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智能圖形讀取設備的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智能教學設備及該設備的運行方法、裝置及介質。
背景技術:
1、隨著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的迅速發展,在教育行業對于智能教具的需求也日益增長。多媒體教室包括電子白板、控制主機、擴音設備等部分;電子白板用于對教師內的學員進行展示教學內容,控制主機供教學人員使用,可以用于導入對應的教材內容;擴音設備用于將教學人員的聲音傳播至教師內的各個位置。
2、目前常規來說,多媒體教室的使用范圍是相對來說較為廣泛的,但是對于目前高校、興趣課堂(例如:插花、國畫、程序代碼編寫等)來說,若學員較多、學員離電子白板距離較遠的情況下,此類學員對于電子白板所播放的教案內容是不便及時查看且不易看清的。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方便各類學員能及時且清晰查看教案所展示的教學內容,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智能教學設備及教學方法、裝置及介質。
2、第一方面,本技術提供的一種智能教學設備,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3、一種智能教學設備,包括桌體、鉸接于所述桌體上的蓋板以及設置于所述蓋板上的終端展示屏;所述終端展示屏雙向通訊連接有集成控制端和識別模塊,所述識別模塊與所述集成控制端通訊連接;所述識別模塊設置于所述桌體上用于對用戶的身份信息進行采集并將對應采集到的用戶信息發送至所述集成控制端;所述桌體上開設有可供所述蓋板和終端展示屏同時扣入的防塵槽;當所述蓋板和所述終端展示屏同步扣入所述防塵槽后,所述蓋板遠離所述終端展示屏的一側與所述桌體的表面處于同一水平面內。
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常規狀態下,將終端顯示屏和蓋板同步扣入防塵槽內,可以實現桌體上表面的平整,一方面可以實現桌體的常規功能使用,另一方面可以防止終端顯示屏未使用時被碰觸/刮損;
5、當需使用終端顯示屏時,學員通過識別模塊發送對應的身份信息提供至集成控制端,由集成控制端進行學員的身份信息進行判斷并反饋對應的判斷結果只識別模塊,當識別當前學員的身份信息無誤后,學員可以開始啟動終端顯示屏,將蓋板和終端顯示屏同步從防塵槽內旋出至終端顯示屏的畫面顯示側正對學員,教員可以通過集成控制端向各個終端顯示屏發送對應的教學信息,以便于各個學院可以在自己的指定位置即可實時查看對應的教學信息,從而方便各類學院能及時且清晰的查看教案所展示的教學內容。
6、可選的,所述智能教學設備還包括信息采集模塊,所述終端顯示屏與所述信息采集模塊的信號輸出端通訊連接,所述信息采集模塊包括控制器、覆蓋設置于所述終端顯示屏的顯示面一側的圖形采集器、轉動設置于所述終端顯示屏一側的圖像采集器;所述控制器輸入端均通訊連接于所述圖形采集器以及所述圖像采集器,所述控制器輸出端與所述集成控制端通訊連接;所述圖形采集器可供用戶觸動并將用戶所觸動區域進行采集并發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圖像采集器可對用戶在指定區域內的圖像進行采集并將采集到的圖像信息發送至所述控制器。
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學員開始使用智能教學設備時,學員可以通過在圖形采集器上書寫等觸動形式將課堂的學習內容進行記錄/采集,隨之圖形采集器將課堂書寫內容發送至控制器;還可以通過將課堂的學習內容移動至圖像采集器的指定區域,從而便于圖像采集器獲取學員的課堂學習內容并將對應的學員課堂學習內容發送至控制器,由控制器對接收到的課堂學習內容轉發至集成控制端。
8、可選的,所述智能教學設備還包括通訊連接于所述控制器的數據存儲模塊,所述控制器與所述識別模塊通訊連接;所述數據存儲模塊與所述信息采集模塊通訊連接,所述數據存儲模塊用于存儲所述信息采集模塊所采集到的數據信息。
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可以將信息采集模塊采集到的學員課堂學習內容暫存至數據存儲模塊,從而便于后續的單獨調用。
10、可選的,所述智能教學設備還包括設置于所述桌體上的轉換模塊,所述轉換模塊用于連接外部顯示設備和所述控制器并將所述終端顯示屏上所顯示內容同步發送至所述外部顯示設備。
11、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便于學員將自帶的電子設備接入終端顯示屏,從而適配更多的學員個人需求。
12、可選的,所述終端顯示屏的側邊可拆卸連接有旋接組件,所述旋接組件遠離所述終端顯示屏的一側和所述蓋板遠離自身鉸接側的側壁鉸接;所述終端顯示屏通過所述旋接組件可繞所述蓋板遠離鉸接側的側壁進行擺動。
1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不同的教學課堂有不同的環境布置需求,學員的位置分布情況也不相同,通過設置旋接組件,將終端顯示屏可以和蓋板進行翻轉后單獨使用,將蓋板旋出防塵槽后,再將終端顯示屏遠離自身鉸接端的一側擺動至旋離一側蓋板(形成蓋板和終端顯示屏之間的v型使用狀態),隨之可以將蓋板再次扣入防塵槽內,從而實現在終端顯示屏處于使用狀態時,桌體的上表面也可以處于平整狀態,從而便于學員在課堂的學習使用。
14、可選的,所述旋接組件包括鉸接于所述蓋板上的定位底條、凸出于所述定位底條遠離所述蓋板一側的旋轉座以及球鉸接于所述旋轉座上的支撐擺臂,所述支撐擺臂遠離所述旋轉座的一端連接于所述終端顯示屏上。
1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需將終端顯示屏單獨旋出使用時,可以調節定位底條和蓋板的鉸接角度,隨即繼續調整支撐擺臂和旋轉座上的鉸接角度,完成終端顯示屏的最終角度調整,綜上實現終端顯示屏在蓋板扣入防塵槽后的多角度調節。
16、第二方面,本技術提供的一種智能教學設備的工作方法,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17、一種智能教學設備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8、獲取學員身份信息;
19、基于所述學員身份信息獲取對應的課程信息;
20、將所述課程信息與當前教學信息進行匹配;
21、若符合,則開啟智能教學設備并接收并顯示對應當前學員身份信息的課程信息;
22、獲取學員過程信息并將所述學員過程信息和課程信息進行匹配生成結課信息;
23、將所述結課信息保存至存儲模塊并轉發至所述集成控制端。
24、可選的,所述獲取學員過程信息并將所述學員過程信息和課程信息進行匹配生成結課信息的步驟具體還包括以下子步驟:
25、導出所述學員過程信息并獲取相應觸動位置的坐標信息以及課程頁面信息;
26、基于所有觸動位置的坐標信息和相同的課程頁面信息進行匹配生成筆記圖形;
27、將筆記圖形和課程頁面結合生成結課信息。
28、第三方面,本技術提供的計算機裝置,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29、計算機裝置,包括處理器、存儲器以及存儲在所述存儲器中并可在所述處理器上運行的計算機程序,所述處理器執行所述計算機程序時實現上述智能教學設備的工作方法。
3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提供了能執行實現上述智能教學設備的工作方法的計算機裝置。
31、第四方面,本技術提供的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32、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所述計算機存儲介質存儲有計算機程序;所述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上述智能教學設備的工作方法。
3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提供了智能教學設備的工作方法的計算機程序的載體。
34、綜上所述,本技術包括以下至少有益技術效果:
35、當需使用終端顯示屏時,學員通過識別模塊發送對應的身份信息提供至集成控制端,由集成控制端進行學員的身份信息進行判斷并反饋對應的判斷結果至識別模塊,當識別當前學員的身份信息無誤后,學員可以開始啟動終端顯示屏,將蓋板和終端顯示屏同步從防塵槽內旋出至終端顯示屏的畫面顯示側正對學員,教員可以通過集成控制端向各個終端顯示屏發送對應的教學信息,以便于各個學院可以在自己的指定位置即可實時查看對應的教學信息,從而方便各類學院能及時且清晰的查看教案所展示的教學內容;
36、不同的教學課堂有不同的環境布置需求,學員的位置分布情況也不相同,通過設置旋接組件,將終端顯示屏可以和蓋板進行翻轉后單獨使用,將蓋板旋出防塵槽后,再將終端顯示屏遠離自身鉸接端的一側擺動至旋離一側蓋板(形成蓋板和終端顯示屏之間的v型使用狀態),隨之可以將蓋板再次扣入防塵槽內,從而實現在終端顯示屏處于使用狀態時,桌體的上表面也可以處于平整狀態,從而便于學員在課堂的學習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