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吸塵器,尤其涉及一種立式吸塵裝置,大體上為筒形,用于吸塵。
背景技術:
傳統的立式吸塵器,尤其是筒式的吸塵器,大多采用電機帶動葉片旋轉,產生負壓,從而達到吸塵的目的。然而,采用葉片式的吸塵器往往產生較大的噪聲。目前,為降低噪聲已經作出一些嘗試,例如,在吸塵器內放置消音機構,或者對葉片作出改進,有一定的效果,但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由于異物進入吸塵器內與葉片產生撞擊,不但影響使用壽命而且會產生異響。因此。需要從吸塵器的結構上進行改變,降低吸塵器的噪聲。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吸塵器,使其能夠降低吸塵工作時產生的噪聲。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立式吸塵裝置,所述立式吸塵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設置有位于上部的過濾部分和位于下部的吸力產生裝置,所述過濾部分由外壁和濾網組成,且所述外壁與濾網不接觸,所述外壁上設有一個用于連通所述吸力產生裝置的總吸氣口,所述吸力產生裝置包括至少一個吸力產生單元,其中,所述吸力產生單元包括電機、環形缸筒、轉臂和磁性滑塊,所述磁性滑塊位于所述環形缸筒內且與環形缸筒的內壁貼合,所述轉臂連接至所述電機的輸出軸,且所述轉臂末端附接有磁力吸附裝置,所述磁力吸附裝置與環形缸筒接觸,且非接觸地吸附所述磁性滑塊,使所述磁性滑塊在所述環形缸筒內移動,并且所述環形缸筒上設有子吸氣口、子排氣口和位于子吸氣口與子排氣口之間的切口,所述磁性滑塊在所述環形缸筒內移動,使得氣體從子吸氣口被吸入,從子排氣口被排出。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案,所述吸力產生單元還包括第一感應裝置和第二感應裝置,當所述磁性滑塊到達第一感應裝置處時,第一感應裝置相應地發出控制信號,控制開關閥動作,打開所述切口,且所述磁性滑塊沿著其移動方向繼續移動,當所述磁性滑塊到達第二感應裝置處,第二感應裝置相應地發出控制信號,控制開關閥動作,關閉所述切口,使得氣體經由子吸氣口被吸入到環形缸筒內。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案,所述子吸氣口位于所述切口附近,且所述子吸氣口與所述第二感應裝置之間的距離等于所述磁性滑塊的周向長度。
優選地,所述子吸氣口處設有一個單向閥,使得氣體只能單向地進入到環形缸筒內,而環形缸筒內的氣體不能通過吸氣口逸出。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案,所述磁性滑塊的兩端設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由柔性可壓縮材料制成。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案,所述吸力產生裝置包括多個吸力產生單元,且每個吸力產生單元的切口和子吸氣口在豎直方向上錯開分布。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案,在所述總吸氣口處設有磁鐵和/或濾網。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案,所述立式吸塵裝置還包括可重復充電的蓄電池。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優選實施方案,所述環形缸筒內布置有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且第一感應裝置與第二感應裝置之間的距離恰好等于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的周向長度之和,在起始位置,所述第二滑塊抵靠在所述第一滑塊的后端面,所述第二滑塊被電磁鐵固定為用于封堵所述切口,所述第一滑塊在磁力吸附裝置的磁力作用下旋轉,使得氣體由子吸氣口處被吸入,當所述第一滑塊旋轉到達所述第一感應裝置處時,所述第一感應裝置發出控制信號,使電磁鐵失電,第二滑塊的固定力消失,所述第一滑塊推動所述第二滑塊移動,當所述第一滑塊移動到第二滑塊原來的位置時,第二滑塊恰好到達第二感應裝置位置處,所述第二感應裝置發出控制信號,使電磁鐵得電,將所述第一滑塊固定在封堵所述切口位置處,轉臂上的磁力吸附裝置帶動所述第二滑塊繼續旋轉,使得氣體由子吸氣口處被吸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立式吸塵裝置利用磁性滑塊在環形缸筒中的移動產生負壓,進而產生吸力,降低了傳統的葉片式吸塵器工作時的噪聲,并且相對于上下移動的活塞式吸塵器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傳統的葉片式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的立式吸塵裝置的簡要示意圖;
圖3 為圖2的立式吸塵裝置的剖視圖;
圖4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的立式吸塵裝置的吸力產生裝置的結構圖;
圖中:1-殼體;2-進氣管;3-過濾部分;31-外壁;32-濾網;33-總吸氣口;4-吸力產生裝置;41-電機;42-環形缸筒;43-轉臂;44-磁性滑塊;45-開關閥;46-第一感應裝置;47-第二感應裝置;48-磁性吸附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下文中使用的“上”、“上部”、“下”和“下部”等表示方位的詞語,是為了描述方便,除非另有說明,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的限制。
應理解,下文中所描述的“距離”除非另有說明,指的物體或物體與物體之間的沿圓周上弧線方向的弧線長度。
圖1為傳統的立式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包括吸塵口、電機、葉片、過濾箱、集灰箱等,電機帶動葉片旋轉,產生負壓,將灰塵及異物從吸塵口吸入,經過濾后排出。這種傳統的立式吸塵器雖然結構簡單,但葉片旋轉產生的噪聲較大。
圖2和圖3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的立式吸塵裝置。如圖2和圖3所示,所述立式吸塵裝置包括吸塵器殼體1,吸塵器殼體上設有吸塵口11和總排氣口12,所述吸塵口11與進氣管2連接,其中所述吸塵器殼體內設置有位于上部的過濾部分3和位于下部的吸力產生裝置4,所述過濾部分由外壁31和濾網32組成,且所述外壁與濾網不接觸,所述外壁上設有一個用于連通所述吸力產生裝置的總吸氣口33,所述吸力產生裝置包括至少一個吸力產生單元。圖4中示出了所述吸力產生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4所示,所述吸力產生單元包括電機41、環形缸筒42、轉臂43和磁性滑塊44,所述磁性滑塊位于所述環形缸筒內且與環形缸筒的內壁貼合,所述轉臂連接至所述電機的輸出軸,且所述轉臂末端附接有磁力吸附裝置48,所述磁力吸附裝置與環形缸筒接觸,且非接觸地吸附所述磁性滑塊,使所述磁性滑塊在所述環形缸筒內移動。所述環形缸筒上設有子吸氣口、子排氣口和位于子吸氣口與子排氣口之間的切口,所述磁性滑塊在所述環形缸筒內移動,使得氣體從子吸氣口被吸入,從子排氣口被排出。
下面參照圖4對本發明的吸力產生裝置作詳細描述。具體地,以一個吸力產生單元為例描述。當所述磁性滑塊44到達第一感應裝置46處時,第一感應裝置46相應地發出控制信號,控制開關閥45動作,打開所述切口,所述磁性滑塊44通過所述切口繼續在環形缸筒內移動,然后磁性滑塊44到達第二感應裝置47處,第二感應裝置47相應地發出控制信號,控制開關閥45動作,關閉所述切口,轉臂43通過其末端的磁性吸附裝置48繼續帶動磁性滑塊44旋轉,隨著磁性滑塊的移動,磁性滑塊與所述切口之間的空間逐漸增大,以此方式,氣體經由子吸氣口被吸入到環形缸筒內,產生吸力。
優選地,所述子吸氣口在所述切口附近,更優選地,所述第二感應裝置47與所述子吸氣口之間的距離(即弧線長度)等于磁性滑塊44的周向長度。所述子吸氣口位于所述第二感應裝置47和所述切口之間,靠近所述切口。當所述第二感應裝置與所述子吸氣口之間的距離等于磁性滑塊的周向長度時,所述第二感應裝置47感應所述磁性滑塊的到達而發出控制信號,使所述切口被開關閥45關閉,同時所述子吸氣口恰好被打開,隨著磁性滑塊的繼續移動,氣體經由子吸氣口快速充入環形缸筒內,由此產生更大的吸力。
應理解,詞語“磁性滑塊”旨在描述其可以被磁性吸附的特點,而不意于將僅其自身限定為是一個磁體,所提及的磁性滑塊可以是永磁鐵性質,也可以是由金屬材料制成的,還可以是將磁質材料內置或外置在該滑塊結構中。另外,所述環形缸筒可以由任何非磁性材料制成,例如玻璃、塑料、不銹鋼等。還應理解,所述切口可以被成形為至少使所述環形缸筒的一部分是連續的,以確保所述磁性滑塊能夠被保持在所述環形缸筒內,而不偏離其移動軌跡;另外,所述切口還可以被成形為完全切開所述環形缸筒,但切口應足夠小以確保所述磁性滑塊能夠被保持在所述環形缸筒內,而不偏離其移動軌跡。
應領會,所述環形缸筒的截面形狀可以是圓形、矩形等,且所述環形缸筒的內、外壁的截面形狀可以不同,所述磁性滑塊與所述環形缸筒的內壁形狀相適應。
優選地,上述子吸氣口處設有一個單向閥,使得氣體只能單向地進入到環形缸筒內,而環形缸筒內的氣體不能通過吸氣口逸出。
優選地,所述磁性吸附裝置適應于所述環形缸筒的外壁的形狀,以與所述環形缸筒的外壁相貼合。
還優選地,所述磁性滑塊的兩端設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由柔性可壓縮材料制成,以確保所述磁性滑塊與所述環形缸筒的內壁之間不存在間隙。
可選地,所述切口可以是截面為V形的楔口,所述開關閥為球體,與所述V形的楔口構成一個球閥。所述切口還可以是矩形或其他可以被封堵的形狀。
可選地,所述磁性滑塊可以順時針方向旋轉,還可以逆時針方向旋轉。
另外,上述的吸力產生單元的數目可以是多個,多個吸力單元可以被布置在同一層,也可以被布置在不同層,優選地,使每個吸力產生單元的切口和子吸氣口在豎直方向上錯開分布,使得在任何時刻都有吸力產生單元在產生吸力。多個子吸氣口通過管道與所述總吸氣口連通,從而使灰塵或異物被吸入到吸塵器的過濾部分進入濾網中進行過濾處理。在所述過濾部分中還包括集灰箱,用于收集過濾的灰塵和異物。
優選地,在所述總吸氣口處設有磁鐵,也可以設有濾網,用于吸附和攔截意于進入總吸氣口的異物,例如鐵粉等,防止鐵粉或其他異物進入到環形缸筒中,阻礙磁性滑塊的移動。
優選地,所述立式吸塵裝置還包括可重復充電的蓄電池,作為其備用電源,所述蓄電池可以為電機、立式吸塵裝置中的控制電路和控制元件等提供電源,使得立式吸塵裝置可以在不直接連接電源的情況下工作。
優選地,在所述立式吸塵裝置的底部設有滾輪,便于其在地面上四處移動。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方案,所述吸力產生單元還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實施。與第一實施方案的不同之處在于,所述環形缸筒內布置有兩個磁性滑塊,為描述方便,分別稱作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優選地,第一感應裝置與第二感應裝置之間的距離恰好等于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的周向長度之和,且所述切口和所述子吸氣口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感應裝置之間,省略所述子排氣口。
具體地,在起始位置,所述第二滑塊抵靠在所述第一滑塊的后端面,所述第二滑塊被電磁鐵固定在切口位置處,封堵子吸氣口一側的部分切口,所述第一滑塊在磁力吸附裝置的磁力作用下旋轉,此時,子吸氣口被打開,所述第一滑塊和所述第二滑塊之間形成負壓,產生吸力,使氣體通過所述子吸氣口迅速進入環形缸筒中;當所述第一滑塊旋轉到達所述第一感應裝置處時,所述第一感應裝置發出控制信號,使電磁鐵失電,第二滑塊的固定力消失,所述第一滑塊推動所述第二滑塊移動,當所述第一滑塊移動到第二滑塊原來的位置時,第二滑塊恰好到達第二感應裝置位置處,所述第二感應裝置發出控制信號,使電磁鐵得電,將所述第一滑塊固定在所述切口處,此時,所述第一滑塊被電磁鐵固定,封堵子吸氣口一側的部分切口,而轉臂帶動磁力吸附裝置脫離所述第一滑塊繼續旋轉,之后所述磁力吸附裝置與所述第二滑塊附接,帶動所述第二滑塊繼續旋轉,打開所述子吸氣口,繼續產生吸力,其原理與第一滑塊工作時相同。以上述方式,循環往復,使得不斷產生吸力。
應理解,所述電磁鐵的吸附力大于所述磁性吸附裝置的吸力,以保證滑塊可以被固定就位。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