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中水回用系統,屬于廢水再利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漿粕經堿溶、壓榨、老成、磺化等工序后形成原液,該原液經成膜反應后,經過多道輥的輸送完成一系列的后處理,在這個過程中漿粕發生了一系列的酸、堿反應,其中的中水排水量較大,且呈堿性,但大多數的中水多是直接排放出去,不僅增加了廢水排放量,而且影響周邊水質和土壤的酸堿度。
基于此,做出本申請。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中水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申請提供一種水源利用率高、可實現較少污水排放的中水回用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申請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中水回用系統,包括浴槽一、浴槽二、浴槽三和浴槽四,浴槽一與浴槽二、浴槽二與浴槽三、浴槽三與浴槽四分別通過隔板隔開,所述的浴槽一連接有回流管一,回流管一與噴頭一連通,噴頭一位于浴槽二上方;所述的浴槽二連接有回流管二,回流管二與噴頭二連通,噴頭二位于浴槽三上方;所述的浴槽三連接有回流管三,回流管三與噴頭三連通,噴頭三位于浴槽四上方。
進一步的,作為優選:
還包括有補充管,補充管分別與噴頭一、噴頭二、噴頭三連通,用于供應新型溶劑。補充管的設置可以適當的調整溶液的酸堿度,在回流管供應的溶液無法調劑或無法及時調劑前一浴槽酸堿度時,進行緊急調節。
所述的噴頭一與補充管之間通過補充管一連通。
所述的噴頭二與補充管之間通過補充管二連通。
所述的噴頭三與補充管之間通過補充管三連通。
所述的噴頭一與補充管之間通過補充管一連通,噴頭二與補充管之間通過補充管二連通,且補充管一與補充管二之間的補充管上設置有開關一,用于控制該段的通斷。
所述的噴頭一與補充管之間通過補充管一連通,噴頭二與補充管之間通過補充管二連通,噴頭三與補充管之間通過補充管三連通,且補充管一與補充管二之間的補充管上設置有開關一,補充管二與補充管三之間的補充管上設置有開關二,用于控制該段的通斷。
所述的浴槽一與回流管一、浴槽二與回流管二、浴槽三與回流管三之間分別設置有吸泵,吸泵位于浴槽一、浴槽二、浴槽三下方,用于將浴槽一、浴槽二、 浴槽三中的中水吸出,并給予壓力,使其沿回流管一、回流管二、回流管三供應至噴頭一、噴頭二、噴頭三。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申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標號:1. 浴槽一;11. 回流管一;12. 噴頭一;13. 補充管一;2. 浴槽二;21. 回流管二;22. 噴頭二;23. 補充管二;3. 浴槽三;31. 回流管三;32. 噴頭三;33. 補充管三;4. 浴槽四;5. 隔板;6. 補充管;7. 開關一;8. 開關二;9. 吸泵。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本實施例中水回用系統,結合圖1,包括浴槽一1、浴槽二2、浴槽三3和浴槽四4,浴槽一1與浴槽二2、浴槽二2與浴槽三3、浴槽三3與浴槽四4分別通過隔板5隔開,浴槽一1連接有回流管一11,回流管一11與噴頭一12連通,噴頭一12位于浴槽二2上方;浴槽二2連接有回流管二21,回流管二21與噴頭二22連通,噴頭二22位于浴槽三3上方;浴槽三3連接有回流管三31,回流管三31與噴頭三32連通,噴頭三32位于浴槽四4上方。其中,浴槽一1與回流管一11、浴槽二2與回流管二21、浴槽三3與回流管三31之間分別設置有吸泵9,吸泵9位于浴槽一1、浴槽二2、浴槽三3下方,用于將浴槽一1、浴槽二2、 浴槽三3中的中水吸出,并給予壓力,使其沿回流管一11、回流管二21、回流管三31供應至噴頭一12、噴頭二22、噴頭三32。
實施例2
本實施例中水回用系統,結合圖1,包括浴槽一1、浴槽二2、浴槽三3、浴槽四4和補充管6,浴槽一1與浴槽二2、浴槽二2與浴槽三3、浴槽三3與浴槽四4分別通過隔板5隔開,浴槽一1連接有回流管一11,回流管一11與噴頭一12連通,噴頭一12位于浴槽二2上方;浴槽二2連接有回流管二21,回流管二21與噴頭二22連通,噴頭二22位于浴槽三3上方;浴槽三3連接有回流管三31,回流管三31與噴頭三32連通,噴頭三32位于浴槽四4上方。其中,浴槽一1與回流管一11、浴槽二2與回流管二21、浴槽三3與回流管三31之間分別設置有吸泵9,吸泵9位于浴槽一1、浴槽二2、浴槽三3下方,用于將浴槽一1、浴槽二2、 浴槽三3中的中水吸出,并給予壓力,使其沿回流管一11、回流管二21、回流管三31供應至噴頭一12、噴頭二22、噴頭三32;噴頭一12與補充管6之間通過補充管一13連通,噴頭二22與補充管6之間通過補充管二23連通,噴頭三32與補充管6之間通過補充管三33連通,且補充管一13與補充管二23之間的補充管6上設置有開關一7,補充管二23與補充管三33之間的補充管5上設置有開關二8,用于控制該段的通斷。
以上內容是結合本實用新型創造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所提供技術方案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創造具體實施只局限于上述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創造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創造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