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鐵鍋,具體涉及一種電磁爐適用鐵鍋。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防銹鐵鍋普遍采用低碳鋼板冷沖壓成形后,再進行搪瓷、氮化工藝或滲鋁工藝處理,單層鋼板的鐵鍋由于鍋底穩(wěn)定性較差,不適用于電磁爐上,同時單層鋼板的鐵鍋的傳熱性能較差,底部傳熱不均勻,鍋內烹飪的食物容易燒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電磁爐適用鐵鍋。它通過在低碳鋼鍋體底部采用釬焊工藝依次復合純鋁層和不銹鐵層,改善鐵鍋底部傳熱均勻性和鍋底穩(wěn)定性,使低碳鋼板冷沖壓成形的鐵鍋也能適用于電磁爐上。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措施來達到的:一種電磁爐適用鐵鍋,包括低碳鋼鍋體,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碳鋼鍋體的內表面通過高溫滲鋁形成一層內層鐵鋁合金層,所述低碳鋼鍋體的外表面通過高溫滲鋁形成一層外層鐵鋁合金層,所述低碳鋼鍋體的底部采用釬焊工藝依次復合有純鋁層和不銹鐵層。
進一步地,所述不銹鐵層的外緣彎折延伸至低碳鋼鍋體并通過釬焊工藝連接在低碳鋼鍋體上。
進一步地,所述低碳鋼鍋體的內表面呈蜂窩狀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低碳鋼鍋體上設有鍋手柄,所述鍋手柄通過鉚釘固定在低碳鋼鍋體上。
進一步地,所述低碳鋼鍋體的厚度為0.5mm-3.0mm,所述內層鐵鋁合金層和外層鐵鋁合金層的厚度為5μm-50μm。
進一步地,所述純鋁層的厚度為1mm-8mm,所述不銹鐵層的厚度為0.2mm-1.5mm。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yōu)點如下:本實用新型的鍋體采用低碳鋼板冷沖壓成形,低碳鋼鍋體的雙面熱鍍純鋁,通過高溫滲鋁在低碳鋼鍋體的內外表面各形成鋁鐵合金層,具有良好的防銹性能,使鐵鍋表面達到無涂層不易銹的效果。低碳鋼鍋體底部采用釬焊工藝依次復合有純鋁層和不銹鐵層,使鍋底導熱均勻,不易變形,適合在電磁爐上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I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K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4為蜂窩狀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低碳鋼鍋體,2、內層鐵鋁合金層,3、外層鐵鋁合金層,4、純鋁層,5、不銹鐵層,6、鍋手柄,7、鉚釘,8、蜂窩狀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情況,但它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僅做舉例而已。同時通過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將變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一種電磁爐適用鐵鍋,包括低碳鋼鍋體1,低碳鋼鍋體1的內表面通過高溫滲鋁形成一層內層鐵鋁合金層2,低碳鋼鍋體1的外表面通過高溫滲鋁形成一層外層鐵鋁合金層3,低碳鋼鍋體1的底部采用釬焊工藝依次復合有純鋁層4和不銹鐵層5。其中,不銹鐵層5的外緣彎折延伸至低碳鋼鍋體1并通過釬焊工藝連接在低碳鋼鍋體1上。低碳鋼鍋體1上設有鍋手柄6,鍋手柄6通過鉚釘7固定在低碳鋼鍋體1上。低碳鋼鍋體1的內表面呈蜂窩狀結構8,在實際應用中,蜂窩狀結構8可以由若干個均勻布置的圓形或六邊形組成,本實施例的蜂窩狀結構8如圖4所示。
如圖2所示,低碳鋼鍋體1的厚度為0.5mm-3.0mm,內層鐵鋁合金層2和外層鐵鋁合金層3的厚度為5μm-50μm。內層鐵鋁合金層2和外層鐵鋁合金層3為低碳鋼鍋體1的防護層,具有高硬度和高耐蝕性,能耐高溫氧化。
如圖3所示,純鋁層的厚度為1mm-8mm,改善低碳鋼鍋體1的傳熱均勻性,增強鍋底的穩(wěn)定性。不銹鐵層5的厚度為0.2mm-1.5mm,作為鍋體在電磁爐上加熱時的感應層,同時也能增強鍋底的穩(wěn)定性。
本實用新型的電磁爐適用鐵鍋可以用于炒鍋、煎鍋、湯鍋、奶鍋、蒸鍋、電器的內鍋等。
其它未經詳細描述的內容屬于本領域技術人員公知的現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