裝方便快捷,省時省力。
支撐板5太長會浪費材料,增加生產成本,支撐板5太短,則不能有效起到支撐橫板4的作用,會降低側梁強度,所以將支撐板5沿內外方向的長度設置為10mm。
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外側板2遠離側板體1的一端向內側彎折形成楔形連接板6,內側板的豎板3與楔形連接板6固定連接,楔形連接板6與外側板2之間的第一夾角α、楔形連接板6與豎板3之間的第二夾角β都是大于90°且小于180°,鋼板的彎折范圍小,對鋼板的損害也就較小,會增強側板結構的強度,延長側板結構的使用壽命。其中,楔形連接板6與外側板2之間的第一夾角α為135°。另外,楔形連接板6的設置增多了側梁的彎折次數,可以增大側梁整體的強度,從而增大側板結構的強度。
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外側板2靠近側板體1的一端向內側彎折形成第一定位板7,第一定位板7與外側板2垂直設置,側板體1的端部向內側彎折形成第二定位板8,第一定位板7與該端的第二定位板8緊密接觸形成定位結構。安裝時,直接將側板體1嵌裝在左右兩側的兩個側梁之間即可,省去了焊接或安裝螺栓的過程,省時省力,提高了生產效率。第一定位板7和第二定位板8的設置,使得側板體1與兩個側梁緊密接觸定位,可以防止側板體1左右晃動,使得側板整體更加穩固。
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第一定位板7的內側端向第二定位板8方向彎折形成限位板9,限位板9與第一定位板7垂直設置,第二定位板8與限位板9緊密接觸形成限位結構,安裝時,當第二定位板8與限位板9接觸時,說明側板體1已經安裝到位,使側板體1的外側面與外側板2的外側面齊平,更好地保證側板結構外側面的平整度。而且限位板9的設置使得用戶在側板結構外部無法看到側板結構內部的情況,而且可以有效防止灰塵等雜質由第一定位板7和第二定位板8之間的縫隙進入柜體內,更好地保證柜體內的整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