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建筑用管道疏通裝置。
背景技術:
自2001年以來我國建筑行業產值利潤率增速較為穩定,2010年建筑業產值利潤率已經達到3.6%,相對于以往年份同期有了一定的提高,這說明我國建筑業經營效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隨著建筑業技術水平的提高,經營管理的改善,建筑業整個行業的勞動生產率水平也有了較大的改善。現今,中國建筑業正由勞動力密集型競爭逐步向資金密集型、高技術型競爭過渡,建筑市場的競爭主體將逐步集中在專業突出、資本雄厚、管理先進、技術裝備程度高的大型建筑企業之間展開。所以,建筑領域的機械化研究也就顯得非常重要。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建筑的殘渣很容易造成管道的堵塞,對建筑施工造成了嚴重的不利影響,因此需要對管道進行有效的疏通,現有的機械設備疏通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引進國外高壓水沖機械,通過高壓水的沖擊來疏通管道,其缺點是成本高,另外在管道內遇到彈性阻礙物時,效果不理想;另一類是軟管震動式疏通機械,其缺點是一次疏通的距離短,使用不便。現有技術中的管道疏通裝置的疏通效率和疏通質量均無法滿足實際施工過程中的需求,因此亟需設計一種能夠有效提高管道疏通的效率和質量的建筑用管道疏通裝置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了一種建筑用管道疏通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建筑用管道疏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第一鉸鏈、第一活塞、第一活塞桿、第二活塞、第二鉸鏈、第三活塞、第二活塞桿、第三活塞、噴頭、第三鉸鏈、軸套、轉軸、箱體、傳動軸、傳輸主管、水箱、電機和傳輸支管;
其中:所述箱體的上端安裝有電機,所述電機的下端安裝有傳動軸,所述箱體的上端還安裝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下端安裝有傳輸主管,所述箱體遠離傳動軸的一端安裝有轉軸,所述轉軸遠離箱體的一端安裝有軸套,所述軸套上通過第一鉸鏈安裝有第一活塞,所述軸套上通過第三鉸鏈安裝有第三活塞,所述第一活塞遠離軸套的一端安裝有第一活塞桿,所述第一活塞桿遠離第一活塞的一端安裝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遠離第一活塞桿的一端安裝有第三活塞,所述第二活塞和第三活塞之間通過第二鉸鏈連接,所述第三活塞遠離第二活塞的一端安裝有第二活塞桿,所述第二活塞桿遠離第三活塞的一端安裝有第三活塞,所述軸套內設有傳輸支管,所述傳輸支管在軸套上安裝有噴頭。
優選地,所述傳輸主管與傳輸支管連通。
優選地,所述箱體上安裝有把手。
優選地,所述轉軸與傳動軸連接。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夠有效提高管道疏通的效率和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建筑用管道疏通裝置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建筑用管道疏通裝置的主視剖視圖;
圖中,1、把手;2、第一鉸鏈;3、第一活塞;4、第一活塞桿;5、第二活塞;6、第二鉸鏈;7、第三活塞;8、第二活塞桿;9、第三活塞;10、噴頭;11、第三鉸鏈;12、軸套;13、轉軸;14、箱體;15、傳動軸;16、傳輸主管;17、水箱;18、電機;19、傳輸支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建筑用管道疏通裝置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建筑用管道疏通裝置的主視剖視圖。
參照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建筑用管道疏通裝置,包括把手1、第一鉸鏈2、第一活塞3、第一活塞桿4、第二活塞5、第二鉸鏈6、第三活塞7、第二活塞桿8、第三活塞9、噴頭10、第三鉸鏈11、軸套12、轉軸13、箱體14、傳動軸15、傳輸主管16、水箱17、電機18和傳輸支管19。
其中:所述箱體14的上端安裝有電機18,所述電機18的下端安裝有傳動軸15,所述箱體14的上端還安裝有水箱17,所述水箱17的下端安裝有傳輸主管16,所述箱體14遠離傳動軸15的一端安裝有轉軸13,所述轉軸13遠離箱體14的一端安裝有軸套12,所述軸套12上通過第一鉸鏈2安裝有第一活塞3,所述軸套12上通過第三鉸鏈11安裝有第三活塞9,所述第一活塞3遠離軸套12的一端安裝有第一活塞桿4,所述第一活塞桿4遠離第一活塞3的一端安裝有第二活塞5,所述第二活塞5遠離第一活塞桿4的一端安裝有第三活塞7,所述第二活塞5和第三活塞7之間通過第二鉸鏈6連接,所述第三活塞7遠離第二活塞5的一端安裝有第二活塞桿8,所述第二活塞桿8遠離第三活塞7的一端安裝有第三活塞9,所述軸套12內設有傳輸支管19,所述傳輸支管19在軸套12上安裝有噴頭10。
在具體設計過程中,所述傳輸主管16與傳輸支管19連通。
在具體設計過程中,所述箱體14上安裝有把手1。
在具體設計過程中,所述轉軸13與傳動軸15連接。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