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智能窗戶。
背景技術:
:
窗戶是家居裝修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家居環境的智能化需求也越來越高,現有的智能窗戶一般智能實現單方向移動,容易造成窗戶單邊磨損嚴重,降低智能窗戶的使用壽命。雖然有些智能窗戶可以實現雙向移動,但其無法實現只開啟一邊的功能,這對于人們的使用造成了很大的不便;還有些智能窗戶無法手動開啟,容易因為斷電或者機構的損壞影響其功能的實施。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以上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新型智能窗戶,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不僅可實現窗戶的智能化雙向移動,而且可手動開啟。
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種新型智能窗戶,包括窗框,所述窗框內滑動安裝有內窗體和外窗體,所述內窗體的一側下端固聯有經由第一驅動裝置驅動的滑塊;所述外窗體的外側下端固聯有第一磁鐵,所述外窗體的內旁側設有橫向設置的滑軌,所述滑軌上設有與其滑動配合的磁鐵架,所述磁鐵架上設有與第一磁鐵磁力相吸的第二磁鐵,所述滑軌的下方設置有用以驅動磁鐵架沿著滑軌滑動的第二驅動裝置。
進一步的,上述窗框的內旁側設置有支撐座。
進一步的,上述第一驅動裝置包括橫向設置的第一拉繩,所述第一拉繩的頭部和尾部分別與滑塊相連接以使第一拉繩呈環狀結構,所述第一拉繩的左右兩端均連接有用以驅動第一拉繩轉動的第一滑輪,所述第一滑輪的中心穿設有第一滑輪軸,所述第一滑輪軸的下端經由軸承與支撐座的底面相鉸接,其中一個所述第一滑輪軸經由平行設置的第一齒輪組Ⅰ和第一齒輪組Ⅱ連接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固聯在支撐座的底面。
進一步的,上述滑塊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用以與第一拉繩的頭部和尾部相連接的第一拉環。
進一步的,上述第二驅動裝置包括豎向設置的第二拉繩,所述第二拉繩的頭部和尾部分別與第二磁鐵相連接以使第二拉繩呈環狀結構,所述第二拉繩的左右兩端均連接有與滑軌相鉸接的第二從動滑輪,所述第二拉繩的下端中間連接有用以驅動第二拉繩轉動的第二主動滑輪,所述第二主動滑輪的中心穿設有第二滑輪軸,所述第二滑輪軸的后端經由軸承與支撐座的側面相鉸接,所述第二滑輪軸經由平行設置的第二齒輪組Ⅰ和第二齒輪組Ⅱ連接有第二電機。
進一步的,上述磁鐵架的左右兩端分別設置有用以與第二拉繩的頭部和尾部相連接的第二拉環。
進一步的,上述第二主動滑輪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用以第二拉繩松緊的張緊輪,所述張緊輪的中心穿設有張緊輪軸,所述張緊輪軸的一端與支撐座的側面固聯。
進一步的,上述滑軌經由4個豎向設置的支撐腳固聯在支撐座的底面。
進一步的,上述支撐座上設有電控箱,所述電控箱分別與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電性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內窗體和外窗體均可實現左右移動,且兩者的運動互不干擾,當出現斷電或者機構損壞時,只需解開拉繩,即可手動進行移動內窗體和外窗體,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構造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中:
1-窗框;2-內窗體;3-外窗體;4-第一磁鐵;5-支撐座;6-第一電機;7-控制箱;8-滑軌;9-張緊輪;10-第二主動滑輪;11-磁鐵架;12-支撐腳;13-第二磁鐵;14-第一滑輪;15-第一拉繩;16-滑塊;17-第二齒輪組Ⅱ;18-第二齒輪組Ⅰ;19-第一滑輪軸;20-第二滑輪軸;21-第二電機;22-第二拉環;23-第二拉繩;24-第一齒輪組Ⅰ;25-第一齒輪組Ⅱ;26-第二從動滑輪;27-第一拉環。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智能窗戶,包括窗框1,所述窗框1內滑動安裝有內窗體2和外窗體3,所述內窗體2的一側下端固聯有經由第一驅動裝置驅動的滑塊16;所述外窗體3的外側下端固聯有第一磁鐵4,所述外窗體3的內旁側設有橫向設置的滑軌8,所述滑軌8上設有與其滑動配合的磁鐵架11,所述磁鐵架11上設有與第一磁鐵4磁力相吸的第二磁鐵13,所述滑軌8的下方設置有用以驅動磁鐵架11沿著滑軌8滑動的第二驅動裝置。
本實施例中,上述窗框1的內旁側設置有支撐座5。
本實施例中,上述第一驅動裝置包括橫向設置的第一拉繩15,所述第一拉繩15的頭部和尾部分別與滑塊16相連接以使第一拉繩15呈環狀結構,所述第一拉繩15的左右兩端均連接有用以驅動第一拉繩15轉動的第一滑輪14,所述第一滑輪14的中心穿設有第一滑輪軸19,所述第一滑輪軸19的下端經由軸承與支撐座5的底面相鉸接,其中一個所述第一滑輪軸19經由平行設置的第一齒輪組Ⅰ24和第一齒輪組Ⅱ25連接有第一電機6,所述第一電機6固聯在支撐座5的底面,即第一電機6經由第一齒輪組Ⅰ24和第一齒輪組Ⅱ25將動力傳遞給第一滑輪14,再通過第一滑輪14帶動第一拉繩15轉動,進而經由滑塊16帶動內窗體2的移動,并通過控制第一電機6的正反轉實現內窗體2的左右移動。
本實施例中,上述滑塊16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用以與第一拉繩15的頭部和尾部相連接的第一拉環27,第一拉繩15的頭部和尾部可直接系綁在第一拉環27上,也可經由掛鉤鉤住第一拉環27,裝拆方便。
本實施例中,上述第二驅動裝置包括豎向設置的第二拉繩23,所述第二拉繩23的頭部和尾部分別與第二磁鐵13相連接以使第二拉繩23呈環狀結構,所述第二拉繩23的左右兩端均連接有與滑軌8相鉸接的第二從動滑輪26,所述第二拉繩23的下端中間連接有用以驅動第二拉繩23轉動的第二主動滑輪10,所述第二主動滑輪10的中心穿設有第二滑輪軸20,所述第二滑輪軸20的后端經由軸承與支撐座5的側面相鉸接,所述第二滑輪軸20經由平行設置的第二齒輪組Ⅰ18和第二齒輪組Ⅱ17連接有第二電機21,即第二電機21經由第二齒輪組Ⅰ18和第二齒輪組Ⅱ17將動力傳遞給第二主動滑輪10,再通過第二主動滑輪10帶動第二拉繩23轉動,第二磁鐵13在第二拉繩23的帶動下左右移動,利用第一磁鐵4和第二磁鐵13之間的磁力相吸,在第二磁鐵13的移動過程中帶動外窗體3的移動,并通過控制第二電機21的正反轉實現外窗體3的左右移動。
本實施例中,上述磁鐵架11的左右兩端分別設置有用以與第二拉繩23的頭部和尾部相連接的第二拉環22,第二拉繩23的頭部和尾部可直接系綁在第二拉環22上,也可經由掛鉤鉤住第二拉環22,裝拆方便。
本實施例中,上述滑軌經8由4個豎向設置的支撐腳12固聯在支撐座5的底面。
本實施例中,上述第二主動滑輪10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用以第二拉繩23松緊的張緊輪9,所述張緊輪9的中心穿設有張緊輪軸,所述張緊輪軸的一端與支撐座5的側面固聯。
本實施例中,上述支撐座5上設有電控箱7,所述電控箱7分別與第一電機6和第二電機21電性連接。
本實施例中,當出現斷電或者機構損壞時,只需分別解開第一拉繩15與第二拉繩23,即可手動進行移動內窗體2和外窗體3,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