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家電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聚能防漏氣電壓力鍋鍋蓋。
背景技術:
電壓力鍋因烹飪效果好、快速、節能等優點,已走進千家萬戶,成為廚房必備電器之一。
目前市場上的電壓力鍋鍋蓋包括鍋蓋體、密封圈、限壓閥體及浮子組件,密封圈一般通過緊固件固定于鍋蓋的內側壁上,一旦緊固件平整度與密封圈的平整度有差異,就會導致密封圈不能很好地貼合于電壓力鍋的鍋體的內膽的邊緣上,這樣電壓力鍋一加熱上壓后很容易在成鍋體的鍋邊漏氣;另外由于鍋蓋內部無其他擋板,加熱時熱量直接與鍋蓋接觸,鍋蓋會將一部分熱量向電壓力鍋外散發一部分熱量,這會導致食物的加熱時間延長,從而增加電費。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聚能防漏氣電壓力鍋鍋蓋,其能使得密封圈與鍋體的內膽的邊緣緊密貼合,避免熱氣從鍋體的鍋邊漏出。
為了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聚能防漏氣電壓力鍋鍋蓋,包括鍋蓋本體、設于所述鍋蓋本體上的第一閥芯、及設于所述鍋蓋本體的空腔內的第二閥芯、滑動套、聚能板及密封圈;所述第一閥芯、第二閥芯、滑動套、聚能板和密封圈均與所述鍋蓋本體同軸心設置;所述第二閥芯具有連接所述第一閥芯的固定部和套設所述滑動套的導桿部;所述滑動套滑設于所述導桿部上;所述聚能板套設于所述滑動套上;所述密封圈套設于所述聚能板的邊部上。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滑動套包括具有相連通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導桿部穿過所述第一腔伸入至所述第二腔內,所述導桿部伸入至所述第二腔內的一端設有第一凸臺,所述第一凸臺與所述導桿部同軸心,所述第一凸臺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腔的尺寸。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滑動套遠離所述第一閥芯的側面上設有連通所述第二腔的氣孔。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滑動套的外側壁上朝著遠離所述滑動套的中心軸線方向延伸有兩環形的第二凸臺,所述第二凸臺分別位于所述聚能板的兩側。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鍋蓋本體采用不銹鋼材料制成。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滑動套采用硅膠材料制成。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聚能板的邊部呈弧形狀。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聚能板的邊部向上朝著聚能板的中心方向彎曲。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聚能板采用不銹鋼或鋁材料制成。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聚能板遠離第一閥芯的側面上設有聚能點和/或聚能槽。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密封圈對應所述聚能板設有環形的容置槽,所述聚能板的邊部位于容置槽內。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容置槽的形狀為V型或U型。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聚能防漏氣電壓力鍋鍋蓋,其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滑動套套于第二閥芯的導桿部上,而聚能板又可滑動地套于導桿部上,使得聚能板具有可相對第二閥芯的導桿部上下滑動的活動空間,又因為密封圈又套設于聚能板的邊部上,將鍋蓋合于鍋體上時,鍋體的內膽會通過密封圈推動聚能板,這時密封圈就會自動尋位,以與鍋體的內膽緊密配合,在這種情形下,當電壓力鍋加熱上壓后,由于密封圈自動尋位與內膽邊緣緊密貼合,從而使得鍋體的邊部不會產生漏氣。另外,聚能板的設置使得電壓力鍋加熱后產生的熱量被阻擋,從而使得熱量不會直接與鋼蓋的頂部接觸,減少了熱量的損失。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所述的聚能防漏氣電壓力鍋鍋蓋的剖視圖;
圖2是圖1所示的聚能防漏氣電壓力鍋鍋蓋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所示的聚能防漏氣電壓力鍋鍋蓋的滑動套的剖視圖。
圖中:
10、鍋蓋本體;
20、第一閥芯;
30、第二閥芯;31、固定部;32、導桿部;33、第一凸臺;
40、滑動套;41、第一腔;42、第二腔;43、氣孔;44、第二凸臺;
50、聚能板;51、聚能點;52、聚能槽;
60、密封圈;61、容置槽。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本實用新型的公開內容的理解更加透徹全面。
請一并參考圖1和圖2,其中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聚能防漏氣電壓力鍋鍋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的聚能防漏氣電壓力鍋鍋蓋的爆炸結構示意圖。聚能防漏氣電壓力鍋鍋蓋包括鍋蓋本體10、設于鍋蓋本體10上的第一閥芯20、及設于鍋蓋本體10的空腔內的第二閥芯30、滑動套40、聚能板50和密封圈60;第一閥芯20、第二閥芯30、滑動套40、聚能板50和密封圈60均與鍋蓋本體10同軸心設置;第二閥芯30具有連接第一閥芯20的固定部31和套設滑動套40的導桿部32;滑動套40滑設于導桿部32上;聚能板50套設于滑動套40上;密封圈60套設于聚能板50的邊部上。
具體而言,因為滑動套40套設于第二閥芯30的導桿部32上,而聚能板50又可滑動地套設于導桿部32上,所以聚能板50具有可相對第二閥芯30的導桿部32上下滑動的活動空間,又因為密封圈60又套設于聚能板50的邊部上,將鍋蓋合于鍋體上時,鍋體的內膽會通過密封圈60推動聚能板50,這時密封圈60就會自動尋位,以與鍋體的內膽緊密配合,在這種情形下,當電壓力鍋加熱上壓后,由于密封圈60自動尋位與內膽邊緣緊密貼合,從而使得鍋體的邊部不會產生漏氣。另外,聚能板50的設置使得電壓力鍋加熱后產生的熱量被阻擋,從而使得熱量不會直接與鋼蓋的頂部接觸,減少了熱量的損失。
如圖3所示,圖3為圖1所示的聚能防漏氣電壓力鍋鍋蓋的滑動套的剖視圖,滑動套40包括具有相連通的第一腔41和第二腔42;導桿部32穿過第一腔41伸入至第二腔42內,導桿部32伸入至第二腔42內的一端設有第一凸臺33,第一凸臺33與導桿部32同軸心,第一凸臺33的尺寸大于第一腔41的尺寸,以防止滑動套40從第二閥芯30上脫落。
為了使第二閥芯30的導桿部32能在滑動套40內順利地滑動,滑動套40遠離第一閥芯20的側面上設有連通第二腔42的氣孔43。氣孔43的設置,可以使得滑動套40內的氣壓始終保持平衡。
滑動套40的外側壁上朝著遠離滑動套40的中心軸線方向延伸有兩環形的第二凸臺44,第二凸臺44分別位于聚能板50的兩側,用以防止聚能板50從滑動套40上脫落。
優選地,鍋蓋本體10采用不銹鋼材料制成,以使鍋蓋本體10不易生銹而長時間地保持美觀。
在本實施例中,滑動套40采用硅膠材料制成。
聚能板50的邊部呈弧形狀。通過將聚能板50的邊部設置成弧形狀,可以避免聚能板50的邊部刮傷密封圈60。在本實施例中,聚能板50的邊部向上朝著聚能板50的中心方向彎曲。在其他實施例中,聚能板50的邊部可向下朝著聚能板50的中心方向彎曲。
聚能板50采用不銹鋼或鋁材料制成。在本實施例中,聚能板50采用不銹鋼材料制成,聚能板50的直徑為φ224mm,厚度0.4-0.6mm之間。
聚能板50遠離第一閥芯20的側面上設有扇形的聚能點51和扇形的聚能槽52。聚能板50上聚能點51和聚能槽52能聚焦熱量,使得熱量不易從聚能板50上散發,這樣熱量能聚集在鍋體內充分反復與食物接觸,以使電壓力鍋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對食物的加熱,不會產生延時的現象,節約了電能。當然,聚能板50的結構設置不僅僅只限于此,在其他實施例中,可只在聚能板50遠離第一閥芯20的側面上設置扇形的聚能點51,也可只在聚能板50遠離第一閥芯20的側面上設置扇形的聚能槽52。
密封圈60對應聚能板50設有環形的容置槽61,聚能板50的邊部位于容置槽61內。通過在密封圈60上對應聚能板50的邊部設置容置槽61,使得聚能板50的邊部被密封圈60包覆,從而使得聚能板50的邊部不會與鍋體的內膽和鍋蓋本體10發生接觸或碰撞,保護了聚能板50。在本實施例中,容置槽61的形狀優選為V型,在其他實施例中,容置槽61的形狀可為U型或其他形狀。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