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植生型擋土砌塊。
背景技術:
植生擋土墻,顧名思義,是一種可以直接植草的擋土墻,由植生型擋土砌塊、加筋材料、濾水填料和土體組成。墻面和墻體可種植植物的。
目前,公告號為CN201943087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植生型聯鎖擋土砌塊,它由梯形凸臺與聯鎖結構體所組成;其特征在于聯鎖結構體為長方體結構,其兩側一端為弧形外凸型,一端為弧形內凹型;在聯鎖結構體的中部區域加工有封底的中央空腔,在中央空腔的兩側對稱加工有圓形錨桿插孔與長條形錨桿插孔;在聯鎖結構體的靠近圓形錨桿插孔的一側加工有梯形凸臺;上下兩塊植生型聯鎖擋土砌塊通過橡膠錨桿定位連接。通過植生型聯鎖擋土砌塊砌成的墻雖然有中央空腔露出而供植物的種植,甚至是給魚類和兩棲類動物留下生存繁衍的空間,但中央空腔的開口絕大部分被上方的聯鎖結構體兩端給堵蓋封死,因此能夠留有的開口并不利于植物種植,甚至無法供魚類和兩棲類動物鉆入的空間。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植生型擋土砌塊,該擋土砌塊能夠擴大中央空腔的開口大小。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植生型擋土砌塊,包括呈長方體結構的磚塊,所述磚塊的中部區域設有封底的中央空腔,所述磚塊于中央空腔兩側對稱設有錨桿插孔,所述磚塊沿長度或寬度方向的相對兩側壁上均凸設有抵觸定位塊,所述抵觸定位塊的橫截面呈三角形結構設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磚塊于堆砌的過程中,上層的兩個砌塊于側邊相互抵觸的扣在下層的砌塊上時,由于上層的兩個砌塊是通過呈三角形結構的抵觸定位塊抵接定位的,因此下層砌塊的中央空腔可留有大部分的開口,能夠種植較多的植物,或是便于較大的魚類和兩棲類動物鉆入中央空腔內從而生存繁衍。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抵觸定位塊靠近磚塊的一端設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抵觸定位塊靠邊設置,能夠最大限度的擴大朝向外側的中央空腔的開口大小。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抵觸定位塊靠近磚塊端部的一側設有斜面缺口。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令下層砌塊的中央空腔能夠通過上層砌塊的斜面缺口增加開口面積。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磚塊靠近抵觸定位塊一端的端面設有波紋面。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磚塊的波紋面朝向泥土層,有利于增強墻體與泥土層的接觸摩擦,從而能夠一定程度上減緩泥土流動,有效降低墻體坍塌概率。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磚塊遠離抵觸定位塊一端的端面設有劈裂面。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磚塊的劈裂面朝向外側,由于劈裂面呈不規則的平面結構,因此有利于增強墻體的裝飾效果。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錨桿插孔設有兩個,所述錨桿插孔的橫截面均呈半圓角矩形結構設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能夠有效降低上下兩層于搭建過程中錨桿的插接配合精度,不僅有利于降低勞動強度,而且能夠提高施工效率。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中央空腔一側的兩個錨桿插孔擺成T字形結構設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不僅能夠降低錨桿的插接配合精度,同時便于砌塊準確定位。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砌塊于排列砌設時,通過在磚塊兩側的抵觸定位塊相互抵觸實現串聯,抵觸定位塊的寬度小于磚塊磚塊的一半,抵觸定位塊的外壁至中央空腔的內壁之間的距離等于磚塊磚塊的一半,這樣砌塊于堆砌的過程中,上層的磚塊磊在下層的兩個抵觸定位塊以及中央空腔的邊沿上,上層的兩個抵觸定位塊延伸至下層的中央空腔上,由于抵觸定位塊的橫截面呈三角形結構設置,并且靠近磚塊的一端,因此下層砌塊能夠最大限度的擴大朝向外側的中央空腔的開口大小,從而能夠種植較多的植物,或是便于較大的魚類和兩棲類動物鉆入中央空腔內從而生存繁衍,有利于提高綠化生態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植生型擋土砌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磚塊;11、中央空腔;12、錨桿插孔;13、抵觸定位塊;14、斜面缺口;15、波紋面;16、劈裂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底面”和“頂面”、“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一種植生型擋土砌塊,參照圖1所示,砌塊大致呈長方體結構,砌塊的長為400-500mm,砌塊的寬加上抵觸定位塊13為350-450mm,砌塊的厚為50-200mm,能夠被應用于裝飾墻或河道擋土墻等。
磚塊1的中部區域設有封底的中央空腔11,磚塊1于中央空腔11兩側對稱設有錨桿插孔12,錨桿插孔12設有兩個,便于磚塊1于堆砌過程中能夠呈傾斜結構,而錨桿插孔12的橫截面均呈半圓角矩形結構設置,這樣能夠降低錨桿插入錨桿插孔12內時的配合精度,從而便于搭建過程中錨桿插入上下兩層的錨桿插孔12內,不僅有利于降低勞動強度,而且能夠提高施工效率;此外為了避免上下兩層的砌塊因兩個錨桿插孔12朝向一樣,而導致上層砌塊能夠在下層砌塊上滑動,將兩個錨桿插孔12擺成T字形結構設置,這樣不僅能夠降低錨桿的插接配合精度,同時便于砌塊準確定位,避免產生滑動。
砌塊于排列砌設時,通過在磚塊1兩側的抵觸定位塊13相互抵觸實現串聯,抵觸定位塊13的寬度小于磚塊1磚塊1的一半,抵觸定位塊13的外壁至中央空腔11的內壁之間的距離等于磚塊1磚塊1的一半,這樣砌塊于堆砌的過程中,上層的磚塊1磊在下層的兩個抵觸定位塊13以及中央空腔11的邊沿上,上層的兩個抵觸定位塊13延伸至下層的中央空腔11上,由于抵觸定位塊13的橫截面呈三角形結構設置,并且靠近磚塊1的一端,因此下層砌塊能夠最大限度的擴大朝向外側的中央空腔11的開口大小,從而能夠種植較多的植物,或是便于較大的魚類和兩棲類動物鉆入中央空腔11內從而生存繁衍,有利于提高綠化生態效果。
此外在抵觸定位塊13靠近磚塊1端部的一側設有斜面缺口14,能夠令下層砌塊的中央空腔11能夠通過上層砌塊的斜面缺口14增加開口面積,從而進一步擴大中央空腔11的開口大小。
使用過程中發現,將磚塊1靠近抵觸定位塊13一端的端面設有波紋面15,并且令磚塊1的波紋面15于施工時朝向泥土層,有利于增強墻體與泥土層的接觸摩擦,從而能夠一定程度上減緩泥土流動,有效降低墻體坍塌概率。
砌塊于燒制過程中將兩個砌塊一次燒在一個模具中,兩個磚塊1遠離抵觸定位塊13一端的端面貼合,于燒制完成后再切割開來,而磚塊1遠離抵觸定位塊13一端的端面就形成有劈裂面16,磚塊1的劈裂面16朝向外側,由于劈裂面16呈不規則的平面結構,因此有利于增強墻體的裝飾效果。
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