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洗地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便于維護的洗地車。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逐漸采用洗地車對地面進行清潔,洗地車作為一種日常勤務和保潔工具,洗地車的清洗效率高,能夠極大限度的降低清潔人員的勞動強度,贏得廣大人民的青睞。洗地車廣泛應用于賓館、酒店等服務行業的室內場所,另外還有眾多公共場合,比如醫院、機場、車站、大廈、廣場等。目前大多數的洗地車都是由車架、凈水箱、污水箱、刷盤、污水回收器、真空泵和若干電機構成。然而洗地車的驅動一般為前驅,其中前驅軸組件承擔著支撐和驅動整個機器,機器的啟動、急停和轉彎過程中,前驅軸組件承受著極大的彎矩,集中在軸承上既要承受軸向力也要受到軸向力,長時間使用洗地車后,需要對前驅組件進行維修和保養。然而現有的洗地車結構比較復雜,前驅組件的安裝比較不容易拆卸,當需要對前驅組件維護時,必須差不多要把整臺及其拆開才能進行維護工作,維護非常不方便,而且增大了工作強度,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便于維護的洗地車,該洗地車無需把整臺拆卸即可便捷地把前驅軸組件拆卸下來進行維護,降低了工作強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提供一種便于維護的洗地車,包括底座、駕駛座、立柱以及前驅軸組件,駕駛座與立柱均固定連接在底座的上方,所述底座的頂面不被立柱和駕駛座占據之處可拆卸覆蓋有踏板,前驅軸組件容置在所述底座內部并位于立柱與駕駛座之間的踏板的正下方,所述前驅軸組件包括主軸,所述主軸豎直放置、并通過軸承與所述底座連接且通過大螺母支撐起整個前驅軸組件,所述立柱朝向所述駕駛座的一側面向內彎曲設置,且立柱朝向所述駕駛座的一側面的底部設置有倒U形凹槽。
其中,所述踏板通過螺栓與所述底座連接。
其中,所述螺栓有四個,且四個螺栓呈矩形分布。
其中,所述主軸與所述踏板之間還設置有上端蓋,所述上端蓋與所述底座可拆卸連接。
其中,所述上端蓋與所述底座卡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便于維護的洗地車,包括底座、駕駛座、立柱以及前驅軸組件,駕駛座與立柱均固定連接在底座的上方,底座的頂面不被立柱和駕駛座占據之處可拆卸覆蓋有踏板,前驅軸組件容置在底座內部并位于立柱與駕駛座之間的踏板的正下方,前驅軸組件包括主軸,主軸豎直放置、并通過軸承與底座連接且通過大螺母支撐起整個前驅軸組件,立柱朝向駕駛座的一側面向內彎曲設置,且立柱朝向駕駛座的一側面的底部設置有倒U形凹槽。與現有技術相比,需要維護本實用新型的洗地車時,只需要把踏板拆卸,就可以看到前驅軸組件,由于立柱一側面彎曲,且設置了倒U形凹槽,給從上面拆裝前驅軸組件操作留有空間,然后松開主軸的大螺母即可把整個前驅軸組件取出來就行維護,因此無需把整臺洗地車拆卸即可便捷地把前驅軸組件拆卸下來進行維護,降低了工作強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便于維護的洗地車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便于維護的洗地車的立柱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便于維護的洗地車的另一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中A處的放大視圖。
附圖標記:
底座1;
駕駛座2;
立柱3、倒U形凹槽31;
踏板4、螺栓41;
上端蓋5;
前驅軸組件6、主軸61、大螺母62、軸承63。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本實施例的一種便于維護的洗地車,如圖1至圖4所示,包括底座1、駕駛座2、立柱3以及前驅軸組件6,駕駛座2與立柱3均固定連接在底座1的上方,底座1的頂面不被立柱3和駕駛座2占據之處通過四個螺栓41可拆卸覆蓋有踏板4,四個螺栓41呈矩形分布;前驅軸組件6容置在底座1內部并位于立柱3與駕駛座2之間的踏板4的正下方,前驅軸組件6包括主軸61,主軸61豎直放置、并通過軸承63(軸承63位角軸承)與底座1連接且通過大螺母62支撐起整個前驅軸組件6,立柱3朝向駕駛座2的一側面向內彎曲設置,且立柱3朝向駕駛座2的一側面的底部設置有倒U形凹槽31。其中,主軸61與踏板4之間還設置有上端蓋5,上端蓋5與底座1卡接。與現有技術相比,需要維護本實用新型的洗地車時,只需要把擰松四個螺栓,把踏板4拆卸,就可以看到前驅軸組件6,由于立柱3一側面彎曲,且設置了倒U形凹槽31,給從上面拆裝前驅軸組件6操作留有空間,然后把上端蓋5拆掉,再松開主軸61的大螺母62即可把整個前驅軸組件6取出來就行維護,因此無需把整臺洗地車拆卸即可便捷地把前驅軸組件6拆卸下來進行維護,降低了工作強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