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防沙固沙結構,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沙坑表面的固沙結構。
背景技術:
防沙治沙是干旱區、半干旱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沙地需要固沙的區域有沙丘、平地和沙坑等地形。其中平地固沙較容易實現,而沙丘和沙坑因其存在大角度的傾斜坡面,使其表面固沙難度加大。并且,沙坑表面固沙還存在一個非常致命的問題,那就是沙坑地勢低,很容易堆積流沙,這使得原本覆蓋其上的固沙沙障在較短時間內就被會因掩埋而失去繼續固沙的功能。因而,現有的固沙型沙障均無法很好的適用于沙坑表面的固沙。
例如,在現有的公開文件中,有公告號為CN 202157319U、公告日為2012.03.07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在沙面上橫向鋪設多根平行的橫向固沙管,垂直于橫向固沙管、在沙面上鋪設多根平行的縱向固沙管,橫向固沙管和縱向固沙管呈網格狀交叉鋪設,每個網格單元的形狀為正方形,橫向固沙管和縱向固沙管的兩端均埋設在沙面下,固沙管為填充了活沙的可降解保水防水紙管。該技術方案的不足之處在于,沙障易被積沙掩埋而失去繼續固沙功能,不適用于沙坑地形固沙。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的固沙沙障易被積沙掩埋而失去繼續固沙功能,不適用于沙坑地形固沙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方便提升,不易被積沙掩埋,適用于沙坑表面固沙的用于沙坑表面的固沙結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沙坑表面的固沙結構,包括擋沙麥草桿,還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下部為長方形的框架,框架兩端連接有提升把手,提升把手下端連接在框架上并垂直向上伸出;框架通過地銷銷緊在沙地上;擋沙麥草桿從其中間彎成開口向上的U形結構,擋沙麥草桿的下部搭放在框架上,且沿框架長邊方向緊密排放;框架的兩端固定連接有擋桿,擋桿呈T字形;位于固定架兩端的擋沙麥草桿倚靠在擋桿上端的橫桿上;擋沙麥草桿上方設有壓桿,壓桿兩端搭放并連接在框架的兩端、壓桿中間部分向下凹并壓緊在擋沙麥草桿U形開口的底部。本技術方案將彎成U形的擋沙麥草桿緊密排放在由地銷銷緊在地面上的固定架下部的長方形框架中,并通過壓桿壓緊,即保證了擋沙麥草桿能穩固與沙地連接,而且當在使用的部分擋沙麥草桿逐漸被風沙破壞或腐爛失效時,可以很方便地替換掉該部分擋沙麥草桿,從而能夠繼續維持沙障的固沙效果;另外,當結構的擋沙麥草桿快被風沙掩埋時,可以通過固定架上提升把手來提升本結構,從而使其繼續發揮固沙作用,特別適用于沙坑等極易積沙的地形的防沙固沙;本沙障為長方形結構,能夠方便地鋪設成網格狀、帶狀等形式的大面積防沙固沙帶;本結構在施工時不需要預先在沙地上挖溝槽,減少了布設工作量,節約人力物力。
作為優選,框架長3m,擋沙麥草桿露出地面高度為15cm,提升把手高50cm。框架長3m可以保證其被掩埋時能方便地提升。
作為優選,地銷為U形結構,地銷共有四個,分別設置在框架的四個角的位置。U形的地銷設置在框架的四個角的位置,能牢固地將框架固定在沙地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防沙固沙效果好、便于提升、適用于沙坑地形的防沙固沙;布設工作量小、節約人力物力;擋沙麥草桿更換方便,易維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左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固定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擋沙麥草桿,2.固定架,21.框架,22.提升把手,23.擋桿,231.橫桿,3.地銷,4.壓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用于沙坑表面的固沙結構,包括擋沙麥草桿1,還包括固定架2,固定架2下部為長方形的框架21,框架21長3m,框架21兩端連接有提升把手22,提升把手22下端連接在框架21上并垂直向上伸出,提升把手22高50cm;框架21通過地銷3銷緊在沙地上;擋沙麥草桿1從其中間彎成開口向上的U形結構,擋沙麥草桿1的下部搭放在框架21上,且沿框架21長邊方向緊密排放,擋沙麥草桿1露出地面高度為15cm;框架21的兩端固定連接有擋桿23,擋桿23呈T字形;位于固定架2兩端的擋沙麥草桿1倚靠在擋桿23上端的橫桿231上;擋沙麥草桿1上方設有壓桿4,壓桿4兩端搭放并連接在框架21的兩端、壓桿4中間部分向下凹并壓緊在擋沙麥草桿1的U形開口的底部;地銷3為U形結構,地銷3共有四個,分別設置在框架21的四個角的位置。固定架2和壓桿4可由柴桿,棉花桿等具有一定剛度的植物材料制成,也可用塑料、鋁材等人工成型材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布設時,先用地銷3將固定架2銷緊在沙坑表面上,然后將擋沙麥草桿1緊密平鋪在固定架2的框架21上,其方向垂于于框架21的長邊;然后用壓桿4從擋沙麥草桿1中間位置向下壓,使擋沙麥草桿1兩端向上豎起,成U 形;最后將壓桿4的兩端綁扎在框架21的兩端,這樣就在沙坑表面上設置了一個長3m,高15cm的固沙單元。根據需要,可用若干個這樣的固沙單元組成網格狀或帶狀的固沙網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