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物料清洗裝置及烹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614361閱讀:196來源:國知局
物料清洗裝置及烹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涉及廚房用具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物料清洗裝置及一種烹飪器具。



背景技術:

現有的洗米器等清洗裝置在執行清洗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對物料攪拌,在現有技術中,均采用以電機驅動攪拌旋轉的結構作為攪拌動力裝置,但是,這樣的結構存在軸封困難的問題,容易在產品運行過程中出現漏水現象,且電機運行時振動噪音較大,難以滿足小家電日常使用的舒適度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至少之一,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物料清洗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上述物料清洗裝置的烹飪器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物料清洗裝置,包括:清洗腔體,設置有進氣口和排氣結構,所述排氣結構包括多個排氣孔;軸流扇葉,設置在所述清洗腔體內,所述軸流扇葉的中心線縱向延伸,所述軸流扇葉受從所述進氣口進入的氣流驅動能夠以所述軸流扇葉的中心線為中心旋轉,且所述軸流扇葉旋轉時,經所述軸流扇葉驅動的氣流從上向下流動;攪拌件,位于所述軸流扇葉的下方且與所述軸流扇葉相連,所述攪拌件受所述軸流扇葉帶動能夠對所述清洗腔體內的物料攪拌。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物料清洗裝置,使軸流扇葉的中心線縱向設置,利用軸流扇葉進行軸向導風的特點,使經軸流扇葉驅動的氣流從上向下流動,這樣可以利用氣流加強對位于清洗腔體底部的物料的攪動,進一步提升清洗效果,另外,本方案中利用風力驅動軸流扇葉旋轉以對帶動攪拌件物料進行攪拌,相對于現有技術中采用電機驅動的結構而言,本方案中的驅動方式振動小,可以降低整機的運行噪音,提高產品使用舒適度,其次,本方案中進行旋轉的部分如軸流扇葉和攪拌件可整體位于清洗腔體內,無需伸出到清洗腔體外與電機連接,從而不用涉及旋轉件轉軸部分的動密封問題,降低了產品的設計及組裝難度,同時可避免軸封位置漏水問題。

另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實施例中的物料清洗裝置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軸流扇葉的葉片具有迎風面和背風面,從所述進氣口進入的氣流能夠直射到所述迎風面上以驅動所述軸流扇葉旋轉;其中,所述軸流扇葉的所述背風面相對所述軸流扇葉的中心線傾斜,且所述背風面大致朝向所述攪拌件所在的一側。

在本方案中,設置軸流扇葉的葉片相對軸流扇葉的中心線傾斜,且設置背風面朝向斜下方,在氣流沖擊作用到迎風面上時,氣流對迎風面的作用力驅動軸流扇葉發生旋轉,而在背風面上,軸流扇葉旋轉過程中,朝向斜下方的背風面可對氣流進行向下導流,以此實現驅動靜止或動能較小的氣流向下流動以形成對位于清洗腔體底部的物料的攪動,從而實現在有效保證產品能效的同時驅動氣流對物料攪動,進一步提升清洗效果。

更具體而言,軸流扇葉的葉片可設計為厚度大致均勻的結構,通過使葉片相對軸流扇葉的中心線傾斜布置,以使葉片的背風面呈相對軸流扇葉的中心線傾斜且朝向斜下方的結構,而葉片的迎風面呈相對軸流扇葉的中心線傾斜且朝向斜上方的結構;當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其中,也可設置軸流扇葉的葉片為厚度不均勻的結構,通過在控制葉片的厚度以使葉片的背風面呈相對軸流扇葉的中心線傾斜且朝向斜下方的結構,而葉片的迎風面可根據需求設計成相對于軸流扇葉的中心線傾斜或平行的結構。

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軸流扇葉的所述迎風面相對所述軸流扇葉的中心線傾斜,且所述迎風面朝向斜上方。

在本方案中,設置軸流扇葉的葉片相對軸流扇葉的中心線傾斜,且設置迎風面朝向斜上方,這樣,在氣流沖擊作用到迎風面上時,除了可利用氣流的沖擊作用實現驅動軸流扇葉旋轉外,相對地,朝向斜上方的迎風面對氣流形成向下的流阻,以此可增加氣流在迎風面上的沖擊作用時長,避免氣流被直接導向軸流扇葉下方造成的能量損失,提高風能利用率。

更具體而言,軸流扇葉的葉片可設計為厚度大致均勻的結構,通過使葉片相對軸流扇葉的中心線傾斜布置,以使葉片的迎風面呈相對軸流扇葉的中心線傾斜且朝向斜上方的結構,而葉片的背風面呈相對軸流扇葉的中心線傾斜且朝向斜下方的結構;當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其中,也可設置軸流扇葉的葉片為厚度不均勻的結構,通過在控制葉片的厚度以使葉片的迎風面呈相對軸流扇葉的中心線傾斜且朝向斜上方的結構,而葉片的背風面可根據需求設計成相對于軸流扇葉的中心線以任意角度傾斜的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優選地,所述進氣口的中心線與所述軸流扇葉中心線的垂線的夾角A和所述軸流扇葉中心線的平行線與所述迎風面的夾角B滿足:A≥B。

在本方案中,這樣設計使得沿進氣口進入的氣流可大致沿垂直于迎風面的方向或沿斜向下的方向作用到迎風面上,以此可利于提高迎風面上的風壓,達到提高風能對軸流扇葉的驅動效率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優選地,所述進氣口的中心線相對所述軸流扇葉的中心線空間垂直。

在本方案中,設置進氣口的中心線相對軸流扇葉的中心線空間垂直,即相對于軸流扇葉的中心線縱向布置的結構而言,使進氣口的中心線水平布置,這樣可便于對產品中與進氣口連接的管路進行布置,利于提高產品內部構件空間布局的緊湊性。

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迎風面呈外凸的弧面;和/或所述背風面呈內凹的弧面。

在本方案中,設置迎風面呈外凸的弧形面,這樣,在氣流沖擊作用到迎風面上時能夠起到有效分散迎風面上受到的沖擊應力的作用,降低軸流扇葉的葉片發生變形的風險;設置背風面呈內凹的弧形面,這樣,可以在軸流扇葉旋轉時使背風面起到聚風的作用,以將氣流匯聚集中后導流向下方以用于輔助攪拌物料。當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根據需求,也可將軸流扇葉的葉片設置成平直形狀。

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物料清洗裝置還包括:擋板,所述軸流扇葉的任意相鄰兩個葉片之間限定出空氣流道,所述擋板遮擋在所述空氣流道的上側。

在本方案中,設置擋板遮擋在空氣流道的上側,這樣,在氣流的動能轉化為軸流扇葉轉動的機械能的過程中,利用擋板的阻擋作用可增加氣流在葉片迎風面上的沖擊作用時長,避免氣流沿空氣流道的端部直接流出空氣流道造成的能量損失,從而實現提高風能利用率的目的。

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軸流扇葉的任意相鄰兩個葉片與所述擋板形成連接,以使所述擋板封閉所述空氣流道的上端。

在本方案中,設置擋板與軸流扇葉上任意相鄰兩個葉片形成連接,使空氣流道的一端封閉,從而使擋板與任意相鄰兩個葉片可構造出相對獨立的腔室,這樣可以避免多個腔室之間竄風的問題,以當某一腔室的開口正對進氣口時,從進氣口進入的氣流可集中作用于構造出該腔室的葉片上,提升風力對軸流扇葉的驅動效果,另一方面,在風力作用于軸流扇葉時,部分氣流被向上導向至擋板板面上使擋板在一定程度上被風力抬升,同時,擋板可以向軸流扇葉和攪拌件提供向上的拉力,以此相對減小軸流扇葉和攪拌件受支撐部位的摩擦力,降低軸流扇葉和攪拌件的旋轉摩擦損耗,提高產品的能效。

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擋板為弧形板,且所述擋板上呈內凹狀的板面朝向下方。

在本方案中,由于吹到擋板表面的氣流經擋板板面導流后,可在擋板的外沿處與擋板發生脫離,此處,設置擋板上呈內凹狀的板面朝向下方,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回流的氣流加強對物料的攪動效果,提高攪拌清洗作用。

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清洗腔體包括:腔本體,所述腔本體的頂部設置設有安裝口;盒蓋,蓋設在所述安裝口處,其中,所述軸流扇葉及所述攪拌件懸掛在所述盒蓋上。

在本方案中,通過使軸流扇葉及攪拌件懸掛于盒蓋上,這可最大程度地減少物料堆積區域即清洗腔體底部的障礙物,如此可相應減少濕物料的可附著表面,以在對物料進行外排時減少物料殘留,避免物料受障礙物阻擋殘留在清洗腔體中帶來產品衛生安全隱患的問題,提升產品清潔度和舒適性。

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排氣結構位于所述盒蓋上。

在本方案中,由于設置軸流扇葉驅動氣流向下流動以對攪拌過程進行輔助,此處通過設置排氣結構位于盒蓋上可以使氣流流向與排氣結構所在方向相反,這樣可以避免氣流驅動清潔水或物料飛濺到盒蓋上的目的。

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物料清洗裝置還包括:排料腔門,所述清洗腔體的底壁上設置有供物料排出的排料口,所述排料腔門能夠與所述排料口處蓋合以密封所述排料口,或與所述排料口處分離以使所述排料口敞開。

在本方案中,在清洗腔體的底壁上設置排料口,這樣,在排料腔門與排料口處分離時清洗腔體內的物料可依靠重力自然下落實現排料,節約驅動能耗。

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排氣結構的總流通面積與所述進氣口的總流通面積之比不小于0.3;和/或所述進氣口的孔徑不小于9mm。

在本方案中,設置排氣結構的總流通面積與進氣口的總流通面積之比不小于0.3,這樣可以避免排氣結構的流通面積相對進氣口的流通面積而言過小引起腔體內部高壓的問題,確保產品的使用安全性;設置進氣口最寬處的寬度值不小于9mm,這樣可以避免進氣口被濕物料堵塞的問題,保證與進氣口連接的進氣管路的可靠性。

本實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烹飪器具,包括: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所述的物料清洗裝置;烹飪主體,具有烹飪腔室,所述物料清洗裝置的清洗腔體能夠與烹飪腔室連通,以使所述清洗腔體內的物料進入所述烹飪腔室內進行烹飪。

本實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實施例提供的烹飪器具,因設置有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所述的物料清洗裝置,從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贅述。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烹飪主體包括:上面蓋,所述清洗腔體設置在所述上面蓋上。

在本方案中,物料清洗裝置的清洗腔體設置在烹飪主體的上面蓋上,便于使清洗腔體的下料口敞開時與烹飪器具的烹飪腔室連通,以使清洗腔體內的物料順利進入烹飪腔室內進行烹飪,使結構更加緊湊合理。

優選地,物料清洗裝置的清洗腔體與上面蓋為一體式結構,這樣不僅可以提升產品的組裝效率,且可以進一步保證進風管路、排風管路、進水管路及污水管路與清洗腔體之間組裝配合精度及密封連接的可靠性,利于保證產品的使用可靠性。

可選地,所述烹飪器具為電飯煲、電壓力鍋、電燉鍋或電蒸鍋。

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所述物料清洗裝置與上面蓋組件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所述物料清洗裝置去除排料腔門后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所述旋轉件與盒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所述盒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所述軸流扇葉在第一視角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所述軸流扇葉在第二視角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所述軸流扇葉在第三視角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所述攪拌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所述上面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所述上面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1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所述物料清洗裝置與上面蓋組件在第一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12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所述物料清洗裝置與上面蓋組件在第二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圖1至圖12中的附圖標記與部件名稱之間的對應關系為:

100物料清洗裝置,10腔本體,11盒蓋,111排氣孔,112懸臂軸,113限位件,12排料口,13進氣口,14進水口,15污水口,20排料腔門,31軸流扇葉,311定位鍵,312扇葉轉軸,313葉片,3131迎風面,3132背風面,314擋板,32攪拌件,321攪拌轉軸,322攪拌棒,323鍵槽,40密封環,51活動板,52驅動電機,53第一吸合部,54第二吸合部,200上面蓋。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來實施,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下面參照圖1至圖12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一些實施例所述物料清洗裝置100及烹飪器具。

如圖1至圖1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物料清洗裝置100,包括清洗腔體、軸流扇葉31和攪拌件32。

具體地,清洗腔體設置有進氣口13和排氣結構,如圖1至圖4所示,排氣結構優選包括多個排氣孔111,這在滿足排氣流通面積要求的同時避免排氣結構開口尺寸過大導致物料被從排氣結構吹出的問題;軸流扇葉31設置在清洗腔體內,軸流扇葉31的中心線縱向延伸,如圖3所示,軸流扇葉31受從進氣口13進入的氣流Q1驅動能夠以軸流扇葉31的中心線為中心旋轉,且軸流扇葉31旋轉時,經軸流扇葉31驅動的氣流Q2從上向下流動;攪拌件32位于軸流扇葉31的下方且與軸流扇葉31相連,攪拌件32受軸流扇葉31帶動能夠對清洗腔體內的物料攪拌。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物料清洗裝置100,使軸流扇葉31的中心線縱向設置,利用軸流扇葉31進行軸向導風的特點,使經軸流扇葉31驅動的氣流從上向下流動,這樣可以利用氣流加強對位于清洗腔體底部的物料的攪動,進一步提升清洗效果,另外,利用風力驅動軸流扇葉31旋轉以對帶動攪拌件32物料進行攪拌,相對于現有技術中采用電機驅動的結構而言,本方案中的驅動方式振動小,可以降低整機的運行噪音,提高產品使用舒適度,其次,本方案中進行旋轉的部分如軸流扇葉31和攪拌件32可整體位于清洗腔體內,無需伸出到清洗腔體外與電機連接,從而不用涉及旋轉件轉軸部分的動密封問題,降低了產品的設計及組裝難度,同時可避免軸封位置漏水問題。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如圖3和圖5所示,軸流扇葉31的葉片313呈厚度均勻的結構,且其具有迎風面3131和背風面3132,從進氣口13進入的氣流Q1能夠直射到迎風面3131上以驅動軸流扇葉31旋轉;其中,軸流扇葉31的葉片313相對軸流扇葉31的中心線傾斜,且迎風面3131朝向斜上方,背風面3132朝向斜下方。

在本方案中,設置軸流扇葉31的葉片313相對軸流扇葉31的中心線傾斜,且設置迎風面3131朝向斜上方,背風面3132朝向斜下方,這樣,如圖3所示,圖中示意的氣流Q1沖擊作用到迎風面3131上時,除了可利用氣流的沖擊作用實現驅動軸流扇葉31旋轉外,相對地,朝向斜上方的迎風面3131對氣流形成向下的流阻,以此可增加氣流在迎風面3131上的沖擊作用時長,避免氣流被直接導向軸流扇葉31下方造成的能量損失,提高風能利用率;另外,在背風面3132上,軸流扇葉31旋轉過程中,朝向斜下方的背風面3132可對氣流進行向下導流,以此實現驅動靜止或動能較小的空氣形成向下流動的氣流Q2,該氣流Q2形成對位于清洗腔體底部的物料攪動的作用效果,從而實現在有效保證產品能效的同時驅動氣流對物料攪動,進一步提升清洗效果。

此外,本實用新型的上述迎風面3131也可以是朝向斜下方,在氣流吹向迎風面3131后,氣流可推動軸流扇葉31旋轉,同時,氣流受迎風面3131的引導(如反射)向下流動,使得氣流可以起到輔助攪拌物料的作用。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迎風面3131呈外凸的弧面,這樣,在氣流Q1沖擊作用到迎風面3131上時能夠起到有效分散迎風面3131上受到的沖擊應力的作用,降低軸流扇葉31的葉片313發生變形的風險。當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根據需求,也可將軸流扇葉31的葉片313設置成平直形狀,且使迎風面3131為平面。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背風面3132呈內凹的弧面,這樣,可以在軸流扇葉31旋轉時使背風面3132起到聚風的作用,以將氣流Q2匯聚集中后導流向下方以用于輔助攪拌物料。當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根據需求,也可將軸流扇葉31的葉片313設置成平直形狀,且使背風面3132為平面。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如圖7所示,進氣口的中心線與軸流扇葉31中心線的垂線的夾角A(可以理解為,沿進氣口進入的氣流Q11與軸流扇葉31中心線的垂線的夾角)和軸流扇葉31中心線的平行線與迎風面3131的夾角B滿足:A≥B。

在本方案中,這樣設計使得沿進氣口進入的氣流Q11可大致沿垂直于迎風面3131的方向或沿斜向下的方向作用到迎風面3131上,以此可利于提高迎風面3131上的風壓,達到提高風能對軸流扇葉31的驅動效率的目的。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如圖7所示,進氣口13的中心線相對軸流扇葉31的中心線空間垂直(可以理解為,沿進氣口13進入的氣流Q1與軸流扇葉31的中心線空間垂直)。當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該方案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實踐過程中兩者的相對垂直關系可有偏差。

在本方案中,設置進氣口13的中心線相對軸流扇葉31的中心線空間垂直,如圖7所示,在軸流扇葉31的葉片313相對軸流扇葉31的中心線傾斜時,可以使從進氣口13進入的氣流與迎風面3131呈大于或等于90°的方向入射,即氣流Q1與迎風面3131在某一時刻的夾角可為圖中所示的θ角,該θ角大于或等于90°,對于軸流扇葉31的葉片313厚度均勻的結構而言,這樣保證了軸流扇葉31旋轉時經背風面3132導流后的氣流向下流動,從而實現在有效保證產品能效的同時驅動氣流對物料攪動,進一步提升清洗效果,此外,通過設置進氣口13的中心線相對軸流扇葉31的中心線空間垂直,即相對于軸流扇葉313的中心線縱向布置的結構而言,使進氣口13的中心線水平布置,這樣可便于對產品中與進氣口13連接的管路進行布置,利于提高產品內部構件空間布局的緊湊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如圖1、圖2、圖5至圖7所示,物料清洗裝置100還包括:擋板314,軸流扇葉31的任意相鄰兩個葉片313之間限定出空氣流道,擋板314遮擋在空氣流道的上側。

在本方案中,設置擋板314遮擋在空氣流道的上側,這樣,在氣流的動能轉化為軸流扇葉31轉動的機械能的過程中,利用擋板314的阻擋作用可增加氣流在葉片313迎風面3131上的沖擊作用時長,避免氣流沿空氣流道的端部直接流出空氣流道造成的能量損失,從而實現提高風能利用率的目的。

進一步地,如圖1、圖2、圖5至圖7所示,軸流扇葉31的任意相鄰兩個葉片313與擋板314形成連接,以使擋板314封閉空氣流道的上端。且進一步優選擋板314與軸流扇葉31為注塑成型的一體式結構。

在本方案中,設置擋板314與軸流扇葉31上任意相鄰兩個葉片313形成連接,使空氣流道的一端封閉,從而使擋板314與任意相鄰兩個葉片313可構造出相對獨立的腔室,這樣可以避免多個腔室之間竄風的問題,以當某一腔室的開口正對進氣口13時,從進氣口13進入的氣流可集中作用于構造出該腔室的葉片313上,提升風力對軸流扇葉31的驅動效果,另一方面,在風力作用于軸流扇葉31時,部分氣流被向上導向至擋板314板面上使擋板314在一定程度上被風力抬升,同時,擋板314可以向軸流扇葉31和攪拌件32提供向上的拉力,以此相對減小軸流扇葉31和攪拌件32受支撐部位的摩擦力,降低軸流扇葉31和攪拌件32的旋轉摩擦損耗,提高產品的能效。

優選地,如圖、圖2、圖5至圖7所示,擋板314為弧形板,且擋板314上呈內凹狀的板面朝向下方。

在本方案中,由于吹到擋板314表面的氣流經擋板314板面導流后,可在擋板314的外沿處與擋板314發生脫離,此處,設置擋板314上呈內凹狀的板面朝向下方,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回流的氣流加強對物料的攪動效果,提高攪拌清洗作用。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優選地,如圖2所示,軸流扇葉31外沿與清洗腔體的內表面之間的間距W大于待洗物料的粒徑,且進一步優選設置擋板314的外沿與軸流扇葉31外沿平齊。具體地,物料可以為米、綠豆、黃豆等適于烹飪和食用的物質,設置軸流扇葉31外沿和/或擋板314的外沿與清洗腔體的內表面之間的間距不小于待洗物料的粒徑,這樣可以避免物料被卡滯在軸流扇葉31外沿和/或擋板314的外沿與清洗腔體的內表面之間導致軸流扇葉31被卡死的問題,保證產品可靠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優選地,如圖2所示,軸流扇葉31外沿與清洗腔體的內表面之間的間距W不小于1.5mm,且進一步優選擋板314的外沿與軸流扇葉31外沿平齊,這樣可以避免物料被卡滯在軸流扇葉31外沿和/或擋板314的外沿與清洗腔體的內表面之間導致軸流扇葉31被卡死的問題,保證產品可靠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中,如圖1和圖2所示,清洗腔體包括:腔本體10和盒蓋11。具體地,腔本體10的頂部設置設有安裝口;盒蓋11蓋設在安裝口處,其中,軸流扇葉31及攪拌件32懸掛在盒蓋11上。進一步優選盒蓋11與腔本體10可拆卸地連接以方便拆洗,當然,也可為與清洗腔體主體為一體式結構的腔壁,如圖1至圖4所示,物料清洗裝置100還包括密封環40,盒蓋11通過密封環40與清洗腔體主體實現密封連接。

在本方案中,通過使軸流扇葉31及攪拌件32懸掛于盒蓋11上,這可最大程度地減少物料堆積區域即清洗腔體底部的障礙物,如此可相應減少濕物料的可附著表面,以在對物料進行外排時減少物料殘留,避免物料受障礙物阻擋殘留在清洗腔體中帶來產品衛生安全隱患的問題,提升產品清潔度和舒適性。

更具體而言,如圖4所示,物料清洗裝置100還包括懸臂軸112,懸臂軸112設置在盒蓋11上且向下延伸,優選懸臂軸112與盒蓋11為一體注塑成型結構,軸流扇葉31上設置有扇葉轉軸312及貫穿扇葉轉軸312的通孔,攪拌件32上設置有攪拌轉軸321及貫穿攪拌轉軸321的通孔,通過使懸臂軸112貫穿扇葉轉軸312的通孔及攪拌轉軸321的通孔,實現將軸流扇葉31和攪拌件32套裝到懸臂軸112上,從而實現將軸流扇葉31和攪拌件32相對懸掛于盒蓋11上的裝配,另外,如圖5至圖8所示,攪拌件32的攪拌轉軸321和軸流扇葉31的扇葉轉軸312中的一個上設置定位鍵311,另一個上設置有鍵槽323,兩者之間通過鍵槽323和定位鍵311配合以傳遞扭矩,以實現通過軸流扇葉31旋轉帶動攪拌件32轉動;懸臂軸112上設置有限位件113,軸流扇葉31及攪拌件32套裝在懸臂軸112上,且被限位在清洗腔體的頂壁與限位件113之間,具體地,限位件113可以為螺釘,懸臂軸112的自由端設置有螺紋孔,螺釘打入螺紋孔內實現將軸流扇葉31及攪拌件32限位在螺帽與盒蓋11之間。

再進一步地,如圖8所示,攪拌件32的攪拌轉軸321上設置有多根攪拌棒322,多根攪拌棒322中的至少兩根攪拌棒322的長度不同,且多個攪拌棒322中至少兩個攪拌棒322不平行。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如圖1至圖4所示,排氣結構位于盒蓋11上。

在本方案中,由于設置軸流扇葉31驅動氣流向下流動以對攪拌過程進行輔助,此處通過設置排氣結構位于盒蓋11上可以使氣流流向與排氣結構所在方向相反,這樣可以避免氣流驅動清潔水或物料飛濺到盒蓋11上的目的。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如圖1和圖2所示,物料清洗裝置100還包括排料腔門20,具體地,清洗腔體的底壁上設置有供物料排出的排料口12,排料腔門20能夠與排料口12處蓋合以密封排料口12,或與排料口12處分離以使排料口12敞開。

在本方案中,在清洗腔體的底壁上設置排料口12,這樣,在排料腔門20與排料口12處分離時清洗腔體內的物料可依靠重力自然下落實現排料,節約驅動能耗。

再進一步地,物料清洗裝置100還包括驅動裝置,與排料腔門20連接,用于驅動排料腔門20相對清洗腔體運動,使排料腔門20與排料口12蓋合或分離。更具體地,如圖11和圖12所示,驅動裝置包括驅動電機52和活動板51,驅動電機52的輸出軸與活動板51連接,排料腔門20設置在活動板51上,輸出軸旋轉時,活動板51以輸出軸為中心擺動,使位于活動板51上的排料腔門20在垂直于排料口12中心線的平面內平動,其中,排料口12的下方區域位于排料腔門20的運動軌跡上,如圖11所示,排料腔門20運動至排料口12的下方位置時可實現與排料口12蓋合以密封排料口12,如圖12所示,排料腔門20離開排料口12的下方位置時可實現與排料口12分離以使排料口12敞開。

更優選地,如圖11和圖12所示,排料腔門20上設置有第一吸合部53,清洗腔體的排料口12處設置有第二吸合部54,第一吸合部53用于在排料腔門20運動至排料口12的下方位置時與第一吸合部53以磁性相吸的方式形成連接配合,以使排料腔門20有效緊貼排料口12,從而加強排料腔門20對排料口12的密封效果,在排料腔門20運動離開排料口12的下方位置時,第一吸合部53切向脫開第二吸合部54的磁性吸引力使排料腔門20可與排料口12分離。

可選地,第一吸合部53和第二吸合部54中的一個為磁鐵,另一個為能夠與磁鐵磁性相吸的金屬質體,如鐵塊。

更具體而言,物料可以為米、綠豆、黃豆等適于烹飪和食用的物質,產品主要用于對進入清洗腔體中的物料進行清洗,具體地,如圖9和圖10所示,清洗腔體上還設置有進水口14、污水口15,在排料腔門20處于對排料口12密封的位置處時,將物料輸入到清洗腔體中,并通過進水口14清潔水輸入清洗腔體中,此后,可經進氣口13向清洗腔體中送風,通過風力驅動軸流扇葉31旋轉以帶動攪拌件32對清洗腔體中的物料進行攪拌清洗,提高清洗效果,在清洗結束后,將污水從污水口15排出清洗腔體,隨后,控制排料腔門20離開下料口使排料口12敞開,以供清洗腔體內的物料經排料口12排出,其中,排出的物料進入烹飪器具的內鍋中以供烹飪需求,從而實現烹飪器具集物料清洗和烹飪功能一體化。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排氣結構的總流通面積與進氣口13的總流通面積之比不小于0.3。

在本方案中,設置排氣結構的總流通面積與進氣口13的總流通面積之比不小于0.3,這樣可以避免排氣結構的流通面積相對進氣口13的流通面積而言過小引起腔體內部高壓的問題,確保產品的使用安全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進氣口13的孔徑不小于9mm。

在本方案中,設置進氣口13最寬處的寬度值不小于9mm,這樣可以避免進氣口13被濕物料堵塞的問題,保證與進氣口13連接的進氣管路的可靠性。

本實施例提供的烹飪器具,包括上述任一實施例中所述的物料清洗裝置100和烹飪主體,烹飪主體包括蓋體和鍋體,蓋體能夠與鍋體蓋合以圍設出烹飪腔室,物料清洗裝置100的清洗腔體設置在蓋體的上面蓋200上,以在清洗腔體的排料口12敞開時使清洗腔體與烹飪腔室連通,使清洗腔體內的物料進入烹飪腔室內進行烹飪。

優選地,物料清洗裝置100的清洗腔體與上面蓋200為一體式結構,這樣不僅可以提升產品的組裝效率,且可以進一步保證進風管路、排風管路、進水管路及污水管路與清洗腔體之間組裝配合精度及密封連接的可靠性,利于保證產品的使用可靠性。

可選地,所述烹飪器具為電飯煲、電壓力鍋、電燉鍋或電蒸鍋。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物料清洗裝置,利用風力驅動軸流扇葉旋轉以對帶動攪拌件物料進行攪拌,相對于現有技術中采用電機驅動的結構而言,本方案中的驅動方式振動小,可以降低整機的運行噪音,提高產品使用舒適度,其次,本方案中進行旋轉的部分如軸流扇葉和攪拌件可整體位于清洗腔體內,無需伸出到清洗腔體外與電機連接,從而不用涉及旋轉件轉軸部分的動密封問題,降低了產品的設計及組裝難度,同時可避免軸封位置漏水問題,另外,本方案中的軸流扇葉的中心線縱向設置,利用軸流扇葉進行軸向導風的特點,使經軸流扇葉驅動的氣流從上向下流動,這樣可以利用氣流加強對位于清洗腔體底部的物料的攪動,進一步提升清洗效果。

在本實用新型中,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術語“多個”則指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均應做廣義理解,例如,“連接”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相連”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單元必須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具體實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實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子县| 天津市| 泰兴市| 招远市| 凯里市| 高清| 察隅县| 霍山县| 铁力市| 博客| 江陵县| 泸定县| 会宁县| 景泰县| 邢台县| 浮梁县| 南充市| 天祝| 克什克腾旗| 循化| 偏关县| 永修县| 厦门市| 兴安县| 东乌| 景谷| 阜平县| 太湖县| 延津县| 佛坪县| 图片| 河津市| 宁武县| 同德县| 彭水| 澎湖县| 澜沧| 水富县| 乐东| 全州县| 沂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