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樁,具體為一種混凝土實心圓樁。
背景技術:
在大型的現代基礎作業如高鐵、橋梁、碼頭、高樓等,樁直徑大型化成為趨勢。現有大型樁工法有灌注樁、預制樁、大徑薄壁灌注筒樁三種主要制樁法,灌注樁制樁是直接在所設計的樁位上開孔,其截面為圓形,成孔后在孔內加放鋼筋籠,灌注混凝土而成,由于這種成孔灌注樁,通常存在孔內渣土、泥漿污染、且容易出現塌孔等問題;預制樁是在工廠或施工現場制成的各種材料、各種形式的樁,如混凝土方樁、混凝土實心圓樁、鋼樁等,用沉樁設備將樁打入、壓入或振入土中,但大型預制樁需要將樁運輸至施工區域,不僅運輸困難、制造困難,沉樁也困難;大徑簿壁灌注筒樁由于筒端封閉,端阻力大且擠土,通常用在軟土地基加固方面,若在硬土中則無法下沉施工。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混凝土實心圓樁,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混凝土實心圓樁,包括混凝土圓形樁體、內鋼筋籠和外鋼筋籠,所述內鋼筋籠埋藏在混凝土圓形樁體內,所述外鋼筋籠包裹混凝土圓形樁體,在所述混凝土圓形樁體的前端設有混凝土樁靴,且所述混凝土樁靴與混凝土圓形樁體一體成型,還包括鋼板網,所述鋼板網設置在內鋼筋籠內 側,且所述鋼板網的外壁與內鋼筋籠的內側鋼筋焊接連接,所述外鋼筋籠包括外框架、鋼筋籠主筋、鋼筋籠箍筋以及鋼筋籠加強筋,所述鋼筋籠主筋豎直環繞成筒狀固定在外框架內側,所述鋼筋籠箍筋綁扎在鋼筋籠主筋上,所述鋼筋籠加強筋呈弧形結構,且固定焊接在鋼筋籠主筋和鋼筋籠箍筋之間,所述鋼筋籠主筋的直徑為6mm-8mm;所述鋼筋籠箍筋直徑為4mm-6mm;所述鋼筋籠加強筋的直徑為10mm-12mm,所述內鋼筋籠包括內框架和內鋼筋籠主筋,所述內鋼筋籠主筋豎直固定焊接在內框架上,所述內鋼筋籠主筋的直徑為15mm-18mm,還包括加強筋,所述加強筋固定在混凝土樁靴內,所述鋼板網的厚度為10mm-12mm,所述鋼板網網孔的孔徑為3mm-5m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新穎,采用內鋼筋籠和外鋼筋籠,能夠提高整體的抗壓力,同時還能防止混凝土流失。
(2)本實用新型在內鋼筋籠內還設置鋼板網,能夠進一步增強整體的側向抗壓力。
(3)本實用新型在混凝土樁靴內設置加強筋,能夠提高樁靴的抗壓性能和抗裂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外鋼筋籠結構示意圖;
圖中:1、混凝土圓形樁體;2、內鋼筋籠;3、外鋼筋籠;4、混凝土樁靴;5、鋼板網;6、外框架;7、鋼筋籠主筋;8、鋼筋籠箍筋; 9、鋼筋籠加強筋;10、內框架;11、內鋼筋籠主筋;12、加強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混凝土實心圓樁,包括混凝土圓形樁體1、內鋼筋籠2和外鋼筋籠3,內鋼筋籠2埋藏在混凝土圓形樁體1內,外鋼筋籠3包裹混凝土圓形樁體1,在混凝土圓形樁體1的前端設有混凝土樁靴4,且混凝土樁靴4與混凝土圓形樁體1一體成型,還包括鋼板網5,鋼板網5設置在內鋼筋籠2內側,且鋼板網5的外壁與內鋼筋籠2的內側鋼筋焊接連接,鋼板網5的厚度為10mm-12mm,鋼板網5網孔的孔徑為3mm-5mm,本實用新型在內鋼筋籠內還設置鋼板網,能夠進一步增強整體的側向抗壓力。
本實施例中,外鋼筋籠3包括外框架6、鋼筋籠主筋7、鋼筋籠箍筋8以及鋼筋籠加強筋9,鋼筋籠主筋7豎直環繞成筒狀固定在外框架6內側,鋼筋籠箍筋8綁扎在鋼筋籠主筋7上,鋼筋籠加強筋9呈弧形結構,且固定焊接在鋼筋籠主筋7和鋼筋籠箍筋8之間,鋼筋籠主筋7的直徑為6mm-8mm;鋼筋籠箍筋8直徑為4mm-6mm;鋼筋籠加強筋9的直徑為10mm-12mm,本實用新型的外鋼筋籠采用弧形結構, 能夠提高外鋼筋籠的側向受力,能夠保護內部的混凝土圓形樁體。
本實施例中,內鋼筋籠2包括內框架10和內鋼筋籠主筋11,內鋼筋籠主筋11豎直固定焊接在內框架10上,內鋼筋籠主筋11的直徑為15mm-18mm,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新穎,采用內鋼筋籠和外鋼筋籠,能夠提高整體的抗壓力,同時還能防止混凝土流失,還包括加強筋12,加強筋12固定在混凝土樁靴4內,本實用新型在混凝土樁靴內設置加強筋,能夠提高樁靴的抗壓性能和抗裂性能。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